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电话上壳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2506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移动电话上壳结构,其包括一具有上、下表面的上壳面板以及设于上壳面板下表面的键垫层和透明窗口层,所述上壳面板包括对应透明窗口层的视窗区及对应键垫层且与视窗区一体成型的按键区,视窗区贯通于上壳面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以显露该透明窗口层,按键区设有表示数字、符号或者图案的标示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减少移动电话组装工序,并防止按键结构与上壳结构之间产生色差。(*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电话上壳结构
本技术关于一种上壳结构,这种上壳结构应用于移动装置,例如便携式移动 电话。
技术介绍
上壳结构和按键结构是构成诸如便携式移动电话等移动装置的重要部件,在移动 电话上,一个按键面板表面可以集成多个操作按钮凸出设置,通常这种按键面板由硬树脂 类材料制成,而在操作按钮下一般设有若干键垫,所述键垫由软制材料如硅橡胶或热塑弹 性体制成。这种按键结构的普遍应用为用户在移动电话的信息输入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如 中国台湾公告第M276275号专利申请所揭示的移动电话,上壳结构和按键结构分别独立成 型,然后将上壳结构和按键结构组装在一起。这种独立成型且分开组装的生产方式需要较 多繁琐的工序,例如组装过程中需定位上壳结构和按键结构以保证组装精度等。而且, 当客户要求上壳结构和按键结构要求为同色时,独立成型的上壳结构和按键结构会产生色 差。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新型上壳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达到的目的是将移动电话的按键结构与上壳结构一体成型,减少移 动电话组装工序,并防止按键结构与上壳结构之间产生色差。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移动电话上壳结构,其包括 一具有上、下表面的上壳面板以及设于上壳面板下表面的键垫层和透明窗口层,所述上壳 面板包括对应透明窗口层的视窗区及对应键垫层且与视窗区一体成型的按键区,视窗区贯 通于上壳面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以显露该透明窗口层,按键区设有表示数字、符号或者图 案的标示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移动电话上壳结构的上壳结构与按键结构一体成 型,能够减少移动电话的组装工序,简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并防止在上壳结构和按 键结构分体上色过程中产生色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移动电话上壳结构的立体组装图。图2为图1所示移动电话上壳结构另一角度的立体组装图。图3为图1所示移动电话上壳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图1所示移动电话上壳结构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将结合图解和文字共同对本专利技术创造进行详尽的阐述,在以下描述中,为了使3本专利技术被更彻底的理解,将提出几个具体的细节。但显然,对于本专业技术人员,没有这些 具体细节中的某些或者全部,也完全可以实施本专利技术。在某些示例中,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特 征使本专利技术变得模糊不清,对于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没有做过于详细的阐述。请参照图1至图4,本技术移动电话上壳结构1包括一个外壳面板10、设于外 壳面板10下表面102的键垫层20以及透明窗口层30。外壳面板10由金属材料经过冲压成型,也可以由塑胶注塑成型,本实施例中,外 壳面板10采用金属材料冲压成型。外壳面板10包括一体成型的视窗区11和按键区12,视 窗区11和按键区12分别位列于外壳面板10的长度方向两端。视窗区11贯通于外壳面板 10的上表面101和下表面102形成窗口 110,当外壳面板10被组装于移动电话(未图示) 后,窗口 110恰好对应移动电话的液晶显示屏。按键区12包括贯通于外壳面板10的标示 部14以及条形或者方形的定位槽13,该定位槽13可以由化学蚀刻而成,同时也可以由冲压 工序形成,定位槽上下贯穿按键区。而标示部14形成移动电话所对应的数字、图案或者符 号(例如1、2、3、4、5、6、7、8、9、#、*等)。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标示部14可以由若干个镂 空的微孔(未图示)组成对应的数字、图案或者符号,也可以通过冲压或者化学蚀刻直接形 成镂空的数字、图案或者符号。而本实施例中采用冲压成型对应的数字、图案或者符号。在 外壳面板10的制造中,若外壳面板10由金属材料片材冲压成型,则可根据客户要求加入抛 光或者拉丝等工序,使外壳面板10具有更好的视觉效果。若外壳面板10为透明塑胶材料, 可在透明塑胶材料底面印刷有色油墨,再用激光刻蚀有色油墨并形成对应的镂空部(未图 示),构成对应的数字、图案或者符号。键垫层20组装于外壳面板10的下表面102,键垫层20包括有一平板状的塑胶层 21,以及由塑胶层21的顶面凸出设置的凸体22,凸体22与外壳面板10的定位槽13相配 合定位,另外凸体22也可以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较佳的实施方式中,塑胶层21由在常温 状态下弹性较好的透明橡胶材料制成,而凸体22则由TPU (聚氨酯)、PC (聚碳酸酯)或者 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热塑弹性体材料一体射出成型于塑胶层21上。塑胶层21 的和顶面相对的底面凸出设有若干按压柱23。透明窗口层30与外壳面板10的视窗区11配合安装,安装方式可以采用业界常用 的双面胶粘接或者焊接。较佳的实施方式中,透明窗口层30由透光性和耐磨性均良好的强 化玻璃或者透明塑胶材料(如PC、PET或TPU)制成。透明窗口层30在外壳面板10的长 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尺寸均大于窗口 110对应的长度和宽度。组装时,将键垫层20和透明窗口层30由外壳面板10的下表面102组装。键垫层 20的凸体22穿过所对应的定位槽13并突出于外壳面板10的上表面101,再用双面胶将键 垫层20和外壳面板10相粘接。透明窗口层30置于外壳面板10的视窗区11下,并通过双 面胶粘接。当透明窗口层30材料为玻璃时,也可以通过玻璃与金属焊接的方式将透明窗口 层39和外壳面板10固定。当欲将该外壳面板10组装在移动电话上时,仅需直接将外壳面板10嵌扣在移动 电话上,即可由该外壳面板10作为移动电话的顶壳,同时,因为外壳面板10上一体成型有 按键区12,亦可省去按键的组装程序。由此,能够降低生产制造成本而又便于组装。并且按 键区12和外壳面板10同色时,可以直接在外壳面板10上进行色彩喷涂或者印刷油墨,不会产生色差。 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和技术特点已揭示如上,然而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仍可 能基于本技术的教示及揭示进行种种不背离本技术精神的替换和修饰。因此,本 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方式所揭示的内容,而包括各种不背离本技术的替 换和修饰,均为本专利申请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电话上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具有上、下表面的上壳面板以及设于上壳面板下表面的键垫层和透明窗口层,所述上壳面板包括对应透明窗口层的视窗区及对应键垫层且与视窗区一体成型的按键区,视窗区贯通于上壳面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以显露该透明窗口层,按键区设有表示数字、符号或者图案的标示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移动电话上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具有上、下表面的上壳面板以及设于上壳面板下表面的键垫层和透明窗口层,所述上壳面板包括对应透明窗口层的视窗区及对应键垫层且与视窗区一体成型的按键区,视窗区贯通于上壳面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以显露该透明窗口层,按键区设有表示数字、符号或者图案的标示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话上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按键区设有定位槽,键垫层包 括一塑胶层,塑胶层设有顶面和与顶面相对的底面,顶面凸出设有与所述定位槽相配合的 凸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电话上壳结构,其特征在于塑胶层的底面凸出设有若干 按压柱。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电话上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体射出成型于塑胶层 的顶面。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福源苏元多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