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控制的微流体芯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530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了一种光学控制的微流体芯片,用以控制向神经元位点的流体输送。所述芯片由至少一个单元或像素制成,每个单元或像素在黑暗中固定地逸散流体,在对光作出应答的时候,流体的逸散会减少。单独的像素能够被单独地控制,从而将入射光的立体图案转换为神经元刺激的立体图案。每个像素包括外壳,该外壳中的孔,以及与所述孔相连的包含流体的储存装置。所述孔设计成使得当所述像素处于黑暗中的时候,流体能够通过所述孔、从所述储存装置连续地逸散出来。每个像素还包括光学控制装置,在对光作出应答的时候,该光学控制装置将减少流体通过所述孔从所述储存装置的逸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一般涉及微制造的医疗装置。本专利技术更具体涉及微流体视网膜植入体。背景与年龄相关的黄斑变性(AMD)是65岁以上的人失明的最普遍的形式。目前对大多数患有AMD的患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AMD这种疾病经常会对光感受器造成永久性的损伤,但是对大部分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以及双极细胞和水平细胞之类的次级神经元不会造成破坏。类似地,色素性视网膜炎(RP)之类的其它疾病会导致由于光感受器损失而造成视力减弱以及失明。人类视觉系统具有通过单独的光感受器转换光的固有能力,使其成为高分辨率影像捕捉系统。全世界的一些研究小组已进行了临床试验以确定,在使用微电极阵列对视皮层的视神经束或细胞进行电刺激时,在受到AMD损伤的个体中是否能够产生光幻视(即光感觉)。这些试验发现,通过用微电极对神经元进行电刺激,失明的个体确实可以识别出水平直线或垂直直线之类的简单图案。尽管这些试验已经证明可以有限恢复视觉,但是仍然存在很大的难题。由于大多数可用的电极的尺寸以及设置上的困难,使用在很长距离上(几个细胞体直径)延伸的不精确的电场刺激使神经元去极化。另外,这些方法经常需要进行过多的刺激,这可能是有害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学控制的微流体芯片,该芯片具有外壳,所述外壳具有包含流体的贮存装置,所述储存装置与孔相连,所述流体能够通过所述孔从所述储存装置中逸散出来,所述芯片包括:光学控制装置,该装置用来减少所述流体的逸散,从所述储存装置逸散出的所述流体的量与所述光学控制装置接收到的光的量成反比。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V帕兰克HA菲什曼
申请(专利权)人:利兰斯坦福青年大学托管委员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