电芯周转料框及周转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2526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8 20:24
本技术涉及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电芯周转料框及周转产线,包括:框体,框体围合形成容纳空间,框体的至少一侧形成进出口,进出口与容纳空间连通设置;阻挡结构,可移动地设置于框体且对应进出口设置,阻挡结构具有挡设于进出口的阻挡位置以及让出进出口以使容纳空间与外部连通的避让位置。本技术通过设置可移动地阻挡结构,在需要将电芯移入框体或者是将电芯由框体内移出时,使阻挡结构处于避让位置,从而将进出口让开,便于电芯的移入或者是推出,因此,无需使用夹爪抓取电芯,从而也无需在框体内预留抓取空间,提高料框的空间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制造领域,具体涉及电芯周转料框及周转产线


技术介绍

1、当前模组pack产线的电芯来料一般是纸箱包装或者托盘成垛的状态,纸箱来料的方式基本只能靠人工拆箱,然后将电芯人工取出上线或者放入中转托盘再实现自动上料,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直接采用托盘成垛来料的方式虽然可以实现自动化上料,但仍然存在需要反复定位,自动化结构复杂,投入成本巨大等不利因素。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芯自动上料装置,采用料框容纳电芯进行上料,再使用夹爪将料框中的电芯整体取出、或者是整排取出、或者是单个取出。然而,采用上述方式,需要在料框的内部预留夹爪的抓取空间,导致料框的空间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芯周转料框及周转产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料框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芯周转料框,包括:框体,所述框体围合形成容纳空间,所述框体的至少一侧形成进出口,所述进出口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设置;阻挡结构,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框体且对应所述进出口设置,所述阻挡结构具有挡设于所述进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芯周转料框,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周转料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包括立柱(101),所述立柱(101)沿周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所述进出口对应相邻两个所述立柱(101)之间设置,所述阻挡结构(2)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立柱(101)可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周转料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01)上开设有限位槽(1011),所述阻挡结构(2)的端部插设于所述限位槽(1011)内并适于沿所述限位槽(1011)移动,所述限位槽(1011)具有第一固定位(1012)和第二固定位(1013),所述第一固定位(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周转料框,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周转料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包括立柱(101),所述立柱(101)沿周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所述进出口对应相邻两个所述立柱(101)之间设置,所述阻挡结构(2)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立柱(101)可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周转料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01)上开设有限位槽(1011),所述阻挡结构(2)的端部插设于所述限位槽(1011)内并适于沿所述限位槽(1011)移动,所述限位槽(1011)具有第一固定位(1012)和第二固定位(1013),所述第一固定位(1012)与所述阻挡位置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固定位(1013)与所述避让位置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周转料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周转料框还包括弹性件(3),所述弹性件(3)的一端与所述立柱(101)连接,所述弹性件(3)的另一端与所述阻挡结构(2)连接,在所述弹性件(3)的弹力作用下,所述阻挡结构(2)保持于所述第一固定位(1012)或所述第二固定位(1013)。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芯周转料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还包括承托结构(102),所述承托结构(102)靠近所述立柱(101)的底端设置,所述承托结构(102)适于承托电芯,所述承托结构(102)开设有贯穿孔(1021),所述贯穿孔(1021)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设置,所述贯穿孔(1021)允许顶升机构(60)伸入以顶升或承接所述电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芯周转料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周转料框还包括罩体(4),所述罩体(4)适于罩设于一排电芯的顶部并隔离相邻两排电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芯周转料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栋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技术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