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两种单核锌配合物的制备、结构和荧光应用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两种单核锌配合物的制备、结构和荧光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13069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两种单核锌配合物的结构、制备及其荧光性质。所述配合物化学式分别为:[Zn(dppz)Cl<subgt;2</subgt;]和[Zn(dhdppz)Cl<subgt;2</subgt;],式中dppz为2,3‑二(2‑吡啶基)吡嗪,dhdppz为2,3‑二(2‑吡啶基)‑5,6‑二氢吡嗪。两种配合物均属三斜晶系,P2<subgt;1</subgt;/n空间群,四配位的Zn<supgt;2+</supgt;位于ZnCl<subgt;2</subgt;N<subgt;2</subgt;四面体几何构型中,其中二个N来源于dppz或者dhdppz配体。配合物[Zn(dppz)Cl<subgt;2</subgt;]在265 nm紫外光激发下,在410 nm处有强发射。配合物[Zn(dhdppz)Cl<subgt;2</subgt;]在272 nm紫外光激发下,在400 nm处有强发射。两种配合物均发蓝紫光,在荧光材料领域可得以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配合物合成和性质研究,两种荧光性单核锌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制备和荧光应用。


技术介绍

1、吡嗪因其分子内共轭大π键,使得该配体具有很强的σ给电子和π受电子能力,空间位阻小,对各种金属离子尤其是过渡金属离子具有强结合能力。形成的配合物在分子导线,金属超分子组装体,发光系统、电致变色和化学传感器等方面都有潜在的所应用价值。由一个中心吡嗪环连接两个吡啶基团的2,3-二(2-吡啶基)吡嗪(dppz)和2,3-二(2-吡啶基)-5,6-二氢吡嗪(dhdppz)都是一种优良的吡嗪配体,均对金属中心具有很强的螯合能力,与金属离子配位配位模式多样。采用上述配体与金属离子配合形成新型配合物可以得到结构新颖性质多样的发光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供两种荧光性单核锌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制备和荧光应用

2、本专利技术的思路:采用dppz和dhdppz为配体与氯化锌通过溶剂热法获得两种荧光性单核锌配合物

3、两种荧光性单核锌配合物的结构见附图1。本专利技术所述配合物化学式分别为:[zn(dppz)cl2]和[zn(dhdppz)cl2],式中dppz为2,3-二(2-吡啶基)吡嗪,dhdppz为2,3-二(2-吡啶基)-5,6-二氢吡嗪。两种配合物均属三斜晶系, p21/n空间群,[zn(dppz)cl2]晶胞参数为a = 13.945(2),b = 6.8493(10),c = 16.7222(5),α = 90°,β = 112.71(3)°,γ = 90°,v= 1477.8(8)。[zn(dhdppz)cl2]晶胞参数为a = 13.9271(14),b = 6.8230(4),c =16.7222(17),α = 90°,β = 112.542(12)°,γ = 90°,v = 1467.6(3)。配合物分子结构包含一个dppz或者dhdppz分子和一个zn2+。四配位的zn2+位于zncl2n2四面体几何构型中,其中二个n来源于dppz或者dhdppz配体。

4、上述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5、将zncl2溶解于乙醇中,将上述溶液滴加入含有dppz或者dhdppz的乙醇溶液中。将上述混合液转入聚四氟乙烯内衬不锈钢高压釜中,在120℃下加热48 h,冷却后可分别得到上述两种锌配合物。

6、上述配合物的荧光性质研究如下:

7、配合物[zn(dppz)cl2]在265 nm紫外光激发下,在410 nm处有强发射。配合物[zn(dhdppz)cl2]在272 nm紫外光激发下,在400 nm处有强发射。两种配合物均发蓝紫光,在荧光材料领域可得以应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两种荧光性单核锌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物化学式分别为:[Zn(dppz)Cl2]和[Zn(dhdppz)Cl2],式中dppz为2,3-二(2-吡啶基)吡嗪,dhdppz为2,3-二(2-吡啶基)-5,6-二氢吡嗪;两种配合物均属三斜晶系, P21/n空间群,[Zn(dppz)Cl2]晶胞参数为a = 13.945(2),b = 6.8493(10),c = 16.7222(5),α = 90°,β = 112.71(3)°,γ = 90°,V = 1477.8(8);[Zn(dhdppz)Cl2]晶胞参数为a = 13.9271(14),b = 6.8230(4),c = 16.7222(17),α= 90°,β = 112.542(12)°,γ = 90°,V = 1467.6(3);配合物分子结构包含一个dppz或者dhdppz分子和一个Zn2+;四配位的Zn2+位于ZnCl2N2四面体几何构型中,其中二个N来源于配体dppz或者dhdppz。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种荧光性单核锌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ZnCl2溶解于乙醇中,将上述溶液滴加入含有dppz或者dhdppz的乙醇溶液中;将上述混合液转入聚四氟乙烯内衬不锈钢高压釜中,在120℃下加热48 h,冷却后分别可得到上述两种锌配合物。

3.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种荧光性单核锌配合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配合物[Zn(dppz)Cl2]在265 nm紫外光激发下,在410 nm处有强发射;配合物[Zn(dhdppz)Cl2]在272 nm紫外光激发下,在400 nm处有强发射;两种配合物均发蓝紫光,在荧光材料领域可得以应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两种荧光性单核锌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物化学式分别为:[zn(dppz)cl2]和[zn(dhdppz)cl2],式中dppz为2,3-二(2-吡啶基)吡嗪,dhdppz为2,3-二(2-吡啶基)-5,6-二氢吡嗪;两种配合物均属三斜晶系, p21/n空间群,[zn(dppz)cl2]晶胞参数为a = 13.945(2),b = 6.8493(10),c = 16.7222(5),α = 90°,β = 112.71(3)°,γ = 90°,v = 1477.8(8);[zn(dhdppz)cl2]晶胞参数为a = 13.9271(14),b = 6.8230(4),c = 16.7222(17),α= 90°,β = 112.542(12)°,γ = 90°,v = 1467.6(3);配合物分子结构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燕鲜世杰刘艺凡李晓芬罗洋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