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具体是指一种混凝、气浮合一的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气浮法是当前国际上新的水处理方法之一,它可用于沉淀法不适用的污水处理场 合,以分离比重接近于水和难以沉淀的悬浮物,例如油脂、纤维、藻类等,也可用以浓縮活性 污泥。它的工作原理是在压力状况下,将大量空气溶于水中,形成溶气水,作为工作介质, 通过溶气释放器骤然减压快速释放,产生大量微气泡。微气泡与混凝反应污水中的凝聚物 粘附在一起,使絮体比重小于水而浮于水面,从而使污染物从水中分离出去,达到净水的目 的。此外,为了提高气浮效率,气浮法中常结合混凝剂使胶体颗粒结成为絮体,絮体具有网 络结构,容易截留气泡,从而提高气浮效率。 目前,气浮法中产生微气泡的常用方法为压力溶气气浮法,其产生微气泡工作原 理是空气加压溶入水中达到饱和,溶气水流减压进入气浮池时即释出微气泡,称压力溶气 气浮法,也称加压溶气法。 传统的压力溶气气浮法的的污水处理工作过程为依靠水泵将经气浮处理后的净水的一部分回流加压进入溶气罐,同时通过空压机的压力或水射器或压水泵吸水管上的吸力将空气压入溶气,空气在一定的压力条件下溶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凝、气浮合一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有用于污水和混凝剂的混合管道混合器、以及溶气装置、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气装置连接于管道混合器的出口端,该溶气装置的出口端连接有混凝气浮器,所述的混凝气浮器出口端连接于沉淀池,所述的混凝气浮器包括有上下连通的减截面气浮区和扩截面停留混凝区,所述的混凝气浮器相对于扩截面停留混凝区的下方设置有进液管,该进液管的进液口为混凝气浮器的进液口,且该进液管内设置有溶气释放器,所述的扩截面停留混凝区的截面积较进液管的截面积大,所述的减截面气浮区的截面积较扩截面停留混凝区的截面积小。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混凝、气浮合一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有用于污水和混凝剂的混合管道混合器、以及溶气装置、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气装置连接于管道混合器的出口端,该溶气装置的出口端连接有混凝气浮器,所述的混凝气浮器出口端连接于沉淀池,所述的混凝气浮器包括有上下连通的减截面气浮区和扩截面停留混凝区,所述的混凝气浮器相对于扩截面停留混凝区的下方设置有进液管,该进液管的进液口为混凝气浮器的进液口,且该进液管内设置有溶气释放器,所述的扩截面停留混凝区的截面积较进液管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飞,兰云军,许晓红,黄小游,金强伟,刘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