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减速器主动润滑结构、减速器和新能源车制造技术_技高网

减速器主动润滑结构、减速器和新能源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42355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1 15: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速器主动润滑结构、减速器和新能源车,包括:油泵;润滑管路总成,安装在减速器壳体中,所述润滑管路总成进油的一端与所述油泵的出油口连通;热交换器,进油口与润滑管总成的出油的一端连通;第一油道,进油的端口与所述热交换器的出油口连接,出油的端口与电机端壳体的各个油槽连通;第二油道,进油的端口与第一油道连通,出油的端口与电机的进油口连通第三油道,进油的端口与第一油道连通,出油的端口与差速器端壳体的润滑油道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在提高差速器润滑可靠性的同时降低差速器壳体形状的复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尤其涉及一种减速器主动润滑结构、减速器和新能源车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越来越受到重视,每年都有大量的新能源汽车产销,高度集成化和轻量化的电驱动系统已经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

2、高度集成化可使电驱系统的整体尺寸减小,有利于新能源车型的紧凑布局,轻量化可使新能源车辆本身的负载降低以提升续航里程。高度集成化和轻量化的电驱系统都需要一个能耗较低的电机系统,这就使电机的冷却方式由普遍的水冷向油冷发展。为了配合油冷电机的发展,电驱系统中的减速器也同样需要做出相应的设计,特别是减速器内部合理的油路设计就尤为重要。目前搭载油冷电机的润滑方式多采用在减速器壳体上设置复杂的润滑油道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增加了减速器壳体的复杂性,也降低了润滑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减速器主动润滑结构、减速器和新能源车,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主动润滑的方式时减速器壳体复杂性高,润滑可靠性低的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减速器主动润滑结构,包括:

4、油泵;

5、润滑管路总成,安装在减速器壳体中,所述润滑管路总成进油的一端与所述油泵的出油口连通;

6、热交换器,进油口与润滑管总成的出油的一端连通;

7、第一油道,进油的端口与所述热交换器的出油口连接,出油的端口与电机端壳体的各个油槽连通;

8、第二油道,进油的端口与第一油道连通,出油的端口与电机的进油口连通

9、第三油道,进油的端口与第一油道连通,出油的端口与差速器端壳体的润滑油道连通。

10、优选地,所述润滑管路总成包括润滑管道、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设置在润滑管道进油的一端,所述第二安装部设置在润滑管道出油的一端。

11、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部包括圆环形的第一连接部和圆弧形的第一子部和第二子部,所述第一子部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所述第二子部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中心的连线为直线,所述第一连接部远离润滑管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密封圈;

12、所述第二安装部包括圆环形的第二连接部和圆弧形的第三子部和第四子部,所述第三子部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所述第四子部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所述第三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三连接孔,所述第四连接部上设置有第四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孔和所述第四连接孔中心的连线为直线,所述第二连接部远离润滑管道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13、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径和第二连接部的外径均大于润滑管道的外径。

14、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端面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端面均与减速器的轴向方向垂直,所述润滑管道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分段、第二分段和第三分段,所述第二分段沿轴向方向的坡度大于第一分段和第三分段沿轴向方向的坡度。

15、优选地,所述第一油道依次流经第三油道的进油的端口、输入轴轴承孔油槽、中间轴轴承孔油槽、第二油道的进油的端口、差速器轴承孔油槽。

16、优选地,所述第一油道在输入轴轴承孔和中间轴轴承孔之间设置有朝输入轴轴承孔和中间轴轴承孔之间的空隙内凹的弯曲段,所述弯曲端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油孔和第二油孔,所述第一油孔与所述输入轴轴承孔连通,所述第二油孔与所述中间轴轴承孔连通。

17、优选地,所述输入轴轴承孔油槽包括第一分支油槽和第二分支油槽,所述第一分支油槽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油道连通的第一油孔,所述第一分支油槽的延伸方向与减速器的轴向方向相平行,所述第二分支油槽的延伸方向与减速器的轴方向相垂直,所述中间轴轴承孔油槽包括第三分支油槽和第四分支油槽,所述第三分支油槽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油道连通的第二油孔,所述第三分支油槽的延伸方向与减速器的轴向方向相平行,所述第四分支油槽的延伸方向与减速器的轴方向相垂直。

18、优选地,所述第二分支槽和第三分支槽在参考平面上的投影之间的夹角大于70度,所述参考平面为与减速器轴向方向相垂直的平面,还包括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的进油口位于减速器润滑油液面一下,所述过滤装置的出油口与油泵的进油口连通。

19、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减速器,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减速器。

20、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车,包括第二方面所述的减速器。

21、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减速器主动润滑结构、减速器和新能源车利用润滑管路总成将油泵从减速器底部吸入的润滑油输送到热交换器中冷却后,在通过第一油道、第二油道和第三油道分别输送到电机端壳体的各个油槽、电机和差速器端壳体的各个油槽中对减速器和电机的各个部位进行润滑。由于油泵到热交换器的润滑油通过润滑管路总成进行输送,而润滑管路总成可以与差速器壳体分别制造后安装在一起,这样就降低了差速器壳体的复杂程度,并且单独制造的润滑管路总成可靠性高,可以保证有充足润滑油传输到热交换器中进行冷却,并且传输过程中不会受到减速器内部环境影响,因此使减速器润滑的可靠性得到了显著地提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减速器主动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管路总成包括润滑管道、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设置在润滑管道进油的一端,所述第二安装部设置在润滑管道出油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包括圆环形的第一连接部和圆弧形的第一子部和第二子部,所述第一子部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所述第二子部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中心的连线为直线,所述第一连接部远离润滑管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密封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端面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端面均与减速器的轴向方向垂直,所述润滑管道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分段、第二分段和第三分段,所述第二分段沿轴向方向的坡度大于第一分段和第三分段沿轴向方向的坡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道依次流经第三油道的进油的端口、输入轴轴承孔油槽、中间轴轴承孔油槽、第二油道的进油的端口、差速器轴承孔油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道在输入轴轴承孔和中间轴轴承孔之间设置有朝输入轴轴承孔和中间轴轴承孔之间的空隙内凹的弯曲段,所述弯曲端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油孔和第二油孔,所述第一油孔与所述输入轴轴承孔连通,所述第二油孔与所述中间轴轴承孔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轴承孔油槽包括第一分支油槽和第二分支油槽,所述第一分支油槽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油道连通的第一油孔,所述第一分支油槽的延伸方向与减速器的轴向方向相平行,所述第二分支油槽的延伸方向与减速器的轴方向相垂直,所述中间轴轴承孔油槽包括第三分支油槽和第四分支油槽,所述第三分支油槽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油道连通的第二油孔,所述第三分支油槽的延伸方向与减速器的轴向方向相平行,所述第四分支油槽的延伸方向与减速器的轴方向相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支槽和第四分支槽在参考平面上的投影之间的夹角大于70度,所述参考平面为与减速器轴向方向相垂直的平面,还包括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的进油口位于减速器润滑油液面一下,所述过滤装置的出油口与油泵的进油口连通。

9.减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1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减速器主动润滑结构。

10.新能源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减速器。

...

【技术特征摘要】

1.减速器主动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管路总成包括润滑管道、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设置在润滑管道进油的一端,所述第二安装部设置在润滑管道出油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包括圆环形的第一连接部和圆弧形的第一子部和第二子部,所述第一子部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所述第二子部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中心的连线为直线,所述第一连接部远离润滑管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密封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端面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端面均与减速器的轴向方向垂直,所述润滑管道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分段、第二分段和第三分段,所述第二分段沿轴向方向的坡度大于第一分段和第三分段沿轴向方向的坡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道依次流经第三油道的进油的端口、输入轴轴承孔油槽、中间轴轴承孔油槽、第二油道的进油的端口、差速器轴承孔油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道在输入轴轴承孔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亚卓张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御传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