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发电机后支架脱模的压铸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8308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0:37
本技术涉及一种方便发电机后支架脱模的压铸模具,包括上模框和下模框,上模框与下模框之间安装有上模芯和下模芯,上模芯与下模芯之间并排布置有两个模腔,下模框上端位于每个模腔的前后两侧均安装有一抽芯对接装置,抽芯对接装置包括抽芯块、抽芯座、对接油缸以及内腔对接柱,下模框上端安装有前后滑动的抽芯座,抽芯座一端安装有插入模腔的抽芯块,抽芯块端部设有内腔对接柱,抽芯座另一端与下模框外侧安装的对接油缸相连,两个内腔对接柱前后对接在一起,下模芯上端位于每个抽芯块的下方均设置有一喷嘴。本技术每个抽芯块的下方均设置有一喷嘴,针对抽芯块下侧的成型面以及内腔对接柱的下表面,实现全方位有效的喷涂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发电机后支架,特别是涉及一种方便发电机后支架脱模的压铸模具


技术介绍

1、发电机后支架就是发电机的支架,用来对发电机的支撑、固定及保护的。如图6所示,发电机后支架包括后支架本体20,所述的后支架本体20具有一圆柱形内腔21,目前使用的压铸模具为了辅助圆柱形内腔21成型会设置一抽芯结构,通过抽芯结构中的抽芯块辅助圆柱形内腔21的内壁成型,在生产过程中,当产品取件完成后,都会对模具的表面进行喷涂,其主要作用是为下一次取件时增加的脱模剂/润滑剂,也可以起到表面冷却和除渣等作用,最终都是为了下一个产品能够顺利脱模。模具外表面是完全可以喷涂到,但是抽芯块的内表面(即下表面)无法喷涂到位,就会导致产品出现拉模/拉伤,产品表面无法满足客户需要,从而导致报废率成本增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发电机后支架脱模的压铸模具,每个抽芯块的下方均设置有一喷嘴,针对抽芯块下侧的成型面以及内腔对接柱的下表面,实现全方位有效的喷涂效果;喷涂完毕后,四个抽芯对接装置合拢,喷嘴隐藏在抽芯块下方,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发电机后支架脱模的压铸模具,包括上模框(1)和下模框(4),所述的上模框(1)与下模框(4)之间安装有上下叠放的上模芯(9)和下模芯(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芯(9)与下模芯(10)之间并排布置有两个模腔(8),所述的下模框(4)上端位于每个模腔(8)的前后两侧均安装有一抽芯对接装置(3),该抽芯对接装置(3)包括抽芯块(11)、抽芯座(12)、对接油缸(13)以及内腔对接柱(15),所述的下模框(4)上端安装有前后滑动的抽芯座(12),该抽芯座(12)一端安装有插入模腔(8)的抽芯块(11),所述的抽芯块(11)端部设有内腔对接柱(15),该内腔对接柱(15)呈长筒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发电机后支架脱模的压铸模具,包括上模框(1)和下模框(4),所述的上模框(1)与下模框(4)之间安装有上下叠放的上模芯(9)和下模芯(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芯(9)与下模芯(10)之间并排布置有两个模腔(8),所述的下模框(4)上端位于每个模腔(8)的前后两侧均安装有一抽芯对接装置(3),该抽芯对接装置(3)包括抽芯块(11)、抽芯座(12)、对接油缸(13)以及内腔对接柱(15),所述的下模框(4)上端安装有前后滑动的抽芯座(12),该抽芯座(12)一端安装有插入模腔(8)的抽芯块(11),所述的抽芯块(11)端部设有内腔对接柱(15),该内腔对接柱(15)呈长筒状,所述的抽芯座(12)另一端与下模框(4)外侧安装的对接油缸(13)相连,两个内腔对接柱(15)前后对接在一起,所述的下模芯(10)上端位于每个抽芯块(11)的下方均设置有一喷嘴(14),该喷嘴(14)用于对内腔对接柱(15)下方喷射脱模剂或者润滑剂,所述的下模芯(10)的内部以及下模框(4)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剑杰鲁金斗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甬杰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