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炉用热风炉辐射测温孔预制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1147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40
本技术属于热风炉辐射测温孔用耐火砖技术领域,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炉用热风炉辐射测温孔预制砖,上砖的前侧为上前弧面,上砖的后侧位置上后弧面,上砖的左侧为左倾斜面,上砖的右侧为右倾斜面,上砖的底部位置下平面;凹槽开设在上砖本体的下平面的下部中间位置,上弧形凹面开设在上砖本体的下部中间位置;下砖设置在下砖的下部,下砖的前侧为下前弧面,下砖的后侧位置下后弧面,下砖的左侧为左倾斜面A,下砖的右侧为右倾斜面B,下砖的上部为上平面,上平面的上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弧形凸起,下砖本体的中间位置开设有下弧形凹面。该技术有益效果:1、提高了温度检测装置的使用寿命。2、提高了预制砖的砌筑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热风炉辐射测温孔用耐火砖,具体涉及一种高炉用热风炉辐射测温孔预制砖


技术介绍

1、高炉是用于冶炼铁的高温设备,热风炉作为高炉的配套设备,主要向高炉中提供热风。炼铁高炉热风炉作用是把鼓风加热到要求的温度,用以提高高炉的效益和效率;热风炉“蓄热”原理工作的。热风炉按照工作原理可以分为散热式热风炉和蓄热式热风炉;其中蓄热式热风炉是高炉冶炼企业普遍采用的热风加热设备。

2、热风炉炉内预热空气温度一般在900~1250℃,按照热风炉的热工要求,需要在热风炉的炉体和热风管道设置多个辐射测温孔,用于安装实时检测热风炉炉内温度的测温装置。目前热风炉辐射测温孔常规的方式是采用耐火砖砌筑而成,现有技术中采用耐火砖砌筑而形成的辐射测温孔主要存在的技术问题是:1、根据热风炉实际的热工工艺,为了防止热风炉中热量回流,造成的测温装置的高温(测温装置温度过高容易损坏测温装置,从而降低测温装置的使用寿命),需要将辐射测温孔设计成一端孔径大,另一端孔径小的倾斜状,然而砌筑耐火砖的工艺很难砌筑成一端孔径大,另一端孔径小的倾斜状辐射测温孔。2、通过砌筑耐火砖的方式所砌筑的辐射测温孔整体性差,在高温的热工环境下,容易产生砌筑不牢固、脱落的风险。专利技术人基于现有热风炉辐射测温孔所面临的技术问题,研发了一种高炉用热风炉辐射测温孔的大型机压预制砖,能够很好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高炉用热风炉辐射测温孔预制砖,其设计结构简单、组合砌筑方便;本技术能够解决砌筑耐火砖的工艺很难砌筑成一端孔径大,另一端孔径小的倾斜状辐射测温孔的技术问题,同时还解决了砌筑耐火砖的方式所砌筑的辐射测温孔整体性差,在高温的热工环境下,容易产生砌筑不牢固、脱落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炉用热风炉辐射测温孔预制砖,包括上砖1和下砖2,上砖1的前侧为上前弧面3,所述上砖1的后侧位置上后弧面4,上砖1的左侧为左倾斜面5,所述上砖1的右侧为右倾斜面6,上砖1的底部位置下平面7;凹槽8开设在所述上砖1本体的下平面7的下部中间位置,上弧形凹面9开设在所述上砖1本体的下部中间位置;下砖2设置在所述下砖1的下部,所述下砖2的前侧为下前弧面10,下砖2的后侧位置下后弧面11,所述下砖2的左侧为左倾斜面a12,下砖2的右侧为右倾斜面b13,所述下砖2的上部为上平面14,所述上平面14的上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弧形凸起15,所述下砖2本体的中间位置开设有下弧形凹面16;所述下平面7上设置的凹槽8与所上平面14上设置的弧形凸起15上下对应配合对接,下平面7与上平面14上下对接贴合砌筑;所述上弧形凹面9与下弧形凹面16上下对接形成用于安装温度检测装置的前低后高的倾斜辐射测温孔;所述上砖1和下砖2上下对接砌筑后形成前窄后宽的楔形体。

3、所述上前弧面3和下前弧面10的弧度与热风炉的壳体弧度贴合,上后弧面4和下后弧面11与热风炉的内衬耐火砖弧度贴合。

4、所述凹槽8为弧形凹槽,凹槽8的尺寸大于弧形凸起15的尺寸。

5、所述上弧形凹面9和下弧形凹面16为二分之一的圆。

6、所述上弧形凹面9与下弧形凹面16上下对接砌筑后所形成辐射测温孔前端的孔径大于后端的孔径。

7、这种高炉用热风炉辐射测温孔预制砖的砌筑使用过程:一、高炉用热风炉辐射测温孔预制砖的砌筑过程:首先将上砖1的下平面7和凹槽8上涂抹一层耐火泥,同时在下砖2的上平面14和弧形凸起15上涂抹一层耐火泥,然后将上砖1的凹槽8与下砖2的弧形凸起15上下对准配合砌筑,同时使上砖1的下平面7和下砖2的上平面14贴合对齐;使上前弧面3和下前弧面10的弧度与热风炉的壳体弧度贴合,上后弧面4和下后弧面11与热风炉的内衬耐火砖弧度贴合;最后上弧形凹面9与下弧形凹面16上下对接形成用于安装温度检测装置的前低后高的倾斜辐射测温孔。二、高炉用热风炉辐射测温孔预制砖的使用过程:将温度检测装置从预制砖辐射测温孔的大口径端,插入到预制砖的辐射测温孔中,将温度检测装置固定;在热风炉高温的空气流环境中,由于预制砖的辐射测温孔为内部(热风炉的内壁方向)孔径小,外部孔径大的倾斜结构,可以方便温度检测装置的固定安装,其中预制砖的辐射测温孔小孔径端较小的孔径,可以有效防止热风炉中高温空气的回流,导致温度检测装置本身温度过高,降低其使用寿命。由于上砖1和下砖2上下对接砌筑后形成前窄后宽的楔形体结构,可以提高上砖1和下砖2砌筑后在热风炉壳体上砌筑强度,彻底解决了在高温的热工环境下,容易产生砌筑不牢固、脱落的技术问题。

8、所述上砖1的前侧为上前弧面3,所述上砖1的后侧位置上后弧面4,上砖1的左侧为左倾斜面5,所述上砖1的右侧为右倾斜面6,上砖1的底部位置下平面7;凹槽8开设在所述上砖1本体的下平面7的下部中间位置,上弧形凹面9开设在所述上砖1本体的下部中间位置。其中通过通过上前弧面3和下前弧面10的设置,一方面,可以使这种热风炉辐射测温孔预制砖能够与热风炉的壳体弧度贴合;另一方面,提高了带有辐射测温孔的预制砖与热风炉内壁的整体一致性。其中,通过上后弧面4和下后弧面11的设置,一方面,可以使这种热风炉辐射测温孔预制砖能够与热风炉内壁耐火砖的弧度贴合;另一方面,提高了带有辐射测温孔的预制砖与热风炉壳体外部的整体一致性。其中,通过凹槽8和弧形凸起15的设置,一方面,在上砖1和下砖2上下对接时,起到定位对准标记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上砖1和下砖2上下对接砌筑的牢固性,使上砖1和下砖2形成整体的辐射测温孔预制砖。

9、所述上弧形凹面9与下弧形凹面16上下对接形成用于安装温度检测装置的前低后高的倾斜辐射侧位孔;所述上砖1和下砖2上下对接砌筑后形成前窄后宽的楔形体。上弧形凹面9与下弧形凹面16上下对接砌筑后所形成辐射测温孔前端的孔径大于后端的孔径。其中预制砖的辐射测温孔设置成前端孔径大,后端孔径小的倾斜状,其主要目的是:其一倾斜的辐射测温孔方便温度测温装置的安装。其二,利用辐射测温孔设置成前端孔径大,后端孔径小的结构,其中孔径大端容易让温度测温装置顺利安装在预制砖的辐射测温孔中,其中孔径下端,是为了防止热风炉中高温气流的回流,从而使温度测温装置本身温度的升高,降低温度测温装置的使用寿命。

10、所述上砖1和下砖2上下对接砌筑后形成前窄后宽的楔形体。这样设置的主要目的是:可以提高辐射测温孔预制砖与热风炉耐火衬体的砌筑结合强度,可以有效防止预制砖的脱落。

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通过上砖和下砖对接砌筑的方式,将辐射测温孔预制砖设置成前低后高的倾斜孔,防止热风炉中热量回流,所造成的温度检测装置本身的高温,提高了温度检测装置的使用寿命。2、通过上砖和下砖对接砌筑的方式,将辐射测温孔预制砖设置成前窄后宽的楔形体,在高温的热工环境下,提高了预制砖的砌筑强度,防止了辐射测温孔预制砖脱落的风险。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炉用热风炉辐射测温孔预制砖,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砖和下砖,上砖的前侧为上前弧面,所述上砖的后侧位置上后弧面,上砖的左侧为左倾斜面,所述上砖的右侧为右倾斜面,上砖的底部位置下平面;凹槽开设在所述上砖本体的下平面的下部中间位置,上弧形凹面开设在所述上砖本体的下部中间位置;下砖设置在所述下砖的下部,所述下砖的前侧为下前弧面,下砖的后侧位置下后弧面,所述下砖的左侧为左倾斜面A,下砖的右侧为右倾斜面B,所述下砖的上部为上平面,所述上平面的上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弧形凸起,所述下砖本体的中间位置开设有下弧形凹面;所述下平面上设置的凹槽与所上平面上设置的弧形凸起上下对应配合对接,下平面与上平面上下对接贴合砌筑;所述上弧形凹面与下弧形凹面上下对接形成用于安装温度检测装置的前低后高的倾斜辐射测温孔;所述上砖和下砖上下对接砌筑后形成前窄后宽的楔形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用热风炉辐射测温孔预制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前弧面和下前弧面的弧度与热风炉的壳体弧度贴合,上后弧面和下后弧面与热风炉的内衬耐火砖弧度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用热风炉辐射测温孔预制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弧形凹槽,凹槽的尺寸大于弧形凸起的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用热风炉辐射测温孔预制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弧形凹面和下弧形凹面为二分之一的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炉用热风炉辐射测温孔预制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弧形凹面与下弧形凹面上下对接砌筑后所形成辐射测温孔前端的孔径大于后端的孔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用热风炉辐射测温孔预制砖,其特征在于:高炉用热风炉辐射测温孔预制砖包括砖一、砖二、砖三和砖四,砖一包括弧形面一,弧形面一设置在砖一的前侧,弧形面二设置在砖一的后侧,倾斜面一设置在砖一的左侧,平面一设置在砖一的底部,平面二设置在砖一的右侧,凹槽一开设在平面一的底部中间位置,弧形凹面一开设在砖一的右侧底部;砖二包括弧形面三,弧形面三设置在砖二的前侧,弧形面四设置在砖二的后侧,倾斜面二设置在砖二的右侧,平面三设置在砖二的底部,平面四设置在砖二的左侧,凹槽二设置在平面三的底部中间位置,弧形凹槽二设置在砖二的左侧底部;砖三包括弧形面五,弧形面设置在砖三的前侧,弧形面六设置在砖三的后侧,倾斜面三设置在砖三的左侧,平面五设置在砖三的上部,平面六设置在砖三的右侧,弧形凸起一设置在平面五的上部中间位置,弧形凹面三开设在砖三的右侧;砖四包括弧形面七,弧形面七设置在砖四的前侧,弧形面八设置在砖四的后侧,倾斜面四设置在砖四的右侧,平面七设置在砖四的上部,平面八设置在砖四的左侧,弧形凸起二设置在平面七的上部中间位置,弧形凹面四开设在砖四的左侧位置;砖一的平面二与砖二的平面四左右对接砌筑,砖三的平面六与砖四的平面八左右对接砌筑,砖一平面一、砖二的平面三与砖三平面五、砖四平面七上下对接砌筑;砖一的弧形凹面一、砖二的弧形凹面二、砖三的弧形凹面三和砖四的弧形凹面四上下、左右对接砌筑后形成用于安装温度检测装置的前低后高的倾斜辐射侧位孔;砖一、砖二、砖三和砖四上下、左右对接砌筑后形成前窄后宽的楔形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炉用热风炉辐射测温孔预制砖,其特征在于:弧形凹面一、弧形凹面二、弧形凹面三和弧形凹面四为四分之一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炉用热风炉辐射测温孔预制砖,其特征在于:弧形凹面一、弧形凹面二、弧形凹面三和弧形凹面四上下、左右对接砌筑后所形成辐射测温孔前端的孔径大于后端的孔径。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炉用热风炉辐射测温孔预制砖,其特征在于:平面一底部的凹槽一和平面三底部的凹槽二呈左右水平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炉用热风炉辐射测温孔预制砖,其特征在于:平面五上部的弧形凸起一和平面七上部的弧形凸起二呈左右水平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炉用热风炉辐射测温孔预制砖,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砖和下砖,上砖的前侧为上前弧面,所述上砖的后侧位置上后弧面,上砖的左侧为左倾斜面,所述上砖的右侧为右倾斜面,上砖的底部位置下平面;凹槽开设在所述上砖本体的下平面的下部中间位置,上弧形凹面开设在所述上砖本体的下部中间位置;下砖设置在所述下砖的下部,所述下砖的前侧为下前弧面,下砖的后侧位置下后弧面,所述下砖的左侧为左倾斜面a,下砖的右侧为右倾斜面b,所述下砖的上部为上平面,所述上平面的上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弧形凸起,所述下砖本体的中间位置开设有下弧形凹面;所述下平面上设置的凹槽与所上平面上设置的弧形凸起上下对应配合对接,下平面与上平面上下对接贴合砌筑;所述上弧形凹面与下弧形凹面上下对接形成用于安装温度检测装置的前低后高的倾斜辐射测温孔;所述上砖和下砖上下对接砌筑后形成前窄后宽的楔形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用热风炉辐射测温孔预制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前弧面和下前弧面的弧度与热风炉的壳体弧度贴合,上后弧面和下后弧面与热风炉的内衬耐火砖弧度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用热风炉辐射测温孔预制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弧形凹槽,凹槽的尺寸大于弧形凸起的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用热风炉辐射测温孔预制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弧形凹面和下弧形凹面为二分之一的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炉用热风炉辐射测温孔预制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弧形凹面与下弧形凹面上下对接砌筑后所形成辐射测温孔前端的孔径大于后端的孔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用热风炉辐射测温孔预制砖,其特征在于:高炉用热风炉辐射测温孔预制砖包括砖一、砖二、砖三和砖四,砖一包括弧形面一,弧形面一设置在砖一的前侧,弧形面二设置在砖一的后侧,倾斜面一设置在砖一的左侧,平面一设置在砖一的底部,平面二设置在砖一的右侧,凹槽一开设在平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文林曾亚红任朝阳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洛耐菲尔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