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击损伤引入定位装置及试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7187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冲击损伤引入定位装置,用于飞机复合材料舵面、襟副翼结构沿航向外缘处预制的冲损伤试验;包括冲击头、冲击头导管和支撑稳定件;根据复合材料结构的外形特点,对支撑稳定件底部的卡槽尺寸及角度进行加工,并在需要引入冲击损伤的位置进行标记,将支撑稳定件卡装于试验件外缘上,利用冲击头导管对冲击头进行导引,使得冲击头通过支撑稳定件上的冲击孔实现对冲击目标位置的精确定位。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实现对目标冲击点的高精度定位,安装方法简单快捷,安装在试验件上稳定牢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材料和结构性能试验的测试,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为复合材料结构引入冲击损伤的冲击损伤引入定位装置及试验方法


技术介绍

1、依据飞机复合材料结构耐久性/损伤容限设计要求,在飞机设计研发过程中,应通过试验证实含缺陷的复合材料结构在规定的使用期内具备足够的寿命和剩余强度。缺陷包括初始缺陷和使用损伤,其中使用损伤作为缺陷的一种重要形式,试验前常需通过落锤式冲击等形式完成不同能量的冲击损伤引入,以模拟飞机复合材料结构在服役过程中面临的各种损伤。冲击损伤引入的准确性、有效性会对试验结果产生影响,成为对复合材料结构损伤容限评价的关键要素。

2、在目前飞机结构强度验证要求愈发严苛的背景下,复合材料结构强度设计和试验验证过程中,对舵面、襟副翼等次承力结构沿航向外缘提出了引入冲击损伤需求。

3、以往的工程实践中,对机翼平面或机身曲面等复合材料结构进冲击损伤引入时,常在复合材料构件上施划十字线以对预制冲击损伤位置进行标记,然后通过目视的方式将冲击头与标点对齐,以完成冲击损伤定位。但舵面、襟副翼等结构沿航向外缘呈三角形且截面狭窄,引入冲击损伤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冲击损伤引入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飞机复合材料舵面、襟副翼结构沿航向外缘处预制的冲损伤试验;包括冲击头(1)、冲击头导管(2)和支撑稳定件(3);根据复合材料结构的外形特点,对支撑稳定件(3)底部的卡槽尺寸及角度进行加工,并在需要引入冲击损伤的位置进行标记,将支撑稳定件(3)卡装于试验件外缘上,利用冲击头导管(2)对冲击头(1)进行导引,使得冲击头(1)通过支撑稳定件(3)上的冲击孔(32)实现对冲击目标位置的精确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损伤引入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冲击头(1)用于对试验件(4)发出冲击能量;冲击头(1)为圆柱形结构,安装在冲击导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击损伤引入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飞机复合材料舵面、襟副翼结构沿航向外缘处预制的冲损伤试验;包括冲击头(1)、冲击头导管(2)和支撑稳定件(3);根据复合材料结构的外形特点,对支撑稳定件(3)底部的卡槽尺寸及角度进行加工,并在需要引入冲击损伤的位置进行标记,将支撑稳定件(3)卡装于试验件外缘上,利用冲击头导管(2)对冲击头(1)进行导引,使得冲击头(1)通过支撑稳定件(3)上的冲击孔(32)实现对冲击目标位置的精确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损伤引入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冲击头(1)用于对试验件(4)发出冲击能量;冲击头(1)为圆柱形结构,安装在冲击导管(2)的内孔(21)中,可沿冲击导管(2)的内孔(21)轴向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损伤引入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冲击头(1)的前端为钝圆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损伤引入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冲击导管(2)用于约束冲击头(1)的运动;冲击导管(2)为圆柱结构,其内部沿轴向开设贯穿冲击导管(2)上下表面的内孔(21);冲击导管(2)的下表面分布有多个支柱(22),用于和支撑稳定件(3)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损伤引入定位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福兴熊华锋王力立黄光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