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二氟烯酮的制备及其转化为二氟乙酸酯及酰胺的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二氟烯酮的制备及其转化为二氟乙酸酯及酰胺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93123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合成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氟烯酮的制备及其原位与胺,醇等反应转化为相应的二氟乙酰胺和二氟乙酸酯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氮气氛围下,将氟化钾,胺或醇与二氟溴酰基硅化合物依次加入反应溶剂中,得到混合物。将此混合物在25℃下搅拌至反应完全,过滤后分离提纯即得到二氟乙酰胺或二氟乙酸酯化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操作简便(高度活泼的二氟烯酮原位产生参与反应),实现了二氟乙酰胺/二氟乙酸酯的高效合成,避免了高挥发性二氟乙酰氯的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使用的二氟溴酰基硅可以便捷地以较大规模制备,且可通过蒸馏提纯。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方法涉及的反应条件具有良好的底物耐受性,可以适用于脂肪胺,芳香胺和各种一,二级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合成,尤其涉及一种二氟溴乙酰基硅原位生成二氟烯酮及后续转化成为二氟乙酸酯/二氟乙酰胺类化合物的研究。


技术介绍

1、二氟烯酮是一种高度活泼的含氟化合物,具有比其他卤代烯酮(二氯烯酮,二溴烯酮)更高的反应活性。由于其自身的不稳定性(寿命大约微秒级),二氟烯酮只能在极端条件下被检测到。直到2005年,首个过渡金属络合的二氟烯酮配合物被分离鉴定,这一结构的存在才首次得到确认(angew.chem.int.ed.2004,43,6366)。由于二氟烯酮极高的反应活性和不稳定性,自从1968年首例报道以来,除了一例报道(j.fluorine chem.1987,37,177),二氟烯酮在合成化学中几乎没有得到应用。

2、目前,二氟烯酮的产生方法主要通过锌粉与二氟卤代酰氯的反应,分别是锌与溴二氟乙酰氯的反应(j.org.chem.1968,33,816)和锌与氯二氟乙酰氯的反应(j.fluorinechem.1987,37,177)。这两种方法的通用缺陷都在于锌粉需要预先活化且酰氯需要缓慢滴加。此外,前一种方法中的溴二氟乙酰氯制备路线复杂危险,不易得到。后一种方法中的氯二氟乙酰氯沸点低(20℃),操作不便。在此背景下,开发操作简便且实用的二氟烯酮制备新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3、本专利技术研究了通过利用二氟溴乙酰基硅作为一类全新的二氟烯酮前体在温和条件下原位产生二氟烯酮的方法。由于二氟烯酮的高反应活性,在体系中胺/醇存在的条件下会迅速发生加成反应,转化为相应的二氟乙酸酯/二氟乙酰胺类化合物。这类结构是含氟化合物的重要子类,也是重要的合成中间体,其高效制备具有重要价值(wo2011102439a1,cn103113220a,cn102875379a,cn101270050a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二氟烯酮的产生方法以及其在二氟乙酸酯和二氟乙酰胺制备中的应用。

2、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在活化试剂作用下,二氟溴乙酰基硅化合物可以原位产生二氟烯酮中间体,与体系中的胺和醇发生加成反应得到二氟乙酰胺/二氟乙酸酯类化合物,本专利技术方法的反应式可如下式(iii)所示:

3、

4、式(iii)中,r1为1-金刚烷基,4-甲砜基苯基或其他烷基,环烷基,芳基;r2为苄基,孕烯醇酮分子片段或其他烷基;r3,r4,r5为烷基或苯基,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5、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1)在氮气氛围下,将二氟溴乙酰基硅、胺/醇和活化剂按摩尔比为(1.0-5.0)∶1.0∶(1.0-5.0)依次加入到反应溶剂中,得到混合物;其中,活化剂为氟化钾、碳酸铯、乙酸钠或者其它的活化试剂。

7、(2)将步骤(1)所述混合物在合适温度下搅拌反应至结束,将反应粗产物经短硅胶柱层析分离可得到预期的二氟乙酰胺/二氟乙酸酯类化合物。

8、优选地,在步骤(1)中,所述胺为r1基团取代的胺类化合物;其中,r1为1-金刚烷基,4-甲砜基苯基或其他烷基,环烷基,芳基;所述醇为r2基团取代的醇类化合物;其中,r2为苄基,孕烯醇酮分子片段或其他烷基。

9、优选地,在步骤(1)中,所述反应溶剂为乙腈;在步骤(2)中,所述混合物在25摄氏度下搅拌反应10小时。

10、相比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1、(1)相比之前使用难以制备或低沸点的二氟溴乙酰氯和二氟氯乙酰氯作为二氟烯酮前体,本方法使用了二氟溴乙酰基硅化合物作为替代,性质更稳定,操作上也更方便。二氟溴酰基硅化合物可参考文献中方法(j.org.chem.2004,69,6323)以十克级规模制备,且可通过蒸馏方式进行纯化。

12、(2)相比之前方法需要缓慢滴加二氟溴乙酰氯和二氟氯乙酰氯,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方法可以一锅加入,操作上更加简便,装置也可以简化。

13、(3)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方法使用成本低廉的氟化钾,乙酸钠等作为活化试剂,避免了之前方法中性质活泼的活化锌粉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利用原位产生的二氟烯酮与胺或醇反应制备二氟乙酰胺或二氟乙酸酯类化合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式如下式(I)所示:

2.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氟乙酰胺或二氟乙酸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氟乙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二氟烯酮前体为二氟溴乙酰基硅化合物,分子结构式如下式(II)所示,其中R3,R4,R5为烷基或苯基,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氟乙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胺为一级脂肪胺或芳香胺;R1为1-金刚烷基,4-甲砜基苯基或其他烷基,环烷基,芳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氟乙酸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醇为一级或二级醇。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氟乙酰胺或二氟乙酸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化剂为氟化钾,碳酸铯、乙酸钠其中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氟乙酰胺或二氟乙酸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活化剂,胺/醇,二氟烯酮前体的摩尔比为(1.0~5.0)∶1.0∶(1.0~5.0),混合溶液中胺/醇的浓度在0.1M到1M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氟乙酰胺或二氟乙酸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反应溶剂为乙腈,四氢呋喃中的一种;在步骤(2)中,所述混合物在25摄氏度下搅拌反应10小时。

...

【技术特征摘要】

1.利用原位产生的二氟烯酮与胺或醇反应制备二氟乙酰胺或二氟乙酸酯类化合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式如下式(i)所示:

2.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氟乙酰胺或二氟乙酸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氟乙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二氟烯酮前体为二氟溴乙酰基硅化合物,分子结构式如下式(ii)所示,其中r3,r4,r5为烷基或苯基,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氟乙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胺为一级脂肪胺或芳香胺;r1为1-金刚烷基,4-甲砜基苯基或其他烷基,环烷基,芳基。

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超张弛傅莉莹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