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加工缝纫机箱体的压铸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83085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0:37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加工缝纫机箱体的压铸模具,包括上模框和下模框,上模框与下模框之间安装有上模芯和下模芯,下模框上端位于下模芯的前方设置有分流锥,上模框上部内位于分流锥的上方安装有料筒,下模芯上开设有下腔,下模芯上端位于分流锥的出口端与下腔之间分别开设有短进料流道和长进料流道,短进料流道一端与下腔头部相连,长进料流道一端与下腔尾部相连,长进料流道中部的内壁处设置有多个左右错位布置的阻挡凸台,上模芯下端开设有上腔,上腔与下腔对接形成模腔。本技术设计阻挡凸台故意把铝液的速度和流向给改变了,从而达到短进料流道的铝液和长进料流道的铝液在交汇线位置相遇后,同步向末端填充,有效的解决了压铸成型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压铸模具,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加工缝纫机箱体的压铸模具


技术介绍

1、缝纫机是用一根或多根缝纫线,在缝料上形成一种或多种线迹,使一层或多层缝料交织或缝合起来的机器,缝纫机能缝制棉、麻、丝、毛、人造纤维等织物和皮革、塑料、纸张等制品,缝出的线迹整齐美观、平整牢固,缝纫速度快、使用简便,并以之衍生出手推绣电脑刺绣等艺术形式。

2、缝纫机箱体是缝纫机组成的重要部件,缝纫机箱体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其内部均为镂空形状,导致铝液很难顺畅流动,无法满足多股进料后的铝液达到交汇线处的同步性,导致铝件压铸成型缺陷等问题。传统的处理是在长进料流道上设计阶梯结构,不仅加工繁琐,而且还需要通过递减等式面积的计算方法,才能保证短进料流道的铝液和长进料流道的铝液在交汇线位置相遇,费事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加工缝纫机箱体的压铸模具,设计阻挡凸台故意把铝液的速度和流向给改变了,从而达到短进料流道的铝液和长进料流道的铝液在交汇线位置相遇后,同步向末端填充,即有效的解决了压铸成型等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加工缝纫机箱体的压铸模具,包括上模框(1)和下模框(6),所述的上模框(1)与下模框(6)之间安装有上下叠放的上模芯(2)和下模芯(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框(6)上端位于下模芯(5)的前方设置有分流锥(10),所述的上模框(1)上部内位于分流锥(10)的上方安装有料筒(4),所述的下模芯(5)上端开设有下腔(11),该下模芯(5)上端位于分流锥(10)的出口端与下腔(11)之间分别开设有短进料流道(12)和长进料流道(13),所述的短进料流道(12)一端与下腔(11)头部相连,所述的长进料流道(13)一端与下腔(11)尾部相连,该长进料流道(13)中部的内壁处设置有多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加工缝纫机箱体的压铸模具,包括上模框(1)和下模框(6),所述的上模框(1)与下模框(6)之间安装有上下叠放的上模芯(2)和下模芯(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框(6)上端位于下模芯(5)的前方设置有分流锥(10),所述的上模框(1)上部内位于分流锥(10)的上方安装有料筒(4),所述的下模芯(5)上端开设有下腔(11),该下模芯(5)上端位于分流锥(10)的出口端与下腔(11)之间分别开设有短进料流道(12)和长进料流道(13),所述的短进料流道(12)一端与下腔(11)头部相连,所述的长进料流道(13)一端与下腔(11)尾部相连,该长进料流道(13)中部的内壁处设置有多个左右错位布置的阻挡凸台(14),所述的上模芯(2)下端开设有上腔(15),该上腔(15)与下腔(11)对接形成模腔(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加工缝纫机箱体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框(6)下端的两侧各安装有一模脚(9),两个模脚(9)之间安装有顶板组件(7),所述的顶板组件(7)上竖直安装有多个插入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剑杰鲁金斗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甬杰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