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锁及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3003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7 1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零部件技术领域,公开了提供了一种锁及座椅,所述锁包括壳体、棘爪、锁钩和弹性件;所述棘爪包括第一抵接部和解锁部,所述第一抵接部有第一抵接面和解锁面;所述锁钩包括第二抵接部和支撑部,所述第二抵接部具有第二抵接面,所述支撑部具有支撑面,所述弹性件具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其中,所述锁钩具有:锁定状态,此时所述第一抵接面抵接于所述第二抵接面;解锁状态,此时所述解锁面抵接于所述支撑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锁能够使解锁部的解锁位置与锁定位置具有明显区别,使得用户能够通过观察解锁部的位置轻松判断锁是否处于解锁状态。断锁是否处于解锁状态。断锁是否处于解锁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锁及座椅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零部件
,特别是涉及一种锁及座椅。

技术介绍

[0002]图1为现有技术的锁处于解锁状态时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的锁处于锁定状态时的示意图;现有技术的锁包括壳体(1)、棘爪(2)、锁钩(3)和弹性件(4),弹性件(4)的两端分别连接棘爪(2)和锁钩(3)并能够分别促使棘爪(2)沿第一方向(a)转动以复位和促使锁钩沿第二方向(b)转动以复位,根据图1和图2的比较可以看到,现有技术的锁的解锁部(23)在解锁状态时的解锁位置和锁定状态时的锁定位置比较接近,致使用户难以通过观察解锁部的位置以判断锁是否处于解锁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锁、及具有该锁的座椅,所述锁能够使解锁部的解锁位置与锁定位置具有明显区别,使得用户能够通过观察解锁部的位置轻松判断锁是否处于解锁状态。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锁,包括壳体、棘爪、锁钩和弹性件;所述棘爪转动连接于壳体上,所述棘爪包括第一抵接部和解锁部,所述第一抵接部有第一抵接面和解锁面,所述解锁部、第一抵接面和所述解锁面沿第一方向依次连接;所述锁钩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上,所述锁钩包括第二抵接部和支撑部,所述第二抵接部具有第二抵接面,所述支撑部具有支撑面,所述第二抵接面和所述支撑面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连接;所述弹性件具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棘爪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扭力能够促使所述棘爪绕第一轴线沿所述第一方向转动以复位,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锁钩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扭力能够促使棘爪绕第二轴线沿所述第二方向转动以复位,所述第一轴线与所述第二轴线平行,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
[0005]其中,所述锁钩具有:
[0006]锁定状态,此时所述第一抵接面抵接于所述第二抵接面;
[0007]解锁状态,此时所述解锁面抵接于所述支撑面。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面包括第一圆弧段,所述第一圆弧段的圆心位于所述第二轴线上;所述解锁面包括第二圆弧段,当所述第二圆弧段抵接于所述第一圆弧段时,所述第二圆弧段的圆心位于所述第二轴线上。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解锁面还包括第三圆弧段,所述第三圆弧段的圆心位于所述第一轴线上,所述第二圆弧段和所述第三圆弧段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连接。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棘爪通过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上,所述锁钩通过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一轴线为所述第一转轴的中心轴线,所述第二轴线为所述第二转轴的中心轴线;所述棘爪开设有贯穿所述棘爪并供所述第一转轴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棘爪通过所述第一通孔连接于所述
第一转轴上;所述锁钩开设有贯穿所述锁钩并供所述第二转轴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锁钩通过所述第二通孔连接于所述第二转轴上;所述壳体开设有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所述第一转轴通过所述第三通孔连接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二转轴通过所述第四通孔连接于所述壳体上。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解锁部设有用于连接解锁机构的解锁孔。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抵接部还包括分离面,所述第一抵接面、所述解锁面和所述分离面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连接;其中,当所述棘爪绕所述第一轴线沿所述第二方向转动至分离位置时,所述分离面与所述支撑面具有间隔。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部设有贯穿的减重孔。
[00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抵接面包括呈螺线方向延伸的第二抵接段,所述第二抵接段的升角为α;
[0015]其中,当所述第二抵接段抵接于所述第二抵接面时,所述第二抵接段与所述第二抵接面之间形成的摩擦角为Ф,α≤Ф。
[00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抵接面还包括呈圆弧方向延伸的第一抵接段,所述第一抵接段的圆心位于所述第一轴线上,所述第二抵接段、所述第一抵接段和所述解锁面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连接。
[00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抵接段呈对数螺线方向延伸。
[0018]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座椅,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锁,还包括锁栓;所述壳体开设有锁栓导入槽,所述锁钩还包括锁栓限位部,所述锁栓限位部与所述第二抵接部之间形成有锁栓限位槽,所述锁钩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锁栓导入槽与所述锁栓限位槽形成有用于限定所述锁栓移动的锁定槽。
[001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锁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所述棘爪设置所述解锁面,并在所述锁钩设置与所述解锁面相配合的支撑面,当所述锁钩处于解锁状态时,能够将所述棘爪绕所述第一轴线沿所述第二方向转动,以将所述棘爪的所述解锁部移动至与所述解锁部的锁定位置具有明显区别的解锁位置,并能够通过将所述解锁面抵接于所述支撑面上的方式,以将所述解锁部稳定在该解锁位置上,使得用户能够通过观察所述解锁部的位置轻松判断锁是否处于解锁状态。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现有技术的锁处于解锁状态时的示意图;
[0021]图2是现有技术的锁处于锁定状态时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锁处于第一解锁位置时的示意图;
[0023]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锁处于第二解锁位置时的示意图;
[0024]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锁处于分离位置时的示意图;
[0025]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锁处于第一锁定位置时的示意图;
[0026]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锁处于第二锁定位置时的示意图;
[0027]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解锁部分别处于第一锁定位置时、第二锁定位置时、第一解锁位置时及第二解锁位置时的示意图;
[0028]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结构图;
[0029]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棘爪的结构图;
[0030]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锁钩的结构图。
[0031]图中,1、壳体;11、第三通孔;12、第四通孔;13、锁栓导入槽;
[0032]2、棘爪;21、第一抵接部;22、第一通孔;23、解锁部;211、第一抵接面;212、解锁面;213、分离面;231、解锁孔;2111、第一抵接段;2112、第二抵接段;2121、第二圆弧段;2122、第三圆弧段;2131、间隔;
[0033]3、锁钩;31、第二抵接部;32、支撑部;33、第二通孔;34、锁栓限位部;311、第二抵接面;321、支撑面;322、减重孔;341、锁栓限位槽;3211、第一圆弧段;
[0034]4、弹性件;41、第一连接部;42、第二连接部;
[0035]5、第一转轴;
[0036]6、第二转轴;
[0037]7、锁栓;
[0038]100、锁定槽;
[0039]a、第一方向;b、第二方向;P、第三方向;Q、第四方向;
[0040]c、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锁,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转动连接于壳体上的棘爪,所述棘爪包括第一抵接部和解锁部,所述第一抵接部有第一抵接面和解锁面,所述解锁部、第一抵接面和所述解锁面沿第一方向依次连接;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上的锁钩,所述锁钩包括第二抵接部和支撑部,所述第二抵接部具有第二抵接面,所述支撑部具有支撑面,所述第二抵接面和所述支撑面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连接;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具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棘爪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扭力能够促使所述棘爪绕第一轴线沿所述第一方向转动以复位,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锁钩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扭力能够促使棘爪绕第二轴线沿第二方向转动以复位,所述第一轴线与所述第二轴线平行,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相反;其中,所述锁钩具有:锁定状态,此时所述第一抵接面抵接于所述第二抵接面;解锁状态,此时所述解锁面抵接于所述支撑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面包括第一圆弧段,所述第一圆弧段的圆心位于所述第二轴线上;所述解锁面包括第二圆弧段,当所述第二圆弧段抵接于所述第一圆弧段时,所述第二圆弧段的圆心位于所述第二轴线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面还包括第三圆弧段,所述第三圆弧段的圆心位于所述第一轴线上,所述第二圆弧段和所述第三圆弧段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接部还包括分离面,所述第一抵接面、所述解锁面和所述分离面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连接;其中,当所述棘爪绕所述第一轴线沿所述第二方向转动至分离位置时,所述分离面与所述支撑面具有间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罗荣李航宇何正远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华阳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