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胶件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36673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08
本技术属于注塑模具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塑胶件注塑模具,包括包括主体和减震弹簧,所述主体内侧顶部安装有液压杆,所述下压推块的下方安装有上模,所述主体内侧中间设置有连接块,所述第二伸缩杆的顶端设置有推板,所述连接块末端安装有下模,所述顶板的底部两端安装有第一伸缩杆,所述冷却液箱的顶部贯穿有冷却循环管,所述冷却液箱的右方安装有风冷箱,且风冷箱的内部设置有鼓风机,所述第一风管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风管,且第二风管的表面安装有多个出风口,所述减震弹簧安装于下模的底部四角,本技术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有利于保证塑胶件塑性的完整性,优良的的循环水冷来节省塑性过程中的资源,有利于工作人员的取拿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尤其涉及一种塑胶件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1、在中国专利cn202320220778.8中,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塑胶件注塑模具,包括下模具和上模具,所述下模具下部表面的外围一体铸造有冷水池,且冷水池内部一侧固定有左水管;本技术中,通过设置两组鼓风机、吹风管、铝合金环和梳齿管,且吹风管表面设有的多个铝合金环均浸没于冷水池之中,当上模具脱离下模具时,通过启动鼓风机,促使鼓风机将空气贯入吹风管,再由吹风管一端的梳齿管以及梳齿管端部设置的弯头对裸露的成型块和成型槽进行吹风,由于浸没于冷水池的吹风管能够由多个铝合金环吸收冷水的冷量,使得梳齿管吹出的冷风能够对成型块和成型槽表面附着的水汽进行快速风干,相较于现有安装于模具表面的风干结构,能够规避对塑胶件品质的影响。

2、现有的注塑模具技术存在塑胶件塑性完成后不便于取出,塑性时容易损坏部件,装置在工作时温度过高的问题。

3、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塑胶件注塑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一种塑胶件注塑模具,解决了塑胶件塑性完成后不便于取出,塑性时容易损坏部件,装置在工作时温度过高的问题。

2、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塑胶件注塑模具,包括一种塑胶件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和减震弹簧,主体内侧顶部安装有液压杆,且液压杆的底部设置有下压推块,下压推块的下方安装有上模,主体内侧中间设置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中部安装有第二伸缩杆,第二伸缩杆的顶端设置有推板,连接块末端安装有下模,且下模的底部设置有顶板,顶板的底部两端安装有第一伸缩杆,且第一伸缩杆的末端设置有冷却液箱,冷却液箱的顶部贯穿有冷却循环管,冷却液箱的右方安装有风冷箱,且风冷箱的内部设置有鼓风机,且鼓风机的左侧安装有第一风管,第一风管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风管,且第二风管的表面安装有多个出风口。

3、进一步的,减震弹簧安装于下模的底部四角。

4、进一步的,主体与液压杆之间为固定设置,下压推块与上模之间为一体化设置,推板与第二伸缩杆之间为滑动连接,且第二伸缩杆与连接块之间为焊接连接,连接块与下模之间为固定设置,顶板与第一伸缩杆之间为滑动连接。

5、进一步的,风冷箱和鼓风机之间为胶水连接,且鼓风机与第一风管之间为贯穿连接。

6、进一步的,冷却液箱与冷却循环管之间为贯穿连接。

7、进一步的,减震弹簧与下模之间为焊接连接。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9、本技术的塑胶件注塑模具,通过设置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等零部件,从而实现了塑胶件塑性后便于取出的效果,解决了塑胶件在塑性后难以取出的问题;通过设置了冷却液箱和风冷箱等零部件,从而实现了水冷循环,鼓风机吹风冷达到降温的效果,解决了塑胶件塑性中温度过高的问题。

10、本技术的塑胶件注塑模具,通过设置下模和减震弹簧等零部件,从而实现了装置工作时的减震效果,解决了塑胶件在塑性过程中的部件受损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胶件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和减震弹簧(9),所述主体(1)内侧顶部安装有液压杆(18),且液压杆(18)的底部设置有下压推块(17),所述下压推块(17)的下方安装有上模(16),所述主体(1)内侧中间设置有连接块(13),且连接块(13)的中部安装有第二伸缩杆(14),所述第二伸缩杆(14)的顶端设置有推板(15),所述连接块(13)末端安装有下模(11),且下模(11)的底部设置有顶板(12),所述顶板(12)的底部两端安装有第一伸缩杆(10),且第一伸缩杆(10)的末端设置有冷却液箱(2),所述冷却液箱(2)的顶部贯穿有冷却循环管(8),所述冷却液箱(2)的右方安装有风冷箱(3),且风冷箱(3)的内部设置有鼓风机(4),且鼓风机(4)的左侧安装有第一风管(5),所述第一风管(5)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风管(6),且第二风管(6)的表面安装有多个出风口(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胶件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弹簧(9)安装于下模(11)的底部四角。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胶件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与液压杆(18)之间为固定设置,所述下压推块(17)与上模(16)之间为一体化设置,所述推板(15)与第二伸缩杆(14)之间为滑动连接,且第二伸缩杆(14)与连接块(13)之间为焊接连接,所述连接块(13)与下模(11)之间为固定设置,所述顶板(12)与第一伸缩杆(10)之间为滑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胶件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箱(3)和鼓风机(4)之间为胶水连接,且鼓风机(4)与第一风管(5)之间为贯穿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胶件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箱(2)与冷却循环管(8)之间为贯穿连接。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塑胶件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弹簧(9)与下模(11)之间为焊接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胶件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和减震弹簧(9),所述主体(1)内侧顶部安装有液压杆(18),且液压杆(18)的底部设置有下压推块(17),所述下压推块(17)的下方安装有上模(16),所述主体(1)内侧中间设置有连接块(13),且连接块(13)的中部安装有第二伸缩杆(14),所述第二伸缩杆(14)的顶端设置有推板(15),所述连接块(13)末端安装有下模(11),且下模(11)的底部设置有顶板(12),所述顶板(12)的底部两端安装有第一伸缩杆(10),且第一伸缩杆(10)的末端设置有冷却液箱(2),所述冷却液箱(2)的顶部贯穿有冷却循环管(8),所述冷却液箱(2)的右方安装有风冷箱(3),且风冷箱(3)的内部设置有鼓风机(4),且鼓风机(4)的左侧安装有第一风管(5),所述第一风管(5)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风管(6),且第二风管(6)的表面安装有多个出风口(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胶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文权
申请(专利权)人:磐纳精密模塑南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