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节能型淬火水循环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节能型淬火水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134062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型淬火水循环系统,涉及工件淬火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水处理坑、工件淬火工装、内喷供水管路、外喷供水管路、回水沟槽、外喷淋回收槽和中间收集池,外喷供水管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供水泵、外喷供水管和外喷淋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中间收集池的新增,同时将内喷淋所用的泵体安装于中间收集池附近,缩短与淬火点之间的距离,通过挡水翻板机构和外喷淋回收槽可将外喷淋水回收暂存于淬火点附近,在未淬火状态下,将外喷淋所用的水暂存于中间收集池用于淬火状态下的内喷淋,内喷淋所用的泵体可进行低频驱动,淬火时转高频,实现内喷淋的泵体的变频控制,从而降低能耗,节约能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工件淬火,特别是涉及一种节能型淬火水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1、针对圆管管件的淬火,为了淬火均匀性和效率,会在工件工装上布置外喷淋和内喷淋,从而对管件内壁和外壁同时喷淋。

2、对应的淬火水循环系统中的供水分为两路管路,回水由连续式的沟槽组成,供水的一路为外喷淋管路由泵组、管体和外喷淋机构组成,供水的另一路为内喷淋管路由泵组、管体和内喷机组组成,供水管路抽取淬火水处理铁皮坑中的水,淬火后的水由回水沟槽回收至淬火水处理铁皮坑中。

3、其中两路管路中的泵组都安装于淬火水处理铁皮坑侧,而由于淬火水处理铁皮坑距离淬火点距离较远(几百米以上),同时淬火要求响应速度快,无法有效采用变频控制,因此两个泵组都需要处于高频运行状态,避免响应不及时的问题,然而会造成以下问题:

4、1、由于管路长度较长,变频控制和瞬时启动出水的控制方式无法满足;

5、2、由于管路长度较长,泵组始终保持高频率稳定运行,在淬火间隙,即更换工件过程中,始终运行会造成能耗浪费;

6、3、由于泵组处于始终稳定运行的状态,喷淋水在未使用的状态下直接由回水沟槽回流至淬火水处理铁皮坑中,较为浪费,且可能会对工件与工装安装拆除工序造成影响,从而影响工作效率;

7、4、由于管路较长,需要选择高扬程的水泵,设备易损坏,维护成本较高;

8、5、内喷淋机构和外喷淋机构距离工件较近,温度传导下的骤冷骤热的反复会造成管路降低寿命和密封效果衰弱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p>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型淬火水循环系统,通过中间收集池的新增,同时将内喷淋所用的泵体安装于中间收集池附近,缩短与淬火点之间的距离,通过挡水翻板机构和外喷淋回收槽可将外喷淋水回收暂存于淬火点附近,在未淬火状态下,将外喷淋所用的水暂存于中间收集池用于淬火状态下的内喷淋,内喷淋所用的泵体可进行低频驱动,淬火时转高频,实现内喷淋的泵体的变频控制,从而降低能耗,节约能源。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专利技术为一种节能型淬火水循环系统,包括水处理坑、工件淬火工装、内喷供水管路、外喷供水管路、回水沟槽、外喷淋回收槽和中间收集池;

4、所述外喷供水管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供水泵、外喷供水管和外喷淋机构;

5、所述第一供水泵设置在水处理坑一侧且与水处理坑的出水口连接,所述外喷淋机构设置在工件淬火工装正上方;

6、所述外喷淋回收槽设置在工件淬火工装一侧,所述工件淬火工装和外喷淋机构之间设有与外喷淋回收槽配合的挡水翻板机构;

7、所述中间收集池设置在外喷淋回收槽一侧且与外喷淋回收槽连通,所述中间收集池一侧且位于外喷淋回收槽下方的位置连接有溢流管;

8、所述内喷供水管路包括第二供水泵和内喷供水管;

9、所述第二供水泵设置在中间收集池一侧且与中间收集池底部连通,所述内喷供水管一端与第二供水泵出水端连接,所述内喷供水管另一端通过三通阀连接有内喷管和排水竖管,所述内喷管一端连接有设置在工件淬火工装上的内喷机组,所述内喷管外部设有冷却外管,所述冷却外管一端通过支管和流量阀与内喷供水管连接,所述冷却外管另一端连接有出水端口;

10、所述回水沟槽设置在工件淬火工装、外喷淋回收槽和中间收集池下方且端部与水处理坑连接,所述排水竖管、出水端口、工件淬火工装和溢流管均位于回水沟槽正上方且之间无阻挡。

11、进一步地,所述挡水翻板机构包括安装座和挡板主体,所述安装座设置在外喷淋回收槽正上方,所述安装座顶部前侧和后侧分别固定有后铰座和后支板,所述挡板主体顶部前侧设有前铰座,所述前铰座和后支板顶部之间设有翻转油缸,所述挡板主体顶部后侧与后铰座转动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挡板主体包括顶板,所述顶板底面前侧设有竖板,所述前铰座固定在顶板靠近竖板一端,所述竖板底面倾斜设有导水板,所述导水板、竖板和顶板之间的两侧均设有侧板。

13、进一步地,当所述翻转油缸伸出状态下,所述挡板主体的导水板位于外喷淋机构和工件淬火工装之间且外侧延伸至外喷淋回收槽上方,当所述翻转油缸收缩状态下,所述挡板主体远离工件淬火工装且外喷淋机构和工件淬火工装之间形成喷淋空间。

14、进一步地,所述外喷淋机构包括分流主管,所述分流主管与外喷供水管连接,所述分流主管底部并排设有若干喷淋头。

15、进一步地,所述外喷淋回收槽靠近工件淬火工装一端设有与导水板配合的收集坡,所述中间收集池设置在外喷淋回收槽另一侧的位置。

16、进一步地,所述外喷淋回收槽和中间收集池之间设有排水通道,所述排水通道内底面与外喷淋回收槽内底面平齐,所述排水通道的高度为外喷淋回收槽高度的一半。

17、进一步地,所述冷却外管和内喷管之间形成冷却通道,所述冷却外管外部设有保温层,所述出水端口朝向布置。

18、进一步地,所述工件淬火工装底部设有淬火水收集槽,所述淬火水收集槽底部设有排水汇流管,所述排水汇流管竖直设置在回水沟槽正上方且之间无阻挡。

19、进一步地,所述回水沟槽远离中间收集池的一端通过回水管与水处理坑连接,所述回水管上设有回水泵,所述回水沟槽内且位于回水管和中间收集池之间的位置设有沟槽过滤器。

20、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1、1、本专利技术通过中间收集池的新增,同时将内喷淋所用的泵体安装于中间收集池附近,即靠近淬火点,缩短与淬火点之间的距离,通过挡水翻板机构和外喷淋回收槽可将外喷淋水回收暂存于淬火点附近,方便对内喷淋的泵体进行控制,在未淬火状态下,将外喷淋所用的水暂存于中间收集池用于淬火状态下的内喷淋,内喷淋所用的泵体可进行低频驱动,淬火时转高频,实现内喷淋的泵体的变频控制,从而降低能耗,节约能源。

22、2、本专利技术通过挡水翻板机构的设计,能够起到开关的作用,用于外喷淋水处于淬火或不淬火状态下的切换,同时可对外喷淋机构进行防撞和隔热防护,确保外喷淋机构位置稳定性和寿命。

23、3、本专利技术通过三通的设计,在未淬火状态下可将内喷供水管的水排出,同时能分出支路用于内喷管的冷却,在需要淬火时能够快速切换水路用于淬火,从而对内喷管起到防护作用,避免内喷管靠近工件造成寿命降低等问题。

24、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型淬火水循环系统,包括水处理坑(1)、工件淬火工装(2)、内喷供水管路(3)、外喷供水管路(4)和回水沟槽(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喷淋回收槽(5)和中间收集池(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淬火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翻板机构(9)包括安装座(901)和挡板主体(902),所述安装座(901)设置在外喷淋回收槽(5)正上方,所述安装座(901)顶部前侧和后侧分别固定有后铰座(903)和后支板(904),所述挡板主体(902)顶部前侧设有前铰座(905),所述前铰座(905)和后支板(904)顶部之间设有翻转油缸(906),所述挡板主体(902)顶部后侧与后铰座(903)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节能型淬火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主体(902)包括顶板(907),所述顶板(907)底面前侧设有竖板(908),所述前铰座(905)固定在顶板(907)靠近竖板(908)一端,所述竖板(908)底面倾斜设有导水板(909),所述导水板(909)、竖板(908)和顶板(907)之间的两侧均设有侧板(9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节能型淬火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翻转油缸(906)伸出状态下,所述挡板主体(902)的导水板(909)位于外喷淋机构(8)和工件淬火工装(2)之间且外侧延伸至外喷淋回收槽(5)上方,当所述翻转油缸(906)收缩状态下,所述挡板主体(902)远离工件淬火工装(2)且外喷淋机构(8)和工件淬火工装(2)之间形成喷淋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淬火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喷淋机构(8)包括分流主管(801),所述分流主管(801)与外喷供水管(402)连接,所述分流主管(801)底部并排设有若干喷淋头(80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节能型淬火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喷淋回收槽(5)靠近工件淬火工装(2)一端设有与导水板(909)配合的收集坡(501),所述中间收集池(6)设置在外喷淋回收槽(5)另一侧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淬火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喷淋回收槽(5)和中间收集池(6)之间设有排水通道(502),所述排水通道(502)内底面与外喷淋回收槽(5)内底面平齐,所述排水通道(502)的高度为外喷淋回收槽(5)高度的一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淬火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外管(306)和内喷管(304)之间形成冷却通道(310),所述冷却外管(306)外部设有保温层,所述出水端口(309)朝向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淬火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淬火工装(2)底部设有淬火水收集槽(201),所述淬火水收集槽(201)底部设有排水汇流管(202),所述排水汇流管(202)竖直设置在回水沟槽(7)正上方且之间无阻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淬火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沟槽(7)远离中间收集池(6)的一端通过回水管(10)与水处理坑(1)连接,所述回水管(10)上设有回水泵(11),所述回水沟槽(7)内且位于回水管(10)和中间收集池(6)之间的位置设有沟槽过滤器(1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型淬火水循环系统,包括水处理坑(1)、工件淬火工装(2)、内喷供水管路(3)、外喷供水管路(4)和回水沟槽(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喷淋回收槽(5)和中间收集池(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淬火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翻板机构(9)包括安装座(901)和挡板主体(902),所述安装座(901)设置在外喷淋回收槽(5)正上方,所述安装座(901)顶部前侧和后侧分别固定有后铰座(903)和后支板(904),所述挡板主体(902)顶部前侧设有前铰座(905),所述前铰座(905)和后支板(904)顶部之间设有翻转油缸(906),所述挡板主体(902)顶部后侧与后铰座(903)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节能型淬火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主体(902)包括顶板(907),所述顶板(907)底面前侧设有竖板(908),所述前铰座(905)固定在顶板(907)靠近竖板(908)一端,所述竖板(908)底面倾斜设有导水板(909),所述导水板(909)、竖板(908)和顶板(907)之间的两侧均设有侧板(9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节能型淬火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翻转油缸(906)伸出状态下,所述挡板主体(902)的导水板(909)位于外喷淋机构(8)和工件淬火工装(2)之间且外侧延伸至外喷淋回收槽(5)上方,当所述翻转油缸(906)收缩状态下,所述挡板主体(902)远离工件淬火工装(2)且外喷淋机构(8)和工件淬火工装(2)之间形成喷淋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淬火水循环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仲红斌陈国华周波丁言垒邵盼王华蒋林谢冠男
申请(专利权)人:靖江特殊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