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直条缝火孔聚焰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7614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竖直条缝火孔聚焰燃烧器,由内圈燃烧器和外圈燃烧器组成,其中内圈燃烧器包括内圈火供气管和内火盖,内火盖上开有竖向的内火盖条缝火孔,外圈燃烧器包括燃烧器头部和外火盖,外火盖上开有竖向的外火盖条缝火孔,所述内圈燃烧器和外圈燃烧器均为单圈火,内火盖的直径为30mm~40mm,外火盖的直径为72mm~97mm,内火盖高于外火盖并且内火盖条缝火孔的底边与外火盖条缝火孔的底边的高度差为18mm~29mm。本燃烧器适用于居民家庭使用的家用燃气灶具,其降低了燃烧烟气中污染物排放浓度,降低了燃气使用成本,使家用燃气灶具达到了经济、高效、节能、环保的效果。(*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燃烧器,特别是一种应用在燃气灶具上的燃烧器。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和能源问题逐渐成为当今社会的主要矛盾,同时随着 国家和社会对节能要求的提高,老百姓对节能意识的增强,高效节能的燃气灶具是今后的 发展方向,燃气灶具的节能和环保不仅能缓解部分社会矛盾,还与广大燃气用户的根本利 益紧密相关,意义重大,所以开发具有热效率水平较高同时污染物排放又较低的节能低污 染燃气灶具,无论从国家节能减排还是消费者的角度看,都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 益。目前燃气灶具热效率总体水平较低,燃烧烟气中污染物排放浓度太高,所以急需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竖直条缝火孔聚焰燃烧器,要解决传统燃气灶具中 的燃烧器热效率总体水平低的技术问题;并解决燃烧烟气中污染物排放浓度太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竖直条缝火孔聚焰燃烧器, 由内圈燃烧器和外圈燃烧器组成,其中内圈燃烧器包括内圈火供气管和内火盖,内火盖上 开有竖向的内火盖条缝火孔,外圈燃烧器包括燃烧器头部和外火盖,外火盖上开有竖向的 外火盖条缝火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燃烧器和外圈燃烧器均为单圈火,内火盖的直径为 30mm 40mm,外火盖的直径为72mm 97mm,内火盖高于外火盖并且内火盖条缝火孔的底边 与外火盖条缝火孔的底边的高度差为18mm 29mm。所述内火盖条缝火孔布置在内火盖的外侧并且内火盖条缝火孔的宽度为 1. 9mm 2. 1mm、高度为 3. 5mm 4. 8mm。所述外火盖条缝火孔布置在外火盖的外侧并且外火盖条缝火孔的宽度为 1. 4mm 1. 8mm、高度为 5mm 7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本技术优化了传统燃 气灶具中的燃烧器的结构,尤其适用于居民家庭使用的家用燃气灶具,涉及节能、低污染排 放技术。本技术提高了家用燃气灶具的热效率,降低了燃烧烟气中污染物排放浓度,保 证了燃烧烟气中污染物排放合格,降低了燃气使用成本,提高了燃气灶具的使用便利性,使 家用燃气灶具达到了经济、高效、节能、环保的效果。火盖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火焰面的大小,本技术的内火盖、外火盖和燃烧器头 部的直径小于目前市面上的一般燃气燃烧器火盖和头部大小,这种设计可以使火焰面更加 集中并将燃气燃烧产生的热量集中于炊具底部,减少了散热损失,提高了燃烧器的热效率 及对不同炊具的适应性,实现了燃气灶具的高效节能。本技术中的内圈燃烧器与外圈燃烧器有一定的高度差,所以内圈燃烧器与外 圈燃烧器之间的空隙可以适当增大,从而为内圈燃烧器及外圈燃烧器提供了充足的二次空 气供给,大大改善了燃烧器的燃烧工况,提高了燃烧器的燃烧效率,降低了 CO、NOx等污染物的排放,实现燃气灶具的环保效益,提高了使用安全性能。由于内火盖由较长的内火盖供 气管支撑,同时内火盖高出外火盖适当距离,所以保证了内火盖与外火盖之间具备充足的 气路空间供二次空气流通,也就保证整个燃烧器的燃烧工况稳定,保证了燃烧器在半径减 小的情况下的燃烧效率和污染物排放均可以达标。所述内火盖条缝火孔布置在内火盖的外侧,外火盖条缝火孔布置在外火盖的外 侧,这种结构保证了燃烧所需的二次空气的供给充分,燃烧完全,同时烟气在燃烧高温区的 停留时间又较短,使本技术具有了低一氧化碳和低氮氧化物排放的特性。在内火盖条 缝火孔布置在内火盖的外侧、外火盖条缝火孔布置在外火盖的外侧的同时,所述条缝火孔 又采用了实验验证的合适长、宽比例的火孔尺寸,由于火孔尺寸和排列方式设计合理,所以 可以使烟气的上升更为顺畅,进一步提升整个燃烧器的燃烧工况稳定性,减少污染物排放。 本技术通过条缝火孔的尺寸和排列方式的合理设计,使得外火盖在较小的直径下就能 够满足燃烧所需的火孔面积,从而达到适当减小外火盖直径的特点,同时还可以使火焰更 加集中并集聚燃气燃烧产生的热量用于加热炊具。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外火盖条缝火孔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 一内圈火供气管、2 —内圈燃烧器、3 —外圈燃烧器、4 一燃烧器头部、 5 一内火盖条缝火孔、6 —外火盖条缝火孔、7 —内火盖、8 —外火盖。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见图1、图2所示,这种竖直条缝火孔聚焰燃烧器,由内圈燃烧器2和外圈 燃烧器3组成,其中内圈燃烧器2包括内圈火供气管1和内火盖7,内火盖7上开有竖向的 内火盖条缝火孔5,外圈燃烧器3包括燃烧器头部4和外火盖8,外火盖8上开有竖向的外 火盖条缝火孔6,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燃烧器2和外圈燃烧器3均为单圈火,内火盖7的 直径为30mm 40mm,外火盖8的直径为72mm 97mm,内火盖7高于外火盖8并且内火盖 条缝火孔5的底边与外火盖条缝火孔6的底边的高度差a为18mm 29mm。图1中的箭头 表示二次空气的流动方向。所述内火盖条缝火孔5布置在内火盖的外侧并且内火盖条缝火孔5的宽度为 1. 9mm 2. 1mm、高度为3. 5mm 4. 8mm ;所述外火盖条缝火孔6布置在外火盖的外侧并且外 火盖条缝火孔6的宽度为1.4mm 1.8mm、高度为5mm 7mm。参见图2,外火盖条缝火孔6 的宽度b为1.4mm 1. 8mm,高度c为5mm 7mm ;内火盖条缝火孔5结构与外火盖条缝火 孔6结构类同。上述具体参数与实际使用条件联系密切,并且上述内容是利用实施例说明本实用 新型的技术特征,并非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即便在本技术述及方法的基 础上略加改动,仍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竖直条缝火孔聚焰燃烧器,由内圈燃烧器(2)和外圈燃烧器(3)组成,其中内圈燃烧器(2)包括内圈火供气管(1)和内火盖(7),内火盖(7)上开有竖向的内火盖条缝火孔(5),外圈燃烧器(3)包括燃烧器头部(4)和外火盖(8),外火盖(8)上开有竖向的外火盖条缝火孔(6),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燃烧器(2)和外圈燃烧器(3)均为单圈火,内火盖(7)的直径为30mm~40mm,外火盖(8)的直径为72mm~97mm,内火盖(7)高于外火盖(8)并且内火盖条缝火孔(5)的底边与外火盖条缝火孔(6)的底边的高度差(a)为18mm~29mm;所述内火盖条缝火孔(5)布置在内火盖的外侧并且内火盖条缝火孔(5)的宽度为1.9mm~2.1mm、高度为3.5mm~4.8mm;所述外火盖条缝火孔(6)布置在外火盖的外侧并且外火盖条缝火孔(6)的宽度为1.4mm~1.8mm、高度为5mm~7mm。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竖直条缝火孔聚焰燃烧器,由内圈燃烧器(2)和外圈燃烧器(3)组成,其中内圈燃烧器(2)包括内圈火供气管(1)和内火盖(7),内火盖(7)上开有竖向的内火盖条缝火孔(5),外圈燃烧器(3)包括燃烧器头部(4)和外火盖(8),外火盖(8)上开有竖向的外火盖条缝火孔(6),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燃烧器(2)和外圈燃烧器(3)均为单圈火,内火盖(7)的直径为30mm~40mm,外火盖(8)的直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立新刘丽珍陈力生朱禹洲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公用事业科技发展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