杆类工件空间交叉孔加工装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1824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杆类工件加工领域,尤其是一种杆类工件空间交叉孔加工装备。其包括装备体,所述装备体右下角设有圆柱定位销,所述装备体左上角设有半圆定位块,所述半圆定位块右边设有压板,所述半圆定位块上设有钻套A,半圆定位块左边设有钻套B,所述半圆定位块下方设有侧面可调支撑。这种杆类工件空间交叉孔加工装备,采用一次固定的加工方式,这样就避免因为多次固定而导致的误差,在工作的时候加工完一个孔后只需要旋转加工装备就能进行第二个孔的加工,加工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杆类工件加工
,尤其是一种杆类工件空间交叉孔加工装备
技术介绍
在生产过程中有时需要对杆类材料中进行交叉孔的加工,这种交叉孔要求精度很 高,一般的加工工序采用一般定位工具将工件定位好,然后进行一个孔的加工,加工完毕后 取下进行第二次定位,再加工第二个孔,这样加工出来的误差较高,工序麻烦,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杆类工件交叉孔加工误差大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杆类工件 空间交叉孔加工装备。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杆类工件空间交叉孔加工装 备,包括装备体,所述装备体右下角设有圆柱定位销,所述装备体左上角设有半圆定位块, 所述半圆定位块右边设有压板,所述半圆定位块上设有钻套A,半圆定位块左边设有钻套 B,所述半圆定位块下方设有侧面可调支撑。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这种杆类工件空间交叉孔加工装备,采用一次固定的加工 方式,这样就避免因为多次固定而导致的误差,在工作的时候加工完一个孔后只需要旋转 加工装备就能进行第二个孔的加工,加工效率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杆类工件示意图; 图3是本使用新型的工件装配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A孔加工示意图; 图5是本专利技术B孔加工示意图中1、圆柱定位销,2、侧面可调支撑,3、半圆定位块,4、钻套A,5、钻套B,6、压板,7、装 备体,8、小头孔,9、大头半圆孔。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 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一种杆类工件空间交叉孔加工装备,该装置包括圆柱定位销1、侧面可调支撑2、 半圆定位块3、钻套A4、钻套B5、压板6、装备体7、小头孔8和大头半圆孔9。如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种杆类工件空间交叉孔加工装备,包括装备体 7,所述装备体7右下角设有圆柱定位销1,所述装备体7左上角设有半圆定位块3,所述半3圆定位块3右边设有压板6,所述半圆定位块3上设有钻套A4,半圆定位块3左边设有钻套 B5,所述半圆定位块3下方设有侧面可调支撑2。这种杆类工件空间交叉孔加工装备上的圆 柱定位销1可以定位杆类工件的小头孔8,加工装备上的半圆定位块3可以定位杆类工件的 大头半圆孔9,利用两点一直线的原理,将杆类工件固定住,其加工装备上的侧面可调支撑 2是为了进一步调整杆类工件的大头半圆孔9,压板6是为了防止杆类工件横向位移,利用 这些定位工具,就能牢牢的将杆类工件定位好,这样加工时,杆类工件就不会移动,避免了 误差的产生,提高了加工精确度。如图4是本专利技术A孔加工示意图,在工件安装完毕后,将加工装备移动到钻床附 近,启动钻床,使钻头通过钻套A4,对杆类工件进行A孔的加工。如图5是本专利技术B孔加工示意图,在A孔加工完毕后,只需要将装备体7整个旋转 90度,再重复上一步的加工步骤,让钻头通过钻套B5,对杆类工件进行B孔的加工。这样的加工方式只需要一次固定,就避免了多次固定产生的误差,提高了加工精 度,保证产品的质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杆类工件空间交叉孔加工装备,包括装备体(7),其特征是,所述装备体(7)右下角设有圆柱定位销(1),所述装备体(7)左上角设有半圆定位块(3),所述半圆定位块(3)右边设有压板(6),所述半圆定位块(3)上设有钻套A(4),半圆定位块(3)左边设有钻套B(5),所述半圆定位块(3)下方设有侧面可调支撑(2)。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杆类工件空间交叉孔加工装备,包括装备体(7),其特征是,所述装备体(7)右下角设有圆柱定位销(1),所述装备体(7)左上角设有半圆定位块(3),所述半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化清
申请(专利权)人:南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