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美白祛黄组合物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美白祛黄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8160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美白祛黄组合物。所述的美白祛黄组合物主要含有以下质量份的组分:葡糖基芦丁0.05‑0.2份、阿魏酸0.1‑2份。所述的美白祛黄组合物对于抵御皮肤的美拉德糖化反应具有积极作用,将其应用在护肤品中可起到细腻、柔嫩、提亮肌肤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妆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美白祛黄组合物


技术介绍

1、在生活中,我们常听到“一白遮三丑”这句话。确实,在大多数情况下,一个人如果有一张白皙的肤色,哪怕她的容貌不算出众,但也会让她变得更有魅力,在衣着、护肤、化妆上,她都会变得更加容易。但是,每个人的肌肤都不一样,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也有一些女生,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脸部越来越“蜡黄”,严重影响了她们的容貌和气质。

2、现代研究表明,脸部看起来“蜡黄”与美拉德反应有相关性。美拉德反应最早是由20世纪最著名的法国生物学家louis camille millard在1912年发现的。美拉德反应在食品科学与技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改善食品的颜色、风味和质地并产生有益的活性物质;能产生有毒有害物质、降低食品的营养价值(特别是对蛋白质的破坏)。类似的,人体环境适宜的温度和复杂的物质体系为美拉德反应的发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此环境下机体内的糖和蛋白质等就会发生非酶促褐变反应使功能蛋白质发生化学修饰改变其生物功能是参与许多疾病发生过程的化学反应之一。体内美拉德反应的实质是蛋白质上的亲核基团(如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和半胱氨酸残基)与糖、脂质及其衍生物(如羟醛、二羰基化合物及环氧化合物等)的亲电子基团之间的反应[1]。体内美拉德反应的产生的生物垃圾难以被降解而滞留在真皮层中,导致脸色变得暗沉、发黄甚至形成斑点。

3、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在护肤领域的研究发现,葡糖基芦丁、阿魏酸等原料对于抵御皮肤的美拉德反应具有积极作用,将其应用在护肤品中可起到细腻、柔嫩、提亮肌肤的效果,实现了良好的祛黄美白功效,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

4、参考文献:[1]刘翼翔,景浩.体内美拉德反应及其产物的病理作用研究进展[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0,29(2):6.)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美白祛黄组合物,对于抵御皮肤的美拉德糖化反应具有积极作用,将其应用在护肤品中可起到细腻、柔嫩、提亮肌肤的效果。

2、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美白祛黄组合物,含有以下质量份的组分:葡糖基芦丁0.05-0.2份、阿魏酸0.1-2份。

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美白祛黄组合物含有以下质量份的组分:葡糖基芦丁0.1份、阿魏酸1份。

5、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美白祛黄组合物还含有以下质量份的组分:维生素c10-20份、维生素e 0.5-1份。

6、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美白祛黄组合物还可以含有ph调节剂。

7、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ph调节剂优选为氨丁三醇,所述氨丁三醇的添加量为0.1-1质量份。

8、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含有上述美白祛黄组合物的美白祛黄脂质体,包括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卵磷脂5-10%、胆固醇0.5-5%、吐温80 1-5%、甘油45-70%、水10-15%、葡糖基芦丁0.05-0.2%、阿魏酸0.1-2%、维生素c10-20%、维生素e 0.5-1%、氨丁三醇0.1-1wt%。

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所述脂质体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将甘油、水、葡糖基芦丁、阿魏酸、维生素c、氨丁三醇混合,加热到50度,超声溶解,制得水相备用;(2)将卵磷脂、胆固醇、吐温80、维生素e倒入适量乙醇中,加热到50度超声溶解;采用旋转蒸发仪脱去乙醇,然后加入水相,充分搅拌混匀,得到混合物;(3)保持料体温度在45-55度,通过高压微射流均质机进行均质,均质压力控制在1000-1500bar,循环均质3-5次,得到所述脂质体。

10、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美白祛黄组合物及其脂质体可以作为一种活性添加剂,应用在不同的化妆品剂型中起到美白祛黄功效。所述的化妆品剂型可以是水剂、面膜、乳液、膏霜、沐浴露、精华液等。

11、本方面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油包水型的美白祛黄霜,包括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聚甘油-6-五油酸酯1-3%、peg-10聚二甲基硅氧烷1-3%、鱼油3-5%、聚二甲基硅氧烷5-10%、二氧化钛1-5%、二硬脂二甲铵锂蒙脱石0.1-0.5%、聚二甲基硅氧烷/苯基乙烯基聚二甲硅氧烷交联聚合物1-3%、丁二醇5-10%、上述的美白祛黄脂质体1-10%、硫酸镁0.5-1%、木薯淀粉0.5-1.5%、水余量。

1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专利技术选择葡糖基芦丁、阿魏酸等原料对于抵御皮肤的美拉德反应具有积极作用,将其应用在护肤品中可起到细腻、柔嫩、提亮肌肤的效果,实现了良好的祛黄美白功效;

14、(2)采用ph调节剂为氨丁三醇,氨丁三醇和维生素c中和,形成络合体,减轻了维生素c直接接触面部对皮肤的刺激。络合体在皮肤表面逐渐解离,释放出维生素c,发挥护肤作用;

15、(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美白祛黄脂质体,搭载所述美白祛黄组合物,活性成分更容易穿透皮肤角质层,发挥其功效;

16、(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油包水型的美白祛黄霜,将美白祛黄组合物包裹在内相,与外界空气等影响因素隔离,维生素c等易被氧化物质稳定性更佳,有利于提升产品货架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美白祛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以下质量份的组分:葡糖基芦丁0.05-0.2份、阿魏酸0.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白祛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以下质量份的组分:葡糖基芦丁0.1份、阿魏酸1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美白祛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还含有以下质量份的组分:维生素C10-20份、维生素E 0.5-1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美白祛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还含有以下质量份含量的组分:氨丁三醇0.1-1份。

5.一种美白祛黄脂质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卵磷脂5-10%、胆固醇0.5-5%、吐温80 1-5%、甘油45-70%、水10-15%、葡糖基芦丁0.05-0.2%、阿魏酸0.1-2%、维生素C10-20%、维生素E 0.5-1%、氨丁三醇0.1-1wt%。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美白祛黄脂质体,其特征在于,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将甘油、水、葡糖基芦丁、阿魏酸、维生素C、氨丁三醇混合,加热到50度,超声溶解,制得水相备用;(2)将卵磷脂、胆固醇、吐温80、维生素E倒入适量乙醇中,加热到50度超声溶解;采用旋转蒸发仪脱去乙醇,然后加入水相,充分搅拌混匀,得到混合物;(3)保持料体温度在45-55度,通过高压微射流均质机进行均质,均质压力控制在1000-1500bar,循环均质3-5次,得到所述脂质体。

7.权利要求5所述美白祛黄脂质体在制备化妆品中的应用。

8.一种油包水型的美白祛黄霜,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聚甘油-6-五油酸酯1-3%、PEG-10聚二甲基硅氧烷1-3%、鱼油3-5%、聚二甲基硅氧烷5-10%、二氧化钛1-5%、二硬脂二甲铵锂蒙脱石0.1-0.5%、聚二甲基硅氧烷/苯基乙烯基聚二甲硅氧烷交联聚合物1-3%、丁二醇5-10%、权利要求5所述的美白祛黄脂质体1-10%、硫酸镁0.5-1%、木薯淀粉0.5-1.5%、水余量。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美白祛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以下质量份的组分:葡糖基芦丁0.05-0.2份、阿魏酸0.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白祛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以下质量份的组分:葡糖基芦丁0.1份、阿魏酸1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美白祛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还含有以下质量份的组分:维生素c10-20份、维生素e 0.5-1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美白祛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还含有以下质量份含量的组分:氨丁三醇0.1-1份。

5.一种美白祛黄脂质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卵磷脂5-10%、胆固醇0.5-5%、吐温80 1-5%、甘油45-70%、水10-15%、葡糖基芦丁0.05-0.2%、阿魏酸0.1-2%、维生素c10-20%、维生素e 0.5-1%、氨丁三醇0.1-1wt%。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美白祛黄脂质体,其特征在于,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运雄李联赵肃清周鉴清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嘉瑞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