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阻尼器组装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阻尼外壳压合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1、汽车作为一种代步工具,其由众多零配件组成,其中,阻尼器是汽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2、现有的阻尼器包括阻尼外壳、两个密封圈和阻尼芯,组装时需将密封圈套装在阻尼外壳上组成阻尼外壳组件,然后将密封圈套装在阻尼芯上组成阻尼芯组件,然后将阻尼芯组件套装在阻尼外壳组件中从而组成阻尼器。参阅图1和图2,阻尼外壳的中心设置有凸柱,密封圈安装于凸柱上。现有的组装过程中,是否安装上密封圈常常需要人工观察,人工强度大,而且易出错,影响组装效果;并且密封圈的压合和检测过程常常在不同的工位上完成,组装过程较繁琐,组装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阻尼外壳压合检测装置,以克服现有阻尼外壳组装效率低和密封圈检测人工强度大的缺陷。
3、(二)技术方案
4、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阻尼外壳压合检测装置,包括固定在工作台上的第一支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阻尼外壳压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工作台(1)上的第一支撑座(21)以及沿竖向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座(21)上的第一滑座(22),所述第一滑座(22)上安装有相互配合使用的检测开关(23)和检测杠杆(24);所述检测杠杆(24)铰接在所述第一滑座(22)上,其一端为可落入所述检测开关(23)内的检测端(241),另一端设置有止挡杆(242);所述第一滑座(22)上沿竖向滑动安装有用于压合密封圈(62)的压合头(25);当工件上安装有密封圈(62)时,所述密封圈(62)阻挡所述压合头(25)并使其向上滑动,从而通过所述止挡杆(242)带动所述检测杠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尼外壳压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工作台(1)上的第一支撑座(21)以及沿竖向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座(21)上的第一滑座(22),所述第一滑座(22)上安装有相互配合使用的检测开关(23)和检测杠杆(24);所述检测杠杆(24)铰接在所述第一滑座(22)上,其一端为可落入所述检测开关(23)内的检测端(241),另一端设置有止挡杆(242);所述第一滑座(22)上沿竖向滑动安装有用于压合密封圈(62)的压合头(25);当工件上安装有密封圈(62)时,所述密封圈(62)阻挡所述压合头(25)并使其向上滑动,从而通过所述止挡杆(242)带动所述检测杠杆(24)转动,使所述检测端(241)落入所述检测开关(23)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外壳压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座(22)上沿竖向滑动安装有第二滑座(26),所述压合头(25)固定在所述第二滑座(26)上;所述检测杠杆(24)位于所述第二滑座(26)的一侧,所述第二滑座(26)上安装有与所述止挡杆(242)对应的挡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外壳压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座(21)上间隔设置有第一限位板(27)和第二限位板(28),所述第一滑座(22)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板(27)和所述第二限位板(28)之间,所述第一限位板(27)上螺纹连接有用于所述第一滑座(22)上限位的上限位顶杆(29),所述第二限位板(28)上螺纹连接有用于所述第一滑座(22)下限位的下限位顶杆(30)。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尼外壳压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座(22)的底部固定有用于所述第二滑座(26)下限位的第三限位板(31),所述第二滑座(26)可在重力的作用下抵靠在所述第三限位板(31)上,所述压合头(25)贯穿所述第三限位板(31)并置于其下侧。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尼外壳压合检测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城,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众安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