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前置跟随拓扑结构的无人车编队控制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96065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前置跟随拓扑结构的无人车编队控制方法及系统,属于自动驾驶及智能交通技术领域,实时检测前方虚拟点的速度和角速度;建立领航者leader、跟随者followers和虚拟点的虚拟点‑领航跟随编队模型;将虚拟点‑领航跟随编队模型的被控量进行降维处理;根据输入量计算滑模控制律的输出量;根据控制律对不确定参数进行估计和修正。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前置跟随拓扑结构,提出领航前置跟随拓扑结构,设计拓扑滑模控制算法,减小了滑模控制抖振对系统的影响,保证了车辆编队的链式稳定性;对领航车加速度无突变、加速度突变以及加速度突变和噪声干扰共同作用的场景下,均可得到良好的控制性能,对可用于实际场景的无人驾驶编队控制系统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驾驶与智能交通,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前置跟随拓扑结构的无人车编队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针对编队的非线性控制方法有:基于反步法的控制方法、模型预测控制、鲁棒控制、协同容错控制、h∞控制、自适应积分滑模控制、基于一致性的分布式控制、人工神经网络控制和滑模控制等等。

2、反步法在当模型阶次较高时,控制器的设计较为繁琐,结构过于复杂。模型预测控制对模型的精确度要求较高,并且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需要设计不同的代价函数,同时调参难度大。鲁棒控制很难会工作在最优状态,所以系统的稳态精度会比较差。h∞控制器的设计过程繁琐。自适应控制适用于被控对象特性未知或扰动特性变化范围很大,同时又要求保持高性能指标的一类系统,但它设计尚缺乏系统性,无法定义控制目标。神经网络可以任意精度逼近任意的非线性函数,并且具有全局逼近能力,但当训练样本增加时,网络的复杂度增加,从而导致运算量增加。滑模控制能够克服系统的不确定性,对外界干扰和未建模动态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尤其是对于非线性系统的控制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3、相较于已有的前置跟随拓扑结构,领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前置跟随拓扑结构的无人车编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前置跟随拓扑结构的无人车编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虚拟点-领航跟随编队模型包括领航车leader、跟随车followers和虚拟点的数学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前置跟随拓扑结构的无人车编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被控量进行降维处理,将横向位置误差和横摆角误差一起考虑,误差变量修改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前置跟随拓扑结构的无人车编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滑模控制算法对followers进行控制,在前置跟随拓扑结构下的车辆编队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前置跟随拓扑结构的无人车编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前置跟随拓扑结构的无人车编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虚拟点-领航跟随编队模型包括领航车leader、跟随车followers和虚拟点的数学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前置跟随拓扑结构的无人车编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被控量进行降维处理,将横向位置误差和横摆角误差一起考虑,误差变量修改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前置跟随拓扑结构的无人车编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滑模控制算法对followers进行控制,在前置跟随拓扑结构下的车辆编队中,因为每一辆follower只能获得前方车辆的位置、速度和角速度信息,滑模面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前置跟随拓扑结构的无人车编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于无人车编队是一个整体,当前方车辆收到干扰时,因尽量避免干扰误差沿着车流方向扩大,即保证车辆编队的链式稳定性;当车辆之间的误差传递函数gi(s)=ei+1(s)/ei(s)(i=1,...,n)都满足||gi||≤1时,则可以保证无人车编队的链式稳定性;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润梅董拓源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