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纳流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机电协同作用的高通量微纳器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1、细胞外囊泡是由多种细胞分泌的一种具有磷脂双分子层结构的纳米颗粒,直径约为30nm–2000nm,其作为细胞之间的通讯媒介或运载工具,可实现脂质、核酸、蛋白质和酶等物质的转移和运输。相比于传统的纳米颗粒、脂质体以及病毒等纳米装载系统,细胞外囊泡由于其具有免疫原性低、循环时间长、器官毒性低、生物相容性好以及组织穿透力强等优势,因而被视为一种新兴的天然纳米运载体。因此,基于细胞外囊泡构建新型的纳米递送系统对实验研究以及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2、为了实现将外源物质装载到细胞外囊泡内部,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为电穿孔法,其基本装载过程包括,将细胞外囊泡和外源物质混合均匀后加入电转杯中,然后将电转杯置于电转仪中,通过电转仪施加高电压刺激细胞外囊泡,使其膜表面的磷脂分子运动而形成暂时的孔洞结构,外源物质分子通过膜表面孔洞结构进入细胞外囊泡内部,电场作用后膜表面的磷脂分子重新排列而恢复为完整状态,从而实现了外源物质被装载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微纳结构和电极结构的流体控制装置,其具有微通道阵列、纳通道阵列和电极阵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结构和电极结构的流体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通道的深度和宽度均大于待穿孔以及装载的生物颗粒的粒径,所述微通道的深度和宽度相同或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微纳结构和电极结构的流体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纳通道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微纳结构和电极结构的流体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极阵列的第一电极或第二电极的宽度为1μm以上;优选为,1μm–100μ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微纳结构和电极结构的流体控制装置,其具有微通道阵列、纳通道阵列和电极阵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结构和电极结构的流体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通道的深度和宽度均大于待穿孔以及装载的生物颗粒的粒径,所述微通道的深度和宽度相同或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微纳结构和电极结构的流体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纳通道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微纳结构和电极结构的流体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极阵列的第一电极或第二电极的宽度为1μm以上;优选为,1μm–10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微纳结构和电极结构的流体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制备所述纳通道阵列的材质为微纳加工材料,优选为玻璃、石英、硅片、氮化硅片、二氧化硅片、碳化硅片、聚二甲基硅氧烷、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聚一氯对二甲苯(parylenec)、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环烯烃共聚物(cyclic olefincopo...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慧,郝锐,张翊,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佰乘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