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工程车车斗生产用半自动翻转装置及其操控翻转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工程车车斗生产用半自动翻转装置及其操控翻转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846721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1 15: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工程车车斗生产设备领域,提出一种工程车车斗生产用半自动翻转装置及其操控翻转方法,包括机架、轨道梁和天车,天车包括放卷机构、吊具、电缆和操控器,吊具包括主吊绳、双孔连接器、副吊绳、吊梁和双杆式电动推杆,机架在天车的运动前侧设置有一对用来连接工程车车斗卷扬机,机架的内侧设置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前支撑座、后支撑座和V形的支撑面,前支撑座与后支撑座的相背方向上设置有滑动支撑光板,后支撑座的后侧设置有缓冲支撑件,前支撑座的前侧设置有直线驱动缸。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够机动进行翻转、便于转移、有利于降低成本并提高产品质量,适合大规模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工程车车斗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程车车斗生产用半自动翻转装置及其操控翻转方法


技术介绍

1、工程车是一个建筑工程的主干力量,由于它们的出现才使建筑工程的进度倍增,提高了工作能力,节约了人力。常见工程车有,重型运输车辆、大型吊车、挖掘机、推土机、压路机、装载车、电力抢修车、工程抢险车、装甲工程车、起重机械和环保作业工程车等。工程车车斗是其主要的装土工具,多数工程车的车斗采用类梯形/三棱柱形的设计,便于装卸土方,而这些车斗需要将多个斗面依次拼焊,然后再统一喷漆。

2、由于工程车车斗的体积大、质量重,而且其焊接成品具有斗檐,不方便翻转,所以喷涂的时候都是通过工人在登上车斗上上下下进行喷涂的,喷涂效率较低,出现喷涂死角也会存在难以发现的情况,影响成品的质量,并且涂装之后也不方便转移;尽管有些车间采用机械手涂装,但是还是因为不能翻转的问题,导致喷涂作业过程对机械手的活动自由度、进化等级要求较高,投入成本也大幅度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在工程车车斗生产加工方面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能够机动进行翻转、便于转移、有利于降低成本并提高产品质量的工程车车斗生产用半自动翻转装置及其操控翻转方法。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工程车车斗生产用半自动翻转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轨道梁,所述轨道梁上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活动的天车,所述天车上设置有放卷机构、与放卷机构连接的吊具、与放卷机构电性连接的电缆和操控器,所述放卷机构和吊具共有两套,所述吊具包括主吊绳,所述主吊绳的末端设置有双孔连接器,所述双孔连接器的两端设置有一对副吊绳,所述副吊绳的末端设置有吊梁,所述吊梁的中间设置有双杆式电动推杆,所述双杆式电动推杆的两端与设置在工程车车斗上的边孔活动插接,所述机架在天车的运动前侧设置有一对卷扬机,所述卷扬机的绳端设置有钩接器,所述钩接器用来连接工程车车斗上的边孔,所述机架的内侧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两个相对且间隔分布的前支撑座和后支撑座,所述前支撑座与后支撑座的相对方向上设置有v形的支撑面,所述前支撑座与后支撑座的相背方向上设置有滑动支撑光板,所述后支撑座的后侧设置有缓冲支撑件,所述前支撑座的前侧设置有直线驱动缸,所述直线驱动缸的驱动端倾斜朝向支撑面所在方向。

3、作为优选,所述前支撑座和后支撑座均包括头端和尾端,所述头端的顶部设置有沉口且沉口的两端构成两个支撑凸角,所述头端的两侧面为圆弧面,所述尾端的顶面为弧面且高度由上至下逐渐变低,所述尾端的内侧设置有圆弧形的敞口。

4、作为优选,所述后支撑座的头端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插槽,所述插槽中设置有与其铰接的勾臂,所述勾臂包括弧形的臂杆,所述臂杆的端部设置有勾头,所述勾头的外侧顶面为斜面且其外侧底面与侧面为直角面。

5、作为优选,所述滑动支撑光板沿尾端的顶面分布呈曲面结构。

6、作为优选,所述缓冲支撑件包括设置在敞口中的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上设置有与其转动配合的摆动支撑板,所述摆动支撑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铰支座,所述敞口中设置有第二铰支座,所述第一铰支座与第二铰支座通过拉力弹簧连接。

7、作为优选,所述双孔连接器包括中间板,所述中间板的顶端设置有吊孔,所述中间板的两侧设置有一对铰链头,所述铰链头上设置有铰接孔,所述铰接孔与设置在副吊绳端部的吊环板铰接。

8、作为优选,所述机架包括两对方立柱,前后相邻的方立柱上设置有顶梁,每对所述方立柱的顶部设置有门型的顶架,所述顶架通过钢箍与轨道梁连接,所述方立柱的内侧设置有上护板和下护板。

9、作为优选,所述方立柱上设置有与上护板通过螺栓连接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包括c型钢,所述c型钢的内壁为两两垂直的竖直平面且其两端设置有关于上护板对称分布的侧板,所述侧板上设置有多个螺栓孔,所述c型钢背向侧板的一侧设置有托板,所述托板用来安装卷扬机。

10、作为优选,所述双杆式电动推杆的端部设置有朝其中间方向迂回呈半开放结构的卡接器,所述卡接器的端部为与边孔插接的柱形结构。

11、工程车车斗生产用半自动翻转装置的操控翻转方法是,人工控制操控器令放卷机构放下适当长度的吊具,手动将双杆式电动推杆的活动端与工程车车斗的边孔对中,遥控双杆式电动推杆伸长至与工程车车斗稳定卡接,人工控制天车沿着轨道梁移动直到工程车车斗落在支撑组件的支撑面上;松开靠近工程车车斗前端的吊具,将卷扬机的绳端钩在工程车车斗的前端,人工控制天车沿着轨道梁方向倒车而拉动工程车车斗,启动直线驱动缸辅助天车将工程车车斗推离支撑面,天车继续倒车,工程车车斗的底部沿着滑动支撑光板滑动的过程中逐渐进入缓冲支撑件的缓冲面,缓冲支撑件缓慢张开进行缓冲;直到工程车车斗的斗檐落在滑动支撑光板上即缩短吊具的放卷长度,同时放长卷扬机的绳端,操控天车前进,工程车车斗绕其与滑动支撑光板的滑动节点翻转,直到其扣在前支撑座与后支撑座上即完成翻转操作。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3、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工程车车斗生产用半自动翻转装置及其操控翻转方法,利用天车、卷扬机和支撑组件辅助人工将工程车车斗就地进行正放至倒放,由支撑组件将处于不同状态的工程车车斗进行有效的支撑与保护,并且能够与流水线进行有效衔接,在节约人力的同时还能提高流水线的生产效率,尤其便于进行涂装以及焊接等操作。本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够机动进行翻转、便于转移、有利于降低成本并提高产品质量,适合大规模推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程车车斗生产用半自动翻转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轨道梁,所述轨道梁上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活动的天车,所述天车上设置有放卷机构、与放卷机构连接的吊具、与放卷机构电性连接的电缆和操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卷机构和吊具共有两套,所述吊具包括主吊绳,所述主吊绳的末端设置有双孔连接器,所述双孔连接器的两端设置有一对副吊绳,所述副吊绳的末端设置有吊梁,所述吊梁的中间设置有双杆式电动推杆,所述双杆式电动推杆的两端与设置在工程车车斗上的边孔活动插接,所述机架在天车的运动前侧设置有一对卷扬机,所述卷扬机的绳端设置有钩接器,所述钩接器用来连接工程车车斗上的边孔,所述机架的内侧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两个相对且间隔分布的前支撑座和后支撑座,所述前支撑座与后支撑座的相对方向上设置有V形的支撑面,所述前支撑座与后支撑座的相背方向上设置有滑动支撑光板,所述后支撑座的后侧设置有缓冲支撑件,所述前支撑座的前侧设置有直线驱动缸,所述直线驱动缸的驱动端倾斜朝向支撑面所在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车车斗生产用半自动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撑座和后支撑座均包括头端和尾端,所述头端的顶部设置有沉口且沉口的两端构成两个支撑凸角,所述头端的两侧面为圆弧面,所述尾端的顶面为弧面且高度由上至下逐渐变低,所述尾端的内侧设置有圆弧形的敞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程车车斗生产用半自动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撑座的头端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插槽,所述插槽中设置有与其铰接的勾臂,所述勾臂包括弧形的臂杆,所述臂杆的端部设置有勾头,所述勾头的外侧顶面为斜面且其外侧底面与侧面为直角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程车车斗生产用半自动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支撑光板沿尾端的顶面分布呈曲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程车车斗生产用半自动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支撑件包括设置在敞口中的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上设置有与其转动配合的摆动支撑板,所述摆动支撑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铰支座,所述敞口中设置有第二铰支座,所述第一铰支座与第二铰支座通过拉力弹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工程车车斗生产用半自动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孔连接器包括中间板,所述中间板的顶端设置有吊孔,所述中间板的两侧设置有一对铰链头,所述铰链头上设置有铰接孔,所述铰接孔与设置在副吊绳端部的吊环板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工程车车斗生产用半自动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两对方立柱,前后相邻的方立柱上设置有顶梁,每对所述方立柱的顶部设置有门型的顶架,所述顶架通过钢箍与轨道梁连接,所述方立柱的内侧设置有上护板和下护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程车车斗生产用半自动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立柱上设置有与上护板通过螺栓连接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包括C型钢,所述C型钢的内壁为两两垂直的竖直平面且其两端设置有关于上护板对称分布的侧板,所述侧板上设置有多个螺栓孔,所述C型钢背向侧板的一侧设置有托板,所述托板用来安装卷扬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车车斗生产用半自动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杆式电动推杆的端部设置有朝其中间方向迂回呈半开放结构的卡接器,所述卡接器的端部为与边孔插接的柱形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车车斗生产用半自动翻转装置的操控翻转方法,其特征在于,人工控制操控器令放卷机构放下适当长度的吊具,手动将双杆式电动推杆的活动端与工程车车斗的边孔对中,遥控双杆式电动推杆伸长至与工程车车斗稳定卡接,人工控制天车沿着轨道梁移动直到工程车车斗落在支撑组件的支撑面上;松开靠近工程车车斗前端的吊具,将卷扬机的绳端钩在工程车车斗的前端,人工控制天车沿着轨道梁方向倒车而拉动工程车车斗,启动直线驱动缸辅助天车将工程车车斗推离支撑面,天车继续倒车,工程车车斗的底部沿着滑动支撑光板滑动的过程中逐渐进入缓冲支撑件的缓冲面,缓冲支撑件缓慢张开进行缓冲;直到工程车车斗的斗檐落在滑动支撑光板上即缩短吊具的放卷长度,同时放长卷扬机的绳端,操控天车前进,工程车车斗绕其与滑动支撑光板的滑动节点翻转,直到其扣在前支撑座与后支撑座上即完成翻转操作。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程车车斗生产用半自动翻转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轨道梁,所述轨道梁上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活动的天车,所述天车上设置有放卷机构、与放卷机构连接的吊具、与放卷机构电性连接的电缆和操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卷机构和吊具共有两套,所述吊具包括主吊绳,所述主吊绳的末端设置有双孔连接器,所述双孔连接器的两端设置有一对副吊绳,所述副吊绳的末端设置有吊梁,所述吊梁的中间设置有双杆式电动推杆,所述双杆式电动推杆的两端与设置在工程车车斗上的边孔活动插接,所述机架在天车的运动前侧设置有一对卷扬机,所述卷扬机的绳端设置有钩接器,所述钩接器用来连接工程车车斗上的边孔,所述机架的内侧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两个相对且间隔分布的前支撑座和后支撑座,所述前支撑座与后支撑座的相对方向上设置有v形的支撑面,所述前支撑座与后支撑座的相背方向上设置有滑动支撑光板,所述后支撑座的后侧设置有缓冲支撑件,所述前支撑座的前侧设置有直线驱动缸,所述直线驱动缸的驱动端倾斜朝向支撑面所在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车车斗生产用半自动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撑座和后支撑座均包括头端和尾端,所述头端的顶部设置有沉口且沉口的两端构成两个支撑凸角,所述头端的两侧面为圆弧面,所述尾端的顶面为弧面且高度由上至下逐渐变低,所述尾端的内侧设置有圆弧形的敞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程车车斗生产用半自动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撑座的头端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插槽,所述插槽中设置有与其铰接的勾臂,所述勾臂包括弧形的臂杆,所述臂杆的端部设置有勾头,所述勾头的外侧顶面为斜面且其外侧底面与侧面为直角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程车车斗生产用半自动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支撑光板沿尾端的顶面分布呈曲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程车车斗生产用半自动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支撑件包括设置在敞口中的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上设置有与其转动配合的摆动支撑板,所述摆动支撑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铰支座,所述敞口中设置有第二铰支座,所述第一铰支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正恒王正燕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华海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