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轴四径准全径向流氨合成反应器的氨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1、氨的合成反应是3个h2分子与1个n2分子在高温、高压和有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后生成2个nh3分子。这是一种体积缩小的化学平衡反应,是一种“放热”反应,提高反应压力、提高反应温度和提高有效气体组分浓度有利于氨合成反应的进行。由于受催化剂及反应效率等的影响,氨合成反应工序设置有气体“循环”系统,采用循环反应的方式来逐步提高生成物的浓度。氨合成塔的“单程”反应效率按合成塔出口氨含量与入口气含量的差值%来衡量,称之为“氨净值”。氨合成反应器设计的最大优化方式是要达到最高的“氨净值”,相应也会达到最小的循环量,也就是要求系统达到最小的“循环比”。
2、目前氨合成反应器采用了高温、高压的“固定床催化剂反”应器,反应器设置有“压力壳体”和装催化剂和移热用的“触媒筐”内件,反应器内件中的移热和床层设置对反应效率影响很大,一般来说,受结构复杂程度和移热的基本要求,氨合成反应器内件催化剂筐设置为“三床”式反应器,每床催化剂温度升高以后再进行冷
...【技术保护点】
1.一轴四径式准全径向流氨合成反应器的氨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器,反应器设有外壳(10)和内件(20),外壳(10)和内件(20)之间具有第一气腔(101)、第二气腔(102)和主环隙(103),第一气腔(101)和第二气腔(102)分别位于内件(20)的顶部和底部,且通过主环隙(103)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轴四径准全径向流氨合成反应器的氨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股反应气被加热到345~395℃后进入气体分布器(34);第四股反应气被加热到345~395℃后进入气体分布器(34);第五股反应气加热到345~395℃后,与第四股反应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轴四径式准全径向流氨合成反应器的氨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器,反应器设有外壳(10)和内件(20),外壳(10)和内件(20)之间具有第一气腔(101)、第二气腔(102)和主环隙(103),第一气腔(101)和第二气腔(102)分别位于内件(20)的顶部和底部,且通过主环隙(103)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轴四径准全径向流氨合成反应器的氨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股反应气被加热到345~395℃后进入气体分布器(34);第四股反应气被加热到345~395℃后进入气体分布器(34);第五股反应气加热到345~395℃后,与第四股反应气混合进入中部换热器(45)换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轴四径准全径向流氨合成反应器的氨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股反应气的质量流量为总反应气质量流量的0~15%,第二股反应气的质量流量为总反应气质量流量的10~25%,第三股反应气的质量流量为总反应气质量流量的35~45%,第四股反应气的质量流量为总反应气质量流量的20~30%,第五股反应气的质量流量为总反应气质量流量的15~2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轴四径准全径向流氨合成反应器的氨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轴向催化剂床层进口温度为360~380℃,第一径向催化剂床层出口温度为480~510℃;第二径向催化剂床层进口温度为395~410℃,出口温度为450~470℃;第三径向催化剂床层的进口温度为395~410℃,出口温度为435~445℃,第四径向催化剂床层的进口温度为395~405℃,出口温度为425~435℃,反应后出塔气体温度为425℃~43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轴四径准全径向流氨合成反应器的氨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外壳(10)包括外筒体(11),内件包括内筒体(21),内筒体(21)通过支撑圈可拆卸地支撑在外筒体(11)上,支撑圈上设有连通主环隙(103)和第二气腔(102)的通气孔(10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轴四径准全径向流氨合成反应器的氨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外筒体(11)的上端由外筒体上封头(12)封闭,下端由外筒体下封头(13)封闭,外筒体(11)上端侧壁的两侧设有第一合成气进口和第二合成气进气口,外筒体下封头(13)设有第三合成气进口,外筒体上封头(12)的中心部设有第四合成气进气口,外筒体下封头(13)底部中心设有反应气出气口,第一进气管(14)穿过第一合成气进口与气体分布器(34)进气口连接;第二进气管(15)穿过第二合成气进气口与轴径向转换器(33)进口连接;第三进气管(17)穿过第三合成气进口与第二气腔(102)连通,第四进气管(16)穿过第四合成气进气口、轴向催化剂床层、上部换热器(35)、中部换热器(45),与中部换热器(45)的下封头连通;第五进气管(18)穿过第五合成气进口与下部换热器(55)的下封头连通,反应气集气管(65)下端与反应气出气口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轴四径准全径向流氨合成反应器的氨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内件(20)包括内筒体(21),内筒体(21)上端由内筒体上封头(211)封闭,下端由内筒体下封头(212)封闭;内筒体(21)内由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内封头(41)、第二内封头(51)和第三内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健,王雪林,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聚拓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