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酶法催化合成(S)-5,7-二氟-1,2,3,4-四氢化萘-2-胺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97619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物酶法催化合成(S)‑5,7‑二氟‑1,2,3,4‑四氢化萘‑2‑胺的方法,以5,7‑二氟‑3,4‑二氢化萘‑2(1H)‑酮为催化底物,以ω‑转氨酶作为催化剂。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中(S)‑5,7‑二氟‑1,2,3,4‑四氢化萘‑2‑胺化学合成技术中反应步骤多、反应条件要求高、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建立了一种利用ω‑转氨酶来经济、高效、特异性催化合成(S)‑5,7‑二氟‑1,2,3,4‑四氢化萘‑2‑胺的技术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催化和生物制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酶法催化合成(s)-5,7-二氟-1,2,3,4-四氢化萘-2-胺的方法。


技术介绍

1、多巴胺β-羟化酶(dopamineβ-hydroxylase,dbh)存在于神经细胞内,催化多巴胺(dopamine,da)生成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是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的标志酶。ne在心血管功能调节、镇痛和情感调节中起到重要作用;da在大脑运动控制、情感思维和内分泌方面发挥重要生理作用,其也与帕金森病、精神分裂症、药物依赖与成瘾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2、内匹司他(nepicastat)是一种有效的多巴胺羟化酶抑制剂,可抑制多巴胺代谢从而提高da水平,并同时降低ne水平。现有的技术中,内匹司他合成难度较大、成本较高,主要原因在于其手性中间体难以获得。(s)-5,7-二氟-1,2,3,4-四氢化萘-2-胺是内匹司他合成的重要手性中间体,其合成目前可通过化学法实现。

3、专利cn113527108a报道的(s)-5,7-二氟-1,2,3,4-四氢化萘-2-胺化学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酶法催化合成(S)-5,7-二氟-1,2,3,4-四氢化萘-2-胺的方法,以5,7-二氟-3,4-二氢化萘-2(1H)-酮为催化底物,其特征在于,以ω-转氨酶作为催化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ω-转氨酶来源于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fluorescens的ω-转氨酶,脱氮副球菌Paracoccus denitrificans的ω-转氨酶,紫色色杆菌Chromobacterium violaceum的ω-转氨酶,河流弧菌Vibrio fluvialisJS17的ω-转氨酶,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 SC6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酶法催化合成(s)-5,7-二氟-1,2,3,4-四氢化萘-2-胺的方法,以5,7-二氟-3,4-二氢化萘-2(1h)-酮为催化底物,其特征在于,以ω-转氨酶作为催化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ω-转氨酶来源于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fluorescens的ω-转氨酶,脱氮副球菌paracoccus denitrificans的ω-转氨酶,紫色色杆菌chromobacterium violaceum的ω-转氨酶,河流弧菌vibrio fluvialisjs17的ω-转氨酶,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 sc6394的ω-转氨酶,柠檬色节杆菌arthrobacter citreus的ω-转氨酶中的至少一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ω-转氨酶为seq id no:1、seq id no:2、seq id no:3、seq id no:4、seq id no:5或seq id no:6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雪峰罗泉周冠冯岩张伟李仲霞徐卉芳侯飞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