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前车意图识别的车辆电控悬架自适应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57113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9 0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基于前车意图识别的车辆电控悬架自适应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多源数据,基于所述多源数据获取自车和前车的状态数据;基于响应面建模预测前车的制动踏板位移和速度;提出优化的Transformer模型识别车辆行驶意图;建立动力学模型计算车身俯仰角速度;通过俯仰角速度偏差求解电控悬架期望主动力;基于油气流量方程建立减振器阻尼模型;根据电流‑外特性曲线确定最佳控制电流;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同时考虑自车与前车行驶意图对车身俯仰振动的影响,并还同时将安全性、舒适性、平顺性和操纵性等因素考虑在内,所建立的悬架控制模型更加智能化,对汽车车身俯仰抑制策略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电控悬架,具体地指基于前车意图识别的车辆电控悬架自适应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智能汽车技术的发展,汽车在纵向上已经可以由自动驾驶系统进行控制,纵向舒适性能愈发受到消费者关注,对其要求也越来越高。车辆在制动/加速时出现的‘仰头’、‘点头’现象,产生的俯仰角变化是影响乘坐舒适性的关键因素之一。特别是在城市道路工况下,车辆频繁启停易造成显著的车身俯仰振动,影响乘客乘坐舒适性,甚至引发晕动症等不良反应。

2、在制动/加速过程中造成不舒适的原因除了减速度和冲击度外,还有车辆大幅度的俯仰运动,悬架与车辆俯仰运动息息相关。从20世纪开始已经开发了各种类型的弹簧、阻尼器和在各方向上都具有一定灵活性的悬架。最简单也是最常见的悬架类型是被动悬架,但其不能直接控制车辆俯仰。随着现代控制理论和电气技术的发展,电控悬架可依据工况主动调节阻尼力,产生相应力或运动,抵消不必要的车身动作,有效提高汽车的平顺性、安全性和操纵稳定性。

3、现有技术融合开环的优化控制和鲁棒反馈控制形成悬架控制策略,利用车载传感器监测到的车辆当前状态信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前车意图识别的车辆电控悬架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前车意图识别的车辆电控悬架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由车载传感器、车载摄像头和路端三维相机获得多源数据,基于所述多源数据获取自车和前车的状态数据,根据简化的UniTire模型对所述状态数据进行拟合,获得路面附着系数μ的步骤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前车意图识别的车辆电控悬架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基于响应面建模预测前车的制动踏板位移和速度的步骤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前车意图识别的...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前车意图识别的车辆电控悬架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前车意图识别的车辆电控悬架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由车载传感器、车载摄像头和路端三维相机获得多源数据,基于所述多源数据获取自车和前车的状态数据,根据简化的unitire模型对所述状态数据进行拟合,获得路面附着系数μ的步骤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前车意图识别的车辆电控悬架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基于响应面建模预测前车的制动踏板位移和速度的步骤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前车意图识别的车辆电控悬架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提出优化的transfo...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强冯培进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多耐减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