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乘员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乘员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7639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2
提供一种乘员保护装置(10),其具备:第一侧面安全气囊(12),其被配置在第一座椅(26f)的车宽方向外侧;第二侧面安全气囊(14),其被配置在第二座椅(26s)的车宽方向外侧;远侧安全气囊(16),其被配置在所述第一座椅的车宽方向内侧且与所述第二座椅相比更靠近所述第一座椅的位置,在检测到了向所述第一座椅侧的侧面碰撞的情况下,在使所述第一侧面安全气囊开始展开后,在经过了第一延迟时间(tf)后使所述远侧安全气囊开始展开,在检测到了向所述第二座椅侧的侧面碰撞的情况下,在使所述第二侧面安全气囊开始展开后,在经过了第二延迟时间(ts)后使所述远侧安全气囊开始展开,所述第一延迟时间大于所述第二延迟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说明书公开一种在障碍物与车辆碰撞时对乘员进行保护的乘员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1、一直以来,为了在障碍物与车辆的侧方发生碰撞的侧面碰撞时适当地保护车辆的乘员,而在车辆中设置有侧面安全气囊。侧面安全气囊被配置在座椅的车宽方向外侧。在检测到侧面碰撞的情况下,乘员保护装置使侧面安全气囊展开并膨胀。膨胀的侧面安全气囊对受到惯性力而倾倒的乘员的身体进行支承。

2、在此,近年来,为了更加适当地对乘员进行支承,提出了一种在座椅的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配置远侧安全气囊的方案。通过设置这样的远侧安全气囊,从而在乘员倒向车宽方向内侧的情况下也能够适当地保护乘员。

3、在先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1-19165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2、但是,现有技术中,大多是在使侧面安全气囊刚开始展开之后就使远侧安全气囊开始展开。在该情况下,有可能会导致乘员被远侧安全气囊推向车门侧。

3、例如,考虑障碍物与驾驶员座侧的侧部车门碰撞的情况。在该情况下,落座在驾驶员座上的乘员由于惯性力而朝向驾驶员座侧的侧部车门倾倒。该乘员的身体被驾驶员座侧的侧面安全气囊支承。在此,若在侧面安全气囊刚开始展开后就使远侧安全气囊开始展开,则乘员会被进行膨胀的远侧安全气囊推向侧面安全气囊。其结果为,乘员朝向侧面安全气囊的趋势会增加。在情况下,必须提高侧面安全气囊的支承力,但这会导致成本增加等问题。

4、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在座椅的车宽方向外侧设置侧面安全气囊并在座椅框架的车宽方向内侧端部处设置远侧安全气囊的技术。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并未对侧面安全气囊的膨胀开始正时与远侧安全气囊的膨胀开始正时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因此,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无法防止乘员被远侧安全气囊推向车门侧的情况。

5、因此,在本说明书中,公开一种能够防止乘员被远侧安全气囊推向车门侧的乘员保护装置。

6、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7、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乘员保护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第一侧面安全气囊,其被配置在第一座椅的车宽方向外侧;第二侧面安全气囊,其被配置在与所述第一座椅于车宽方向上相邻的第二座椅的车宽方向外侧;远侧安全气囊,其被配置在所述第一座椅的车宽方向内侧且与所述第二座椅相比更靠近所述第一座椅的位置,在检测到向所述第一座椅侧的侧面碰撞的情况下,在使所述第一侧面安全气囊开始展开后,在经过了第一延迟时间后使所述远侧安全气囊开始展开,在检测到向所述第二座椅侧的侧面碰撞的情况下,在使所述第二侧面安全气囊开始展开后,在经过了第二延迟时间后使所述远侧安全气囊开始展开,所述第一延迟时间大于所述第二延迟时间。

8、专利技术效果

9、根据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能够防止将远侧安全气囊过早开始展开的情况。其结果为,能够防止乘员被远侧安全气囊推向车门侧的情况。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乘员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员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乘员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员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乘员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员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林功国定正人古厩量史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