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吴茱萸组织培养的方法。
技术介绍
吴茱萸为芸香科吴茱萸属其中的一个种,果实入药,性热,味辛、苦,具有散寒止 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等功效,用于治疗头痛、疝痛、脚气、痛经、脘腹胀痛、呕吐吞酸、口疮 等,药用价值很高;生于温暖地带山地、路旁或疏林下,其分布于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 川、陕西、湖南、湖北、福建、浙江、江西等地。 吴茱萸花单性,雌雄异株,苗期雌雄株不易分辨且不同株系果实有效成分含量差 异大,造成生产上品种混杂严重,单位面积果实产量低;而传统的种子或插条育苗方式,繁 殖系数低,分别仅为40-55% (而雄株率高达50% )和10%左右;严重影响到优良品种的 大规模应用和药材品质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吴茱萸的组织培养方法,采用该方法能获得 大量的吴茱萸的种苗。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吴茱萸组织培养的方法,依次包括以下 步骤 1)、取无病斑、生长健壮的吴茱萸嫩芽进行流水冲洗; 2)、将上述流水冲洗后的嫩芽经常规消毒,然后切成0. 5 1. Ocm长的小段嫩芽I, 将上述小段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吴茱萸的组织培养法,其特征是依次包括以下步骤:1)、取无病斑、生长健壮的吴茱萸嫩芽进行流水冲洗;2)、将上述流水冲洗后的吴茱萸嫩芽经常规消毒,然后切成0.5~1.0cm长的小段嫩芽Ⅰ,将上述小段嫩芽Ⅰ接种到诱导不定芽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培养条件为:16小时光照,光照强度30~40μmolm↑[-2].s↑[-1],温度为26~28℃;8小时暗培养,温度为20~22℃;上述光照和暗培养交替进行;3)、待小段嫩芽Ⅰ上长出的不定芽长至2.0~3.0cm高的小苗Ⅰ时,割取小苗Ⅰ;将此小苗Ⅰ切成0.5~1.2cm长的茎段Ⅰ,将上述茎段I接种到增殖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培养条件为:16小 ...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吴茱萸的组织培养法,其特征是依次包括以下步骤1)、取无病斑、生长健壮的吴茱萸嫩芽进行流水冲洗;2)、将上述流水冲洗后的吴茱萸嫩芽经常规消毒,然后切成0.5~1.0cm长的小段嫩芽I,将上述小段嫩芽I接种到诱导不定芽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培养条件为16小时光照,光照强度30~40μmol m-2.s-1,温度为26~28℃;8小时暗培养,温度为20~22℃;上述光照和暗培养交替进行;3)、待小段嫩芽I上长出的不定芽长至2.0~3.0cm高的小苗I时,割取小苗I;将此小苗I切成0.5~1.2cm长的茎段I,将上述茎段I接种到增殖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培养条件为16小时光照,光照强度30~40μmol m-2.s-1,温度为26~28℃;8小时暗培养,温度为20~22℃;上述光照和暗培养交替进行;4)、待茎段I上长出的不定芽长至2.0~5.0cm高的小苗II时,割取小苗II;将此小茁II切成0.8~1.2cm长的茎段II,将上述茎段II接种到增殖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培养条件为16小时光照,光照强度30~40μmol m-2.s-1,温度为26~28℃;8小时暗培养,温度为20~22℃;上述光照和暗培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碧增,陈银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