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座椅侧翼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32403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7 12:33
本申请提供一种新型座椅侧翼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本体和第二支撑本体的支撑本体,第一支撑本体和第二支撑本体之间设有包括至少两个气袋本体和向气袋本体内充入气体的充气组件的气袋组件;气袋组件至少一端设有包括打开区和固定区的第一连接组件,打开区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第一状态下第一支撑本体沿第二方向的两端向远离第二支撑本体侧移动,第二状态下第一连接组件控制第一支撑本体沿第二方向的一端向远离第二支撑本体侧移动;支撑本体和气袋组件通过第二连接组件连接;第一支撑本体与第二支撑本体的一侧通过第一连接组件软连接,可升高一定高度后再旋转一定角度,提高包覆感的同时避免调整座椅侧翼角度时由于立边过高导致乘员乘坐的异物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座椅侧翼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汽车座椅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座椅侧翼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座椅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而随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座椅的性能要求也日益提升

因此,座椅不再单单只是具有椅背可供乘坐者依靠的简单设计,而是在椅背的基础上发展出侧翼等舒适性结构的人性化设计;目前市场上的座椅侧翼结构多为侧翼上盖的一侧与侧翼底板的一侧转轴连接,气袋在侧翼上盖与侧翼底板之间,调节座椅侧翼角度时向气袋内充气,侧翼上盖与侧翼底板未连接的一侧以连接一侧的所在的轴线为轴转动,调整的椅面形状有限,乘员感受到的包覆感较差;且侧翼上盖与侧翼底板连接一侧使用转轴硬连接,转轴处凸起易导致椅面不平整,且调整座椅侧翼角度时由于立边过高导致乘员乘坐的异物感;因此,本申请提出一种新型座椅侧翼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新型座椅侧翼结构

[0004]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新型座椅侧翼结构,包括:
[0005]支撑本体,所述支撑本体包括沿第一方向分布排列的第一支撑本体和第二支撑本体;
[0006]气袋组件,所述气袋组件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本体和所述第二支撑本体之间
,
所述气袋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沿所述第一方向分布排列的气袋本体以及用于向各所述气袋本体内充入气体的充气组件;
[0007]第二连接组件,所述第二连接组件用于连接所述支撑本体和所述气袋组件;<br/>[0008]第一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设于所述气袋组件沿第二方向的至少一端,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靠近所述气袋组件端的打开区以及与所述打开区远离所述气袋组件端连接的固定区;所述打开区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两种状态,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充气组件向所述气袋本体内充气,所述第一支撑本体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两端同步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向远离所述第二支撑本体侧移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打开区的最大打开高度小于所述气袋组件的最大顶起高度,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充气组件向所述气袋本体内充气,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支撑本体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一端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向远离所述第二支撑本体侧移动

[0009]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本体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挂接部,所述第二支撑本体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挂接部;所述第二连接组件为设置在所述气袋本体靠近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侧与气袋本体连接的突出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组件一端与所述气袋组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组件的突出结构包括与所述第一挂接部相对应的第一连接件和与所述第二挂接部相对应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远离所述气袋组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挂接部,所述第二连接件远离所述气袋组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挂接部

[0010]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连接组件为设置在所述气袋本体靠近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侧与气袋本体连接的突出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组件的突出结构包括第三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远离所述气袋组件的一端焊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本体,所述第四连接件远离所述气袋组件的一端焊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本体

[0011]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本体靠近所述第二支撑本体侧具有第一支撑面,所述第二支撑本体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本体侧具有第二支撑面,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用于粘贴所述气袋组件与所述第一支撑面的第五连接件和用于粘贴所述气袋组件与所述第二支撑面的第六连接件

[0012]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打开区包括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分别与所述气袋组件的其中两个所述气袋本体为一体式结构

[0013]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打开区包括第三延伸部和第四延伸部,所述第三延伸部和所述第四延伸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本体和所述第二支撑本体连接

[0014]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气袋组件沿所述第二方向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气袋组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二端侧也设有所述第一连接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靠近所述第二端的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的打开区的最大打开高度小于所述气袋组件的最大顶起高度,且靠近所述第一端的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的打开区的最大打开高度小于靠近所述第二端的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的打开区的最大打开高度

[0015]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各所述第一挂接部和与其相对应的所述第二挂接部在第一平面的投影重合,所述第一平面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0016]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挂接部和所述第二挂接部在第二平面的投影错位,所述第二平面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0017]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出一种新型座椅侧翼结构,包括:
[0018]支撑本体,所述支撑本体包括沿第一方向分布排列的第一支撑本体和第二支撑本体;
[0019]气袋组件,所述气袋组件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本体和所述第二支撑本体之间
,
所述气袋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沿所述第一方向分布排列的气袋本体以及用于向各所述气袋本体内充入气体的充气组件;
[0020]第三连接组件,所述第三连接组件包覆于所述第一支撑本体

所述气袋组件及所述第二支撑本体外,所述第三连接组件为皮筋

网兜等弹性材质;
[0021]第一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设于所述气袋组件沿第二方向的至少一端,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靠近所述气袋组件端的打开区以及与所述打开区远离所述气袋组件端连接的固定区;所述打开区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两种状态,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充气组件向所述气袋本体内充气,所述第一支撑本体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两端同步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向远离所述第二支撑本体侧移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打开区的最大打开高度小于所述气袋组件的最大顶起高度,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充气组件向所述气袋本体内充气,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支撑本体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二支撑本体侧移动

[0022]综上所述,本申请提出一种新型座椅侧翼结构包括支撑本体,支撑本体包括沿第
一方向分布排列的第一支撑本体和第二支撑本体;第一支撑本体和第二支撑本体之间设有气袋组件,气袋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沿第一方向分布排列的气袋本体以及用于向各气袋本体内充入气体的充气组件;气袋组件沿第二方向的至少一端设有第一连接组件,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第一连接组件包括靠近气袋组件端的打开区以及与打开区远离气袋组件端连接的固定区;打开区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两种状态,处于第一状态时,充气组件向气袋本体内充气,第一支撑本体沿第二方向的两端同步向远离第二支撑本体侧移动,处于第二状态时,充气组件向气袋本体内充气,第一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新型座椅侧翼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本体,所述支撑本体包括沿第一方向分布排列的第一支撑本体
(1)
和第二支撑本体
(2)
;气袋组件,所述气袋组件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本体
(1)
和所述第二支撑本体
(2)
之间
,
所述气袋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沿所述第一方向分布排列的气袋本体
(3)
以及用于向各所述气袋本体
(3)
内充入气体的充气组件
(4)
;第二连接组件,所述第二连接组件用于连接所述支撑本体和所述气袋组件;第一连接组件
(5)
,所述第一连接组件
(5)
设于所述气袋组件沿第二方向的至少一端,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连接组件
(5)
包括靠近所述气袋组件端的打开区以及与所述打开区远离所述气袋组件端连接的固定区;所述打开区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两种状态,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充气组件
(4)
向所述气袋本体
(3)
内充气,所述第一支撑本体
(1)
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两端同步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向远离所述第二支撑本体
(2)
侧移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打开区的最大打开高度小于所述气袋组件的最大顶起高度,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充气组件
(4)
向所述气袋本体
(3)
内充气,所述第一连接组件
(5)
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支撑本体
(1)
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一端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向远离所述第二支撑本体
(2)
侧移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座椅侧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本体
(1)
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挂接部
(6)
,所述第二支撑本体
(2)
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挂接部
(7)
;所述第二连接组件为设置在所述气袋本体
(3)
靠近所述第一连接组件
(5)
侧与气袋本体
(3)
连接的突出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组件一端与所述气袋组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组件的突出结构包括与所述第一挂接部
(6)
相对应的第一连接件
(601)
和与所述第二挂接部
(7)
相对应的第二连接件
(701)
,所述第一连接件
(601)
远离所述气袋组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挂接部
(6)
,所述第二连接件
(701)
远离所述气袋组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挂接部
(7)。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座椅侧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组件为设置在所述气袋本体
(3)
靠近所述第一连接组件
(5)
侧与气袋本体
(3)
连接的突出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组件的突出结构包括第三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远离所述气袋组件的一端焊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本体
(1)
,所述第四连接件远离所述气袋组件的一端焊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本体
(2)。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座椅侧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本体
(1)
靠近所述第二支撑本体
(2)
侧具有第一支撑面
(101)
,所述第二支撑本体
(2)
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本体
(1)
侧具有第二支撑面
(201)
,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用于粘贴所述气袋组件与所述第一支撑面
(101)
的第五连接件和用于粘贴所述气袋组件与所述第二支撑面
(201)
的第六连接件
。5.
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新型座椅侧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开区包括第一延伸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涛张金秋
申请(专利权)人:安闻汽车技术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