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减振器,尤其涉及一种减振器的气囊式缓冲腔结构。
技术介绍
1、在当今社会中减振器已经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缓冲产品,早已广泛应用于汽车行业中。
2、然而传统的减振器缓冲结构主要都是通过弹簧来减少行驶时路面带来的震动以及颠簸,减振器内部本身则会大部分都是液压油及存在小量空气是减振器正常运作,但是当减振器激烈运动时,气体就可能会使液压油产生气泡,气泡通过活塞杆时就会产生震动和不稳定,高速压缩时甚至可能产生真空,导致阻尼缺失严重影响减振的效果,甚至会产生真空这是一个缺陷。
3、还有传统的气油分离性型减振器。该结构需要隔膜来实现汽油分离,隔膜上需安装上密封圈来实现汽油分离这一现象,还需要再隔膜上安装耐磨导向环时隔膜工作时不产生倾斜,还需要在注入液压油时注意好比例免得气油比例失衡。该结构复杂且安装不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减振器的气囊式缓冲腔结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振器的气囊式缓冲腔结构,包括筒身(8)和气缸(5),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5)的底部设置有外堵(7),筒身(8)的顶部设置有上座(1),筒身(8)的底部设置有尾盖(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振器的气囊式缓冲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19)的四周开设有若干个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振器的气囊式缓冲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6)靠近外堵(7)的一侧设置有与外堵(7)侧面相适配的凹槽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振器的气囊式缓冲腔结构,包括筒身(8)和气缸(5),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5)的底部设置有外堵(7),筒身(8)的顶部设置有上座(1),筒身(8)的底部设置有尾盖(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振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多耐减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