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腿部可调节支撑装置以及汽车座椅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2230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4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气动腿部可调节支撑装置以及汽车座椅,其中,气动腿部可调节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单元、气动调整单元、驱动单元和复位单元。支撑单元包括:设置于座椅骨架处的延伸板;气动调整单元设置于支撑单元上表面,且与延伸板上的导轨滑动连接;气动调整单元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一气囊部;第一气囊部具有充气状态、泄气状态以及保压状态;驱动单元与第一气囊部相连接,用于驱动第一气囊部的状态切换;复位单元用于将第一支撑部复位至气动腿部可调节支撑装置未启动时的状态。本申请控制第一气囊部的状态切换,达到调整第一支撑部位置的目的,解决了汽车座椅安装空间都被机械结构零部件所占用,腿部支撑装置布置空间受到很大限制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一般涉及汽车腿部支撑,具体涉及一种气动腿部可调节支撑装置以及汽车座椅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汽车领域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人们对于车辆乘坐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舒适性的增配,汽车座椅布置空间越来越受局限性,绝大部分空间都被机械结构零部件所占用,布置空间受到很大的限制。以往腿部支撑装置通过一些机构来实现座椅腿部支撑的效果,在布置座椅的同时还要避让其他机构,这样在开发阶段受到很大的困扰,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气动腿部可调节支撑装置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节约安装空间、为人们带去舒适性的气动腿部可调节支撑装置以及汽车座椅。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气动腿部可调节支撑装置,所述气动腿部可调节支撑装置设置于汽车座椅的座椅骨架处,且当人体乘坐于所述汽车座椅上时,所述气动腿部可调节支撑装置用于支撑人体腿部;所述气动腿部可调节支撑装置包括:

3、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包括:延伸板,所述延伸板设置于所述座椅骨架处;所述延伸板上表面设置至少一条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导轨;

4、气动调整单元,所述气动调整单元设置于所述支撑单元上表面,且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所述气动调整单元包括至少一组相匹配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一气囊部;所述第一气囊部具有充气状态、泄气状态以及保压状态;所述第一气囊部在充气状态与泄气状态之间切换时能够带动所述第一支撑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以使所述支撑部能够根据人体腿部需求向远离或者靠近所述汽车座椅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气囊部处于保压状态时,所述第一气囊部可以保持在当前的目标位置处;

5、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第一气囊部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气囊部在所述充气状态、泄气状态以及保压状态之间切换;

6、复位单元,所述复位单元用于当第一气囊部由充气状态或者保压状态切换为泄气状态时,将所述第一支撑部复位至所述气动腿部可调节支撑装置未启动时的状态。

7、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所述气动调整单元中,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一气囊部分别对应承接板和至少一个第一气囊;

8、所述第一气囊设置于所述座椅骨架远离所述汽车座椅的一侧;所述第一气囊具有充气状态、泄气状态以及保压状态,且其在三种状态间切换时,所述第一气囊可以沿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膨胀扁缩;所述承接板设置于所述延伸板上,且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所述承接板包括连接段;所述连接段位于所述承接板远离所述汽车座椅的一端,所述第一气囊抵触在所述连接段上;

9、当所述第一气囊在充气状态、泄气状态以及保压状态之间切换时,所述第一气囊能够带动所述承接板沿所述第一方向作往复移动。

10、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气动调整单元还可包括:一组相匹配设置的第二支撑部和第二气囊部;所述第二支撑部和第二气囊部分别对应至少一个支撑体和至少一个第二气囊;

11、所述第二气囊设置于所述承接板上表面;所述第二气囊也具有充气状态、泄气状态以及保压状态,且其在三种状态间切换时,所述第二气囊可以依照自身形态进行膨胀扁缩;

12、所述支撑体一端与所述承接板靠近所述汽车座椅的一端活动连接,且所述支撑体覆盖于所述第二气囊上;

13、当所述第二气囊在充气状态、泄气状态以及保压状态之间切换时,所述第二气囊能够带动所述支撑体以其与所述承接板的活动连接点为支点摆动。

14、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复位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复位件;

15、所述第一复位件设置于所述延伸板和所述承接板之间;

16、所述延伸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位于相邻所述导轨之间;所述第一复位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部和所述承接板固接。

17、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复位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复位件;

18、所述第二复位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段和所述座椅骨架固接;

19、所述第二复位件和所述第一复位件均用于带动所述承接板配合所述第一气囊沿第一方向作往复移动。

20、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复位单元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复位件;

21、第三复位件设置于所述承接板和支撑体之间,用于带动所述支撑体配合所述第二气囊以所述活动连接点为支点作往复摆动。

22、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复位件、所述第二复位件以及所述第三复位件的类型可为弹簧或者弹性带。

23、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驱动单元包括:

24、气源,所述气源用于向所述第一气囊和所述第二气囊供气;

25、控制阀,所述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气囊和所述第二气囊处于充气状态或者泄气状态或者保压状态;

26、通气管路,所述通气管路用于将所述气源、控制阀、所述第一气囊以及所述第二气囊连接,以使所述气源可以向所述第一气囊和所述第二气囊供气,或者对第一气囊和所述第二气囊泄气。

27、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汽车座椅,应用有上述的一种气动腿部可调节支撑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向气源和控制阀发出控制信号,进而控制所述气源和所述控制阀的运行工况;所述运行工况至少包括:启动和停止。

28、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汽车座椅上还设置有气动调节系统,所述气动调节系统至少包括:按摩系统、腰托系统、侧翼支撑系统和软硬度调节系统;所述气动调节系统和所述气动腿部可调节支撑装置共用同一个气源以及控制阀。

29、综上所述,本技术方案具体地公开了一种气动腿部可调节支撑装置以及汽车座椅。其中,气动腿部可调节支撑装置设置于汽车座椅的底座处,且当人体乘坐于汽车座椅上时,气动腿部可调节支撑装置用于为人体腿部提供支撑;具体地,气动腿部可调节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单元、气动调整单元、驱动单元和复位单元。支撑单元包括:延伸板,延伸板设置于座椅骨架处;延伸板上表面设置至少一条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导轨,气动调整单元设置于支撑单元上表面,且与导轨滑动连接;气动调整单元包括至少一组相匹配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一气囊部;第一气囊部具有充气状态、泄气状态以及保压状态;第一气囊部在充气状态与泄气状态之间切换时能够带动第一支撑部沿第一方向移动,以使支撑部能够根据人体腿部需求向远离或者靠近汽车座椅的方向移动;第一气囊部处于保压状态时,第一气囊部可以保持在当前的目标位置处,对人体腿部进行支撑;驱动单元与第一气囊部相连接,用于驱动第一气囊部在充气状态、泄气状态以及保压状态之间切换;复位单元用于当第一气囊部由充气状态或者保压状态切换为泄气状态时,将第一支撑部复位至气动腿部可调节支撑装置未启动时的状态。

30、针对目前人们对汽车座椅舒适性的追求以及汽车座椅布置空间越来越受局限性的两种情况,本申请区别于以往的腿部支撑装置通过一些机构来实现座椅腿部支撑的效果,而是提出一款气动腿部可调节支撑装置,利用气动调整单元中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动腿部可调节支撑装置,所述气动腿部可调节支撑装置设置于汽车座椅(100)的座椅骨架(101)处,且当人体乘坐于所述汽车座椅(100)上时,所述气动腿部可调节支撑装置用于支撑人体腿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腿部可调节支撑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腿部可调节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动调整单元(300)中,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一气囊部分别对应承接板(302)和至少一个第一气囊(3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动腿部可调节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调整单元(300)还可包括:一组相匹配设置的第二支撑部和第二气囊部;所述第二支撑部和第二气囊部分别对应至少一个支撑体(304)和至少一个第二气囊(3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动腿部可调节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气动腿部可调节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气动腿部可调节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气动腿部可调节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位件(501)、所述第二复位件(502)以及所述第三复位件(503)的类型可为弹簧或者弹性带。

8.根据权利要求4-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气动腿部可调节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400)包括:

9.一种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应用有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气动腿部可调节支撑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向气源(401)和控制阀发出控制信号,进而控制所述气源(401)和所述控制阀的运行工况;所述运行工况至少包括:启动和停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座椅(100)上还设置有气动调节系统,所述气动调节系统至少包括:按摩系统、腰托系统、侧翼支撑系统和软硬度调节系统;所述气动调节系统和所述气动腿部可调节支撑装置共用同一个气源(401)以及控制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动腿部可调节支撑装置,所述气动腿部可调节支撑装置设置于汽车座椅(100)的座椅骨架(101)处,且当人体乘坐于所述汽车座椅(100)上时,所述气动腿部可调节支撑装置用于支撑人体腿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腿部可调节支撑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腿部可调节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动调整单元(300)中,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一气囊部分别对应承接板(302)和至少一个第一气囊(3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动腿部可调节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调整单元(300)还可包括:一组相匹配设置的第二支撑部和第二气囊部;所述第二支撑部和第二气囊部分别对应至少一个支撑体(304)和至少一个第二气囊(3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动腿部可调节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气动腿部可调节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涛李贺宣
申请(专利权)人:安闻汽车技术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