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用于设备漏热的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用于设备漏热的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2257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设备漏热的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包括绝热腔、温湿度发生装置、真空系统、信息采集系统以及控制装置;所述绝热腔包括均风腔、检测腔以及回风腔,待测物体放置在检测腔内,测试气体先进入均风腔、再通过检测腔,之后再通过回风腔排出;所述温湿度发生装置为绝热腔提供检测气体并回收回风腔排出的气体;所述真空系统与绝热腔相连,所述信息采集系统采集实验过程的参数,所述控制装置与绝热腔、温湿度发生装置、真空系统以及信息采集系统均分别连接。通过基于多层复合隔热以及温湿度测算标定,既免除了外接环境的干扰也可以通过标定消除系统漏热误差,有利于提高精度,且采用绝热腔使装置体积大大缩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设备漏热测试,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设备漏热的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焓差法的设备漏热的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技术介绍

1、电子通讯设备以及电动机等机构在大气以及低气压环境下会与气体产生对流换热,在极端工况下这种对流换热造成的系统漏热,会导致设备温度低于可用温度造成设备损害乃至系统失效。设备漏热测试装置是为了模拟设备实际使用工况,提供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根据试验要求进行温度、湿度、风速、压力和流量调节的气体循环系统,以用来测试被测设备的漏热散热情况。

2、现有公开号为cn114384115a的中国专利申请文献,其公开了一种冷藏集装箱漏热试验装置,包含加热系统、控制装置、测量系统和气密系统。气密系统用于在漏热试验前以调节气体替换冷藏集装箱内部分或全部空气,在冷藏集装箱内形成漏热试验气氛,并在漏热试验中维持冷藏集装箱的气密性。加热系统用于加热与维持冷藏集装箱内的气体温度。测量系统提供电源供应、监控冷藏集装箱内的气体温度,并统计漏热试验过程中的电量消耗。控制装置用于调度各系统,完成漏热试验。本专利技术还包含漏热试验的方法。

3、现有技术中的设备漏热测试系统采用静态法,需要较大的测试容器和足够的气体可以吸收漏热的热容,测量时测试气体不循环,仅测量静态气体温升,同时由于装置不具备气密性,造成测试系统本身漏热较大,精度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设备漏热的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2、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设备漏热的测试装置,包括绝热腔、温湿度发生装置、真空系统、信息采集系统以及控制装置;所述绝热腔包括均风腔、检测腔以及回风腔,待测物体放置在检测腔内,测试气体先进入均风腔、再通过检测腔,之后再通过回风腔排出;所述温湿度发生装置为绝热腔提供检测气体并回收回风腔排出的气体;所述真空系统与绝热腔相连,所述信息采集系统采集实验过程的参数,所述控制装置与绝热腔、温湿度发生装置、真空系统以及信息采集系统均分别连接。

3、优选地,所述温湿度发生装置包括制冷机、加热器、蒸汽发生器以及风机,所述制冷机与回风腔连通,所述加热器的进口与制冷机的出口连通,所述加热器的出口与蒸汽发生器的进口连通,所述风机安装在蒸汽发生器的出口,所述风机的出口与均风腔通过管道连通。

4、优选地,所述均风腔的入口处设置有调风阀,所述调风阀和风机之间通过稳流管连通,且所述调风阀和风机之间的管路长度不小于管路直径的五倍;所述回风腔的出口和制冷机之间通过稳流管连通。

5、优选地,所述绝热腔包括外壳、复合保温层以及内壳,所述复合保温层设置在外壳和内壳之间,所述均风腔、检测腔以及回风腔三者均设置在内壳的腔体中。

6、优选地,所述内壳的腔体中间隔安装有均风板和回风板,所述均风板设置在靠近内壳进气口的位置,所述回风板设置在靠近内壳出风口的位置,所述均风板和回风板二者之间形成检测腔,所述均风板与内壳腔体内壁配合形成均风腔,所述回风板与内壳腔体内壁配合形成回风腔。

7、优选地,所述均风板和回风板二者均为不均等分布孔板,测试气体通过所述均风板调风以层流状态进入测试腔。

8、优选地,所述信息采集系统包括分别设置在均风板出口处的测量传感器和设置在回风板出口处的测量传感器。

9、优选地,所述复合保温层包括保温层和低导热保温层,所述保温层为透气隔热材料,所述保温层与外壳贴附;所述低导热保温层为真空保温板,所述低导热保温层与内壳贴附。

10、优选地,所述测试气体包括在-40℃至80℃范围内呈现气态的气体或气体混合物;所述测试气体压力为0.1mpa至4kpa内任意压力。

11、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设备漏热的测试方法,测试方法包括:

12、信息采集系统采集均风板出口的送风风速,控制装置获取均风板出口的送风风速控制风机流量,实现0.1m/s至1m/s的风速的层流控制;

13、信息采集系统采集送风温度湿度,控制装置根据送风温度湿度,控制制冷机、加热器和蒸汽发生器的功率,实现均风板出口的气体温湿度恒定在-40℃至80℃之间的任意设定值;

14、系统运行稳定后控制装置根据信息采集系统采集的风量、温度湿度计算测试气体与被测设备的焓差值,并扣除绝热腔的腔体漏热,完成测试。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6、1、本专利技术通过基于多层复合隔热以及温湿度测算标定,既免除了外接环境的干扰也可以通过标定消除系统漏热误差,有利于提高精度,且采用绝热腔使装置体积大大缩小。

17、2、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均风板、回风板等置于绝热腔内,做成整体封装模块化结构,可避免均风结构的漏热影响,减小误差。

18、3、本专利技术通过使用全密闭结构,可实现不同气体、不同压力的对流换热测量,可满足特殊工质气体的试验环境。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设备漏热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热腔(3)、温湿度发生装置(1)、真空系统(6)、信息采集系统以及控制装置(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设备漏热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湿度发生装置(1)包括制冷机(11)、加热器(12)、蒸汽发生器(13)以及风机(14),所述制冷机(11)与回风腔(311)连通,所述加热器(12)的进口与制冷机(11)的出口连通,所述加热器(12)的出口与蒸汽发生器(13)的进口连通,所述风机(14)安装在蒸汽发生器(13)的出口,所述风机(14)的出口与均风腔(35)通过管道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设备漏热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均风腔(35)的入口处设置有调风阀(5),所述调风阀(5)和风机(14)之间通过稳流管(2)连通,且所述调风阀(5)和风机(14)之间的管路长度不小于管路直径的五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设备漏热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热腔(3)包括外壳(31)、复合保温层(32)以及内壳(33),所述复合保温层(32)设置在外壳(31)和内壳(33)之间,所述均风腔(35)、检测腔以及回风腔(311)三者均设置在内壳(33)的腔体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设备漏热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33)的腔体中间隔安装有均风板(36)和回风板(310),所述均风板(36)设置在靠近内壳(33)进气口的位置,所述回风板(310)设置在靠近内壳(33)出风口的位置,所述均风板(36)和回风板(310)二者之间形成检测腔,所述均风板(36)与内壳(33)腔体内壁配合形成均风腔(35),所述回风板(310)与内壳(33)腔体内壁配合形成回风腔(311)。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设备漏热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均风板(36)和回风板(310)二者均为不均等分布孔板,测试气体通过所述均风板(36)调风以层流状态进入测试腔。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设备漏热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采集系统包括分别设置在均风板(36)出口处的测量传感器和设置在回风板(310)出口处的测量传感器。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设备漏热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保温层(32)包括保温层(323)和低导热保温层(324),所述保温层(323)为透气隔热材料,所述保温层(323)与外壳(31)贴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设备漏热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气体包括在-40℃至80℃范围内呈现气态的气体或气体混合物;

10.一种用于设备漏热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设备漏热的测试装置,测试方法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设备漏热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热腔(3)、温湿度发生装置(1)、真空系统(6)、信息采集系统以及控制装置(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设备漏热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湿度发生装置(1)包括制冷机(11)、加热器(12)、蒸汽发生器(13)以及风机(14),所述制冷机(11)与回风腔(311)连通,所述加热器(12)的进口与制冷机(11)的出口连通,所述加热器(12)的出口与蒸汽发生器(13)的进口连通,所述风机(14)安装在蒸汽发生器(13)的出口,所述风机(14)的出口与均风腔(35)通过管道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设备漏热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均风腔(35)的入口处设置有调风阀(5),所述调风阀(5)和风机(14)之间通过稳流管(2)连通,且所述调风阀(5)和风机(14)之间的管路长度不小于管路直径的五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设备漏热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热腔(3)包括外壳(31)、复合保温层(32)以及内壳(33),所述复合保温层(32)设置在外壳(31)和内壳(33)之间,所述均风腔(35)、检测腔以及回风腔(311)三者均设置在内壳(33)的腔体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设备漏热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33)的腔体中间隔安装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绍杰黄赟孙松刚王飞李灿伦张世一倪俊李卓慧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卫星装备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