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婴幼儿手推车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婴幼儿手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9614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婴幼儿手推车,车架包括前脚组件、后脚组件、扶手组件、底连接件和底架组件,底架组件包括两个可折叠的底框,展开状态下两个底框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底架组件的前后端分别与前脚组件、后脚组件铆接,后脚组件的顶部与扶手组件转动连接,前脚组件的顶部与扶手组件的底部、铰接形成第二枢纽点,底连接件的顶部、底部分别与第二枢纽点、底架组件靠近中间的部位铆接。相比传统童车只能坐靠的姿势,采用本儿童手推车使得孩童能可以躺平在底架组件上,活动空间更大,在外出过程中舒适性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手推车的,具体涉及一种婴幼儿手推车


技术介绍

1、儿童手推车,主要用于承载儿童并承担日常移动的一种出行工具。作为打扰推着宝宝进行散步边里的交通工具,是外出时的必须品,减少父母长期抱着儿童的压力。

2、公开号为cn 206155522 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全车联动折叠的婴儿车,包括前脚杆、后脚杆以及推手杆,所述前脚杆和后脚杆的顶部通过铰链机构摆动连接,所述后脚杆与推手杆之间连接有前支撑杆和后支撑杆且构成可折叠车架;所述前脚杆和后脚杆之间连接有收车联动件,所述收车联动件为可形变的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铰接在所述前脚杆上的座椅杆和铰接在所述后脚杆上的第一连杆,所述座椅杆和第一连杆通过转轴铰接。该婴儿车当孩童坐在座椅杆上,只能倾斜坐着,在推车行进过程中,孩童不能完全放松躺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婴幼儿手推车,使用该手推车时孩童可以躺平,活动空间更大。

2、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婴幼儿手推车,包括车架,车架包括前脚组件、后脚组件、扶手组件、底连接件和底架组件,底架组件包括两个可折叠的底框,展开状态下两个底框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底架组件的前后端分别与前脚组件、后脚组件铆接,后脚组件的顶部与扶手组件转动连接,前脚组件的顶部与扶手组件的底部、铰接形成第二枢纽点,底连接件的顶部、底部分别与第二枢纽点、底架组件靠近中间的部位铆接。

3、进一步,所述底架包括两个可折叠的底框。

4、更进一步的,底架组件包括两个底框和两个插扣,两个插扣安装于一个底框左右端的侧管端部,另一底框左右端的侧管与插扣插接,折叠时侧管从插扣脱离,两个底框逐渐靠拢;底连接件的底部与另一底框的侧管靠近插扣端铆接。

5、进一步的,扶手组件包括手扶管和和两个对称的侧管,手扶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管上端铰接形成第一枢纽点,后脚组件的顶部与侧管转动连接,前脚组件的顶部与侧管的底部铰接形成第二枢纽点。

6、进一步的,所述车架还包括一键折叠机构,所述一键折叠机构包括设于扶手组件上的折叠按键、连接丝和设于第一枢纽点的第一机构、设于第二枢纽点的第二机构,所述折叠按键、第一机构、第二机构中相邻两者分别通过第一连接丝、第二连接丝连接。

7、更进一步的,所述折叠按键上设有斜线槽,所述第一连接丝的一端与销钉连接,按压所示折叠按键带动销钉在斜线槽内滑动,带动第一连接丝移动。

8、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机构包括依次设于左外壳、右外壳之间同轴心依次设置的推块、弹簧、定位齿轮、转动轮,所述第一连接丝另一端与转动轮固定,所述转动轮侧壁与右外壳内壁分别设有适配的楔形面,推块的连接脚滑动连接于定位齿轮的限位槽内,所述第二连接丝一端固定在推块的连接脚上。

9、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机构包括连接座、连接片、固定座、固定套筒,安装于固定座内的连接片一端与第二连接丝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片另一端与连接座连接,所述固定座与连接座一端铆接;所述连接座与后脚组件连接,与底连接件铆接。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枢纽点上转动连接有一锁定件,另一端与所述前脚组件可拆卸连接。

11、进一步的,后脚组件包括h形支架和安装于h形支架左右端的底部两个后滚轮,h形支架的顶部与扶手组件铰接。

12、进一步的,前脚组件包括两个前滚轮和两个通过下横管连接的后支架,后支架包括竖管和两个前侧管,上部的前侧管与竖管铆接,下部的前侧管与竖管固定,竖管底部设有前滚轮,两个竖管直接通过前横管连接,两个前侧管顶部与扶手组件的底部铰接形成第二枢纽点。

13、进一步的,还包括一个矩形的坐兜,坐兜无顶面,安装于底架上,坐兜的前挡板可开合。

14、更进一步的,所述坐兜的底部设有下凹的踩脚区。

15、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枢纽点处可拆卸设有儿童餐盘和/或顶棚。

1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枢纽点可拆卸设有儿童座椅或婴儿睡篮。

17、采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儿童手推车的车架可折叠收纳,减少了手推车不使用时的占地面积;采用双底框结构作为底架组件,相比传统童车只能坐靠的姿势,采用本儿童手推车使得孩童能可以躺平在底架组件上,活动空间更大,在外出过程中舒适性更高;还采用坐姿时可以乘坐单人或双人,还可以放置物品,进而提升了手推车的载人置物能力;用户可以根据使用需求,组织或拆卸各种包括顶棚、儿童座椅、儿童餐盘等功能组件,功能更加全面,适用更多使用场景,使用范围更广,功能更加全面。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婴幼儿手推车,包括车架,其特征在于,车架包括前脚组件、后脚组件、扶手组件、底连接件和底架组件,底架组件包括两个可折叠的底框,展开状态下两个底框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底架组件的前后端分别与前脚组件、后脚组件铆接,后脚组件的顶部与扶手组件转动连接,前脚组件的顶部与扶手组件的底部、铰接形成第二枢纽点,底连接件的顶部、底部分别与第二枢纽点、底架组件靠近中间的部位铆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婴幼儿手推车,其特征在于,底架组件包括两个底框和两个插扣,两个插扣安装于一个底框左右端的侧管端部,另一底框左右端的侧管与插扣插接,折叠时侧管从插扣脱离,两个底框逐渐靠拢;底连接件的底部与另一底框的侧管靠近插扣端铆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婴幼儿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扶手组件包括手扶管和两个对称的侧管,手扶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管上端铰接形成第一枢纽点,后脚组件的顶部与侧管转动连接,前脚组件的顶部与侧管的底部铰接形成第二枢纽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婴幼儿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还包括一键折叠机构,所述一键折叠机构包括设于扶手组件上的折叠按键、连接丝和设于第一枢纽点的第一机构、设于第二枢纽点的第二机构,所述折叠按键、第一机构、第二机构中相邻两者分别通过第一连接丝、第二连接丝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婴幼儿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按键上设有斜线槽,所述第一连接丝的一端与销钉连接,按压所示折叠按键带动销钉在斜线槽内滑动,带动第一连接丝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婴幼儿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枢纽点上转动连接有一锁定件,另一端与所述前脚组件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婴幼儿手推车,其特征在于,后脚组件包括H形支架和安装于H形支架左右端的底部两个后滚轮,H形支架的顶部与扶手组件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婴幼儿手推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矩形的坐兜,坐兜无顶面,安装于底架上,坐兜的前挡板可开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婴幼儿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兜的底部设有下凹的踩脚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婴幼儿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枢纽点处可拆卸设有儿童餐盘和/或顶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婴幼儿手推车,包括车架,其特征在于,车架包括前脚组件、后脚组件、扶手组件、底连接件和底架组件,底架组件包括两个可折叠的底框,展开状态下两个底框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底架组件的前后端分别与前脚组件、后脚组件铆接,后脚组件的顶部与扶手组件转动连接,前脚组件的顶部与扶手组件的底部、铰接形成第二枢纽点,底连接件的顶部、底部分别与第二枢纽点、底架组件靠近中间的部位铆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婴幼儿手推车,其特征在于,底架组件包括两个底框和两个插扣,两个插扣安装于一个底框左右端的侧管端部,另一底框左右端的侧管与插扣插接,折叠时侧管从插扣脱离,两个底框逐渐靠拢;底连接件的底部与另一底框的侧管靠近插扣端铆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婴幼儿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扶手组件包括手扶管和两个对称的侧管,手扶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管上端铰接形成第一枢纽点,后脚组件的顶部与侧管转动连接,前脚组件的顶部与侧管的底部铰接形成第二枢纽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婴幼儿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还包括一键折叠机构,所述一键折叠机构包括设于扶手组件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本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普莱德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