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浮式辅助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86583 阅读:3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气浮式辅助搬运装置,包含一个工作台、多数个设置于该工作台上的气浮单元,及一个设置于该工作台下的供气单元,该工作台包括一个台体、多数个形成于该台体顶面的设置槽,以及多数个连通相对应设置槽的入气孔,该供气单元设置于该台体下且能够将气体输入至所述入气孔中,每一个气浮单元包括一个设置于该工作台的相对应设置槽中的主座体、一个形成于该主座体且连通相对应入气孔的气体通道、一个设置于该主座体上的连接座体、一个形成于该连接座体并与该气体通道相连通的出气孔、一个设置于该气体信道内的弹性元件,以及一个设置于该弹性元件上并受该弹性元件推抵而能够遮挡该出气孔的球体。借由所述气浮单元的球体能够与所述气浮单元的弹性元件相配合遮挡所述气浮单元的出气孔,避免该供气单元所提供的气体由所述出气孔逸散,进而能够降低气体的消耗量。(*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辅助搬运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气浮式辅助搬运装置
技术介绍
搬运货物有许多种方式,在物流中心常用的方式是透过不锈钢材质制作的工作 台,并辅以工作人员进行搬运。在搬运时,工作人员必须先将货物、包裹放置于该工作台上, 接着将货物、包裹用力推移,借由表面光滑的工作台能够使货物、包裹移动一段距离。但是 受限于货物与工作台的摩擦力,货物能移动的距离相当有限。参阅图1,为了改善上述的缺点而有业者提出如中国台湾公告第M357019号「气浮 平台装置」新型专利案,如该专利案所揭露是在一工作台11上设置多数个气孔12,并将气 体由工作台11下方通入该工作台11,并使气体透过所述气孔12向上输出,借由平均输出于 工作台11上表面的气体而能提供一货物13向上的浮力,借此降低货物13与工作台11间 接触所产生的摩擦力。现有气浮平台装置虽然改善了摩擦力过大的问题。但是在实际使用 时,因为该货物13是在工作台11上移动,因此并非所有的气孔12都会同时被货物13遮挡, 然而全部的气孔12却会同时出气,如此将会造成无谓的气体损耗,并造成作用于该货物13 的气体压力不足而导致浮力不足,尤其是长度越长的工作台11耗气量越大。为了补足气体 压力,当然就必须使供气设备(空压机、风扇)持续地运转,如此又将产生无谓的能量损耗。 因此现有气浮平台装置仍然必须针对气体损耗量过大的缺点进行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节省气体消耗量的气浮式辅助搬运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技术 提出的一种气浮式辅助搬运装置,包含一个工作台、多数个设置于该工作台上的气浮单元, 及一个设置于该工作台下的供气单元,该工作台包括一个台体、多数个形成于该台体顶面 的设置槽,以及多数个连通相对应设置槽的入气孔,该供气单元设置于该台体下且能够将 气体输入至所述入气孔中,其中,每一个气浮单元包括一个设置于该工作台的相对应设置 槽中的主座体、一个形成于该主座体且连通相对应入气孔的气体通道、一个设置于该主座 体上的连接座体、一个形成于该连接座体并与该气体通道相连通的出气孔、一个设置于该 气体信道内的弹性元件,以及一个设置于该弹性元件上并受该弹性元件推抵而能够遮挡该 出气孔的球体。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较佳地,前述的气浮式辅助搬运装置,其中,每一个气浮单元还包括一个设置于该 主座体与相对应设置槽间的第一弹性环。较佳地,前述的气浮式辅助搬运装置,其中,每一个气浮单元还包括一个设置于该 连接座体与该主座体间而能够避免气体外泄的第二弹性环。较佳地,前述的气浮式辅助搬运装置,其中,每一个气浮单元还具有多数个能够将该主座体螺接组合在相对应设置槽内的第一螺栓。较佳地,前述的气浮式辅助搬运装置,其中,每一个气浮单元还具有多数个能够将 该连接座体螺接组合在相对应主座体上的第二螺栓。较佳地,前述的气浮式辅助搬运装置,其中,每一个气浮单元的主座体具有一个主 座体部,以及多数个相间隔且由该主座体部向外延伸的下卡块部,每一个设置槽具有一个 主槽体部,以及多数个由该主槽体部向外延伸的下卡槽部,该主座体的下卡块部能够卡合 于相对应的下卡槽部。较佳地,前述的气浮式辅助搬运装置,其中,每一个气浮单元的主座体还具有多数 个由该主座体部向外延伸的上卡块部,每一个连接座体具有一个连接座体部,多数个形成 于该连接座体部的上卡槽部,该主座体的上卡块部能够卡合于相对应的上卡槽部。较佳地,前述的气浮式辅助搬运装置,其中,该工作台还包括一个形成于该台体内 并连通于所述入气孔的气室,该供气单元输出的气体是透过该气室传送至于所述入气孔。较佳地,前述的气浮式辅助搬运装置,其中,所述气浮单元的连接座体顶缘是切齐 于该工作台的台体顶缘。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借由所述气浮单元的球体与所述气浮单元的弹性元 件相配合而能够遮挡所述出气孔,使货物放置于该台体上会压住相对应球体,进而使所述 球体无法遮挡所述出气孔而使气体泄出以提供该货物向上的浮力,由于该气浮单元所消耗 气体只于该货物压置所述球体的部分,因而能够避免该供气单元所提供的气体持续由所述 出气孔逸散而造成浪费。附图说明图1是一俯视图,说明中国台湾公告第M357019号「气浮平台装置」新型专利;图2是一立体图,说明本技术气浮式辅助搬运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图3是一侧视图,说明将一货物放置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台体上;图4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气浮单元;图5是一立体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气浮单元的底部态样;图6是一立体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气浮单元的球体遮挡出气孔的态样;图7是一立体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气浮单元的球体未遮挡出气孔的态 样;图8是一立体分解图,本技术气浮式辅助搬运装置的第二较佳实施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在本技术被详细描述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类似的组件是以相同 的编号来表示。参阅图2、3,本技术气浮式辅助搬运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包含一工作台2、 多数气浮单元3,以及一供气单元4。参阅图3、4,该工作台2包括一台体21、多数形成于该台体21顶面的设置槽22、一 形成于该台体21内的气室24,以及多数分别形成于所述设置槽22内并连通该气室24的入气孔23。参阅图4、5,每一气浮单元3包括一设置于该工作台2的相对应设置槽22内的主 座体31、一形成于该主座体31上并连通于相对应入气孔23的气体通道32、一设置于该主 座体31与相对应设置槽22连接处的第一弹性环33、一设置于该主座体31上的连接座体 34、一形成于该连接座体34上并与该气体通道32相连通的出气孔35、一设置于该连接座体 34与该主座体31间以避免气体外泄的第二弹性环36、一设置于该气体信道32内的弹性元 件37、一设置于该弹性元件37上且受该弹性元件37推抵而能够遮挡该出气孔35的球体 38、多数个能够将该主座体31螺接组合在相对应设置槽22内的第一螺栓39,以及多数个能 够将该连接座体34螺接组合在相对应主座体31上的第二螺栓39’。特别说明的是,在本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一弹性环33与第二弹性环36为橡胶0型 环(0-Ring),并是用以防止上述组件接缝处产生漏气,当然在所述接缝处涂上气密胶也是 能够达成防漏气的目的,所以不以此为限。另外,当上述接缝处的结构精密度够高时,甚至 能够不设置0型环,因此第一弹性环33与第二弹性环36的设置并非必要。参阅图6,所述气浮单元3组装于该工作台2上,每一气浮单元3的连接座体34顶 缘会切齐于该工作台2的台体21顶缘,而该球体38顶缘是略为凸出于该台体21顶缘。参阅图3与图4,该供气单元4是设置于该台体21底面并将气体输入该工作台2 的气室24内,再借由该气室24将气体分配至所述入气孔23。在本较佳实施例中,该供气 单元4为设置于该台体21底面的风扇,当然该供气单元4也能够是空压机或其它可以输出 气体的设备,然而,该供气单元4的设置为本
者所熟知并易于转用,所以不以此为 限。另外,当然也能够将该供气单元4直接连接于所述入气孔23,并不以本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浮式辅助搬运装置,包含一个工作台、多数个设置于该工作台上的气浮单元,及一个设置于该工作台下的供气单元,该工作台包括一个台体、多数个形成于该台体顶面的设置槽,以及多数个连通相对应设置槽的入气孔,该供气单元设置于该台体下且能够将气体输入至所述入气孔中,其特征在于:  每一个气浮单元包括一个设置于该工作台的相对应设置槽中的主座体、一个形成于该主座体且连通相对应入气孔的气体通道、一个设置于该主座体上的连接座体、一个形成于该连接座体并与该气体通道相连通的出气孔、一个设置于该气体信道内的弹性元件,以及一个设置于该弹性元件上并受该弹性元件推抵而能够遮挡该出气孔的球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气浮式辅助搬运装置,包含一个工作台、多数个设置于该工作台上的气浮单元,及一个设置于该工作台下的供气单元,该工作台包括一个台体、多数个形成于该台体顶面的设置槽,以及多数个连通相对应设置槽的入气孔,该供气单元设置于该台体下且能够将气体输入至所述入气孔中,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气浮单元包括一个设置于该工作台的相对应设置槽中的主座体、一个形成于该主座体且连通相对应入气孔的气体通道、一个设置于该主座体上的连接座体、一个形成于该连接座体并与该气体通道相连通的出气孔、一个设置于该气体信道内的弹性元件,以及一个设置于该弹性元件上并受该弹性元件推抵而能够遮挡该出气孔的球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气浮式辅助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气浮单元还包括一个 设置于该主座体与相对应设置槽间的第一弹性环。3.如权利要求1所述气浮式辅助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气浮单元还包括一个 设置于该连接座体与该主座体间而能够避免气体外泄的第二弹性环。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气浮式辅助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气浮单元 还具有多数个能够将该主座体螺接组合在相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奇
申请(专利权)人:进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