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旋转式车用安全拉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3137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2:17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旋转式车用安全拉手,包括与外部车架固定连接的固定座体、旋转座体以及与所述旋转座体固定连接的U形拉手,所述旋转座体通过旋转阻尼结构与所述固定座体转动连接;所述旋转阻尼结构包括凸出设置在所述旋转座体下端的连接轴以及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体内的阻尼器,所述连接轴穿入所述固定座体内且与所述阻尼器连接;所述固定座体与所述旋转座体之间安装有复位扭簧,所述复位扭簧套装在所述连接轴外侧,用于所述旋转座体旋转后复位;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旋转式车用安全拉手,克服了现有安全拉手使用不灵活和使用体验感差的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拉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旋转式车用安全拉手


技术介绍

1、随着社会的发展,家用轿车已经进入了千家万户,轿车在颠簸的道路上行驶时,人们坐在车里会感觉摇晃厉害,于是有人在汽车侧围的上边梁内板上设置有安全拉手,人们持握安全拉手,不易使人在车内摇晃厉害,从而提高舒适度和安全性。汽车安全拉手是汽车中重要的零部件,一般安装于车辆顶棚两侧,以供乘员握持,确保人身安全。

2、如专利号cn216231868u公开了一种汽车安全拉手,其包括主体部、两个基座、第二基座、两个销轴、四个衬套、两个锁紧插片、阻尼器和弹簧组件,主体部的两端分别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两侧壁上设有铰接孔,两个衬套活动设置在一个基座上,一根销轴贯穿两个衬套,阻尼器/弹簧组件设置在两个衬套之间,两个衬套的一端分别进入一个铰接孔。上述结构中,主体部仅能翻转打开,主体部位置相对较固定,握持时需长时间保持一个动作,使用不舒适;而且由于其位置不能转动调节,使用不灵活,不能适用不同手臂长度的乘客;而且现有的主体部一般采用塑料材质,握持体验感较差。


<b>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旋转式车用安全拉手,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外部车架固定连接的固定座体(1)、旋转座体(2)以及与所述旋转座体(2)固定连接的U形拉手(3),所述旋转座体(2)通过旋转阻尼结构与所述固定座体(1)转动连接;所述旋转阻尼结构包括凸出设置在所述旋转座体(2)下端的连接轴(201)以及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体(1)内的阻尼器(4),所述连接轴(201)穿入所述固定座体(1)内且与所述阻尼器(4)连接;所述固定座体(1)与所述旋转座体(2)之间安装有复位扭簧(5),所述复位扭簧(5)套装在所述连接轴(201)外侧,用于所述旋转座体(2)旋转后复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旋转式车用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旋转式车用安全拉手,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外部车架固定连接的固定座体(1)、旋转座体(2)以及与所述旋转座体(2)固定连接的u形拉手(3),所述旋转座体(2)通过旋转阻尼结构与所述固定座体(1)转动连接;所述旋转阻尼结构包括凸出设置在所述旋转座体(2)下端的连接轴(201)以及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体(1)内的阻尼器(4),所述连接轴(201)穿入所述固定座体(1)内且与所述阻尼器(4)连接;所述固定座体(1)与所述旋转座体(2)之间安装有复位扭簧(5),所述复位扭簧(5)套装在所述连接轴(201)外侧,用于所述旋转座体(2)旋转后复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旋转式车用安全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体(1)下端一侧设置有第一中空柱(101),所述第一中空柱(101)与所述连接轴(201)对应,所述阻尼器(4)安装在所述第一中空柱(101)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旋转式车用安全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座体(2)下端一侧设置有环形凹槽(202),所述连接轴(201)位于所述环形凹槽(202)的中心位置,所述复位扭簧(5)容纳在所述环形凹槽(202)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旋转式车用安全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体(1)的上端在对应所述环形凹槽(202)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弧形挡块(102),所述环形凹槽(202)的内壁上对称且间隔设置有第二弧形挡块(203),所述复位扭簧(5)的一端抵置在所述第一弧形挡块(102)上,另一端置于两个第二弧形挡块(203)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旋转式车用安全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体(1)的上端在对应所述连接轴(201)的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城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众安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