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后排座椅及车辆。
技术介绍
1、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乘客对汽车乘坐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些车辆中,将前排座椅的靠背设置为倾斜角度可调,具体而言,在靠背和坐垫之间设置倾角调整机构,通过倾角调整机构对靠背的倾角进行调整,通过对倾角调整机构的锁定实现对靠背的位置锁定,从而使得乘员可接近躺平进行休息,提高前排座椅的乘坐舒适性。
2、但是,对于后背座椅而言,由于后排空间有限,其靠背的可调范围有限,即使将靠背设置为倾角可调,也难以满足后排座椅的乘坐舒适性需求。并且,在靠背倾斜时,其上端形成悬臂,模态较低,需要对靠背及其对应的倾角调整机构进行加强设计,座椅的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如何改善汽车后排座椅的倾角调整功能。
2、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一个方面,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后排座椅,包括靠背架、坐垫架和枢转机构;所述靠背架的下端与所述坐垫架可转动地连接,所述靠背架的上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排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靠背架(100)、坐垫架(200)和枢转机构(300);所述靠背架(100)的下端与所述坐垫架(200)可转动地连接,所述靠背架(100)的上端用于通过所述枢转机构(300)与车辆的衣帽架(400)连接;当所述坐垫架(200)相对于所述车辆的地板总成移动时,所述靠背架(100)相对于所述坐垫架(200)转动,且通过所述枢转机构(300)相对于所述衣帽架(400)运动,以实现所述靠背架(100)的倾角调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排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转机构(300)包括连接架(310)和滑动座(320),所述连接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排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靠背架(100)、坐垫架(200)和枢转机构(300);所述靠背架(100)的下端与所述坐垫架(200)可转动地连接,所述靠背架(100)的上端用于通过所述枢转机构(300)与车辆的衣帽架(400)连接;当所述坐垫架(200)相对于所述车辆的地板总成移动时,所述靠背架(100)相对于所述坐垫架(200)转动,且通过所述枢转机构(300)相对于所述衣帽架(400)运动,以实现所述靠背架(100)的倾角调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排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转机构(300)包括连接架(310)和滑动座(320),所述连接架(310)与所述衣帽架(400)连接,所述连接架(310)上设有导滑部(3101),所述滑动座(320)与所述靠背架(100)连接,所述滑动座(320)上设置有滑动部(3201),所述滑动部(3201)与所述导滑部(3101)可滑动和转动地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排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滑部(3101)为导向槽,所述滑动部(3201)为滑动柱,所述滑动柱插设于所述导向槽内,所述滑动柱的轴向与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一致,所述滑动柱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排座椅,其特征在于,沿远离所述衣帽架(400)的方向,所述导向槽到所述地板总成的距离逐渐降低。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排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整体呈弧状结构,所述弧状结构的开口朝向下方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艮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