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双扩散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7564 阅读:3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扩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双扩散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两次扩散步骤,可得到类似双结的N+-N-P的结构,可以提高开路电压0.03-0.08V,可以提高电池片效率2%-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扩散
,具体涉及一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双扩散工 艺。
技术介绍
太阳能电池的本质是一个光转化为电的器件,其核心部分是一个PN结,所以制成 性能优异的PN结是太阳能电池制作的关键。不同类型的太阳电池的制作PN结的方法不同,目前晶硅电池的PN结制作主要有 两种方法1、管式扩散炉中完成,通过氮气携带磷源在P型硅表面通过掺杂P形成N型区, 从而形成PN结;2、在链式扩散炉中完成,在P型硅表面喷(涂)磷酸,经过高温处理,形成PN 结。从扩散质量(扩散的均勻性、方块电阻的控制等)上来看,目前第一种方法更优异,被绝 大部分制造商所采用。目前,晶硅太阳电池的管式扩散普遍采用一次扩散完成。采用一次扩散,原料的消 耗量会小一点,但是一次扩散形成的PN结掺杂浓度的变化比较缓,也就是说只能形成一个 PN结,不利于进一步提高电池的开路电压。当前,薄膜电池的叠层电池已经做到双结甚至三结电池,这大大提高了电池的开 路电压。同样,晶硅电池我们也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处理,在电池受光面得到类似于薄膜双 结的电池,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提高开路电压,从而达到提高电池片效率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双扩散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扩散:硅片放入石英管,(1)在温度820℃-840℃条件下通入5-8slm N↓[2]和1.0-1.5slm O↓[2],时间2-3min,形成15-30nm的SiO↓[2]的氧化层;(2)升温到845℃-860℃,通入N↓[2] 8-10slm、N↓[2]-POCl↓[3] 0.8-1.0slm、O↓[2] 0.8-1.2slm的混合气体进行沉积,时间3.0-8.0min;(3)升温到900-1000℃,通入8-13slm的N↓[2]进行推进,时间20-70 min;第二步扩散:(1)降温到840℃-870℃,通入N↓[2] 8...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双扩散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扩散硅片放入石英管,(1)在温度820℃ 840℃条件下通入5 8slm N2和1.0 1.5slm O2,时间2 3min,形成15 30nm的SiO2的氧化层;(2)升温到845℃ 860℃,通入N2 8 10slm、N2 POCl3 0.8 1.0slm、O2 0.8 1.2slm的混合气体进行沉积,时间3.0 8.0min;(3)升温到900 1000℃,通入8 13slm的N2进行推进,时间20 70 min;第二步扩散(1)降温到840℃ 870℃,通入N2 8 10slm、N2 POCl3 0.8 1.0slm、O2 0.8 1.2slm的混合气体进行沉积,时间10 15min;(2)升温到870℃ 950℃,通入8 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鹏姜言森李玉花杨青天程亮刘斌贤孙晨曦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力诺太阳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