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纱机横移压紧曲线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85435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络纱生产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络纱机横移压紧曲线控制装置。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络纱机是由直线轴承、固定导轨、气缸和导向锁紧片等优化组合而成,整个机构基本以机械结构为主,在运行中存在控制不到位等缺陷,不能做到控制的数字化、电子化,无法实现对设备的精确控制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机架(1),机架上设有伺服电机(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1)上方设有横移机构(3),横移机构上方固定有机头(4),横移机构上水平设置有齿条(5),齿条通过齿轮传动机构连接伺服电机(2)。(*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络纱生产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络纱机横移压紧曲线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络纱机是将纱线以线速度卷绕成形的设备。络纱张力是络纱工序中的一个重要 环节,特别是大卷装量纱团,能有效控制络纱张力的大小,是纱筒能获得较高的卷绕密度和 良好的成形并不起毛的关键。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络纱机(公开号CN 101372296A), 其具备被旋转驱动的横动鼓筒,以及,覆盖定义在与该横动鼓筒的旋转轴平行的方向上的 横动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地配置的盖部件;在盖部件上设置有具备限制纱的切断端的纱限制 部的纱捕捉体;纱限制部配置在面对横动鼓筒的周面与卷装的接触部的位置的横动区域的 至少一侧方,向离开横动鼓筒的周面的方向竖起形成;纱限制部的竖起突出端靠近上述卷 装的周面配置;纱捕捉体由向离开横动鼓筒的周面的方向竖起的捕捉壁构成;纱限制部包 括形成在面对横动鼓筒的宽度方向靠中央的上述捕捉壁的内侧端的爪状部;在纱限制部的 基端形成有用来保持纱的内拐角;纱的卷绕开始端卷入安装在构成卷装的芯管的一侧端; 在位于卷绕开始端侧的纱捕捉体的突起端,设置有定位结构,该定位结构转移引导与卷绕 开始端连续的纱;与捕捉壁的外侧端连续地向外侧方突设有防止接头时纱的从卷装表面到 端部的脱落的纱支承部分;定位结构和上述纱支承部分一体地形成在构成一方的纱捕捉体 的捕捉壁上。但是这种络纱机和一般的装置一样,是由直线轴承、固定导轨、气缸和导向锁 紧片等优化组合而成,整个机构基本以机械结构为主,能实现一些诸如压紧、单向锁定等功 能,但在运行中存在控制不到位等缺陷,不能做到控制的数字化、电子化,无法实现对设备 的精确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提供一种络纱机横移压紧曲线控制装置,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 存在的络纱机是由直线轴承、固定导轨、气缸和导向锁紧片等优化组合而成,整个机构基本 以机械结构为主,在运行中存在控制不到位等缺陷,不能做到控制的数字化、电子化,无法 实现对设备的精确控制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本技术的络纱机横移压紧曲线控制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伺服电机,所 述的机架上方设有横移机构,横移机构上方固定有机头,横移机构上水平设置有齿条,齿条 通过齿轮传动机构连接伺服电机。通过齿轮传动机构和齿条之间的传动来实现横移机构的 横移调控,从而能做到快速反应推开,靠拢,压紧,中途停车,压紧记忆,并跟随纱团直径的 增大而自动保压推开,使纱团表面产生所需压力(数字化线性/非线性可调),而调节横移系 统的运动使纱团压力处于随增大而变小的最佳工艺。压辊与纱团之间的压力通过齿轮传导至电机,通过对伺服电机实时力矩的读取,3可以正确地分析出压辊上的压力,再根据实际压力的需要自动调节伺服电机的运行。使其 保证压辊上的压力与设定值相同。压力可以按纱团直径的变化而变化,使其达到纱团直径 越大压力越小,且整个过程可以按工艺要求进行压力的线性和非线性调节,更好地满足络 纱工艺。作为优选,所述的齿轮传动机构包括有连接在伺服电机上的第一齿轮,第一齿轮 啮合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通过中轴同轴连接有第三齿轮,第三齿轮啮合在齿条上。伺服电 机带动第一齿轮,而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三齿轮带动齿条,从而带动整个 横移机构的运动。作为优选,所述的机架上固定有封盖,中轴穿接在封盖内,中轴与封盖之间设有轴 承。轴承使得中轴旋转更加顺畅。因此,本技术应用了特殊的伺服系统控制技术的横移系统,实现横移压紧曲 线控制,能快速反应推开、靠拢、压紧、中途停车记忆、压紧记忆,并跟随纱团直径增大而自 动保压推开,使纱团表面产生所需压力(数字化线性/非线性压力可调),使纱团压力处于 随直径增大而变小的最佳工艺,结构简单、合理。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横移机构移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机架1、伺服电机2、横移机构3、机头4、齿条5、第一齿 轮6、第二齿轮7、中轴8、第三齿轮9、封盖10、轴承1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本例的络纱机横移压紧曲线控制装置,如图1,有一个支架1,机架上设有 伺服电机2,机架上方设有横移机构3,横移机构上方固定有机头4,横移机构上水平设置有 齿条5,齿条啮合有第三齿轮9,第三齿轮9通过中轴8同轴连接有第二齿轮7,机架上固定 有封盖10,中轴穿接在封盖内,中轴与封盖之间设有轴承11。第二齿轮7啮合有第三齿轮 9,第三齿轮连接有伺服电机2。使用时,如图2,伺服电机2转动,第一齿轮6转动后,带动第二齿轮7、第三齿轮9 转动,从而第三齿轮9在齿条5上滚动,使得横移机构3按箭头方向进行左右移动,装配纱 筒的机头4也可进行左右移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但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并不局限于 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 型的专利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络纱机横移压紧曲线控制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上设有伺服电机(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1)上方设有横移机构(3),横移机构上方固定有机头(4),横移机构上水平设置有齿条(5),齿条通过齿轮传动机构连接伺服电机(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络纱机横移压紧曲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轮传动 机构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建强俞金火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萧山天成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