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9703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8 19:24
本技术公开一种电动车辆,包括车身、电池框支架以及连接结构。车身包括车本体及碳纤维顶盖、碳纤维顶盖设于车本体上侧,并与车本体固定连接,碳纤维顶盖设有第一安装孔;电池框支架设于碳纤维顶盖背离车身的一侧,并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的位置对应第一安装孔设置;连接结构包括连接件及粘接层,粘接层穿设于第一安装孔周缘,并夹设于碳纤维顶盖与电池框支架之间,连接件依次穿设于第二安装孔、粘接层及第一安装孔,以将电池框支架固定连接于碳纤维顶盖。本技术设计电动车辆技术领域,通过设有连接件及粘接层的连接结构将电池框支架固定于车身,进一步提高了本电动车辆的工作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特别涉及一种电动车辆


技术介绍

1、随着电动汽车的高速发展,针对电动汽车的创新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电动汽车的零部件需要减轻重量以实现更长的续航里程,同时还要能够降低噪音水平。碳纤维复合材料比强度高、比刚度高,可在厚度略微提升的情况下,降低电动汽车整体重量。相较于其它如钢等金属材质构成的车声,碳纤维复合材料由大量碳纤维丝构成,具有组织裂纹扩展的效果,耐疲劳性能优异,使用寿命长;且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耐腐蚀的特性,无需再次进行表面处理。

2、相关技术中,动力电池作为电动车辆的动力来源,通常设置于车身的底部或顶部,通过电池框固定动力电池,再将电池框通过电池框支架固定于车身。然而,相较于传统钢车身结构,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构成的车身无法以焊接的方式与电池框支架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车辆,旨在改善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包括连接件及粘接层的连接结构,以将电池框支架固定于车身,进一步提高本电动车辆的工作稳定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电动车辆,包括车身、电池框支架及连接结构。所述车身包括车本体及碳纤维顶盖,所述碳纤维顶盖设于所述车本体上侧,并与所述车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碳纤维顶盖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电池框支架设于所述碳纤维顶盖背离所述车身的一侧,所述电池框支架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一安装孔设置;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连接件及粘接层,所述粘接层环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周缘,并夹设于所述碳纤维顶盖与所述电池框支架之间,所述连接件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粘接层及第一安装孔,以将所述电池框支架固定连接于所述碳纤维顶盖。

3、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螺栓及螺母。所述螺栓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粘接层及第一安装孔,且至少部分显露于所述第一安装孔背离所述电池框支架的一侧;所述螺母与所述螺栓显露于第一安装孔的一端螺纹连接,并至少部分抵接所述碳纤维顶盖。

4、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还包括夹设于所述螺栓与所述电池框支架之间的垫圈;和/或,所述连接件还包括夹设于所述螺母与所述碳纤维顶盖之间的垫圈。

5、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孔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孔对称设于所述电池框支架的两端,所述第一安装孔的数量对应所述第一连接孔设置,所述连接件的数量对应所述第一连接孔设置。

6、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框支架还包括沉槽,所述沉槽设置于所述电池框支架背离所述碳纤维顶盖的一侧,且对应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位置设置,所述连接件至少部分抵接所述沉槽底壁面。

7、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粘接层为聚氨酯粘接层。

8、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车身还包括检修门,所述检修门与所述车本体固定连接,所述检修门设有加氢组件,所述加氢组件与所述检修门焊接连接。

9、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加氢组件包括固定框、焊接板和加氢门。所述固定框与所述检修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框形成有连通所述车本体的加氢孔;所述焊接板具有相对的两端,并分别焊接连接于所述车本体及所述固定框;所述加氢门活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框的一侧,并翻转地盖覆于所述加氢孔。

10、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焊接板包括板本体、第一翻边及第二翻边。所述板本体形成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槽口朝向所述固定框与所述检修门的连接处设置;所述第一翻边折弯形成于所述容置槽的槽口靠近所述检修门一侧,并与所述检修门焊接连接;所述第二翻边折弯形成于所述容置槽的槽口靠近所述固定框的一侧,并与所述固定框焊接连接。

11、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框与所述检修门粘接连接。

12、本技术技术方案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3、本电动车辆的车身包括车本体及碳纤维顶盖,碳纤维顶盖设有第一安装孔,电池框支架对应第一安装孔的位置设置第二安装孔,连接结构中的连接件依次穿设第二安装孔、粘接层及第一安装孔并将电池框支架固定连接于碳纤维顶盖,进一步提高电池框支架与车身连接的稳固程度,增加本电动车辆的工作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车辆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还包括夹设于所述螺栓与所述电池框支架之间的垫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框支架上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孔对称设于所述电池框支架的两端,所述第一安装孔的数量对应所述第一连接孔设置,所述连接件的数量对应所述第一连接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框支架还包括沉槽,所述沉槽设置于所述电池框支架背离所述碳纤维顶盖的一侧,且对应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位置设置,所述连接件至少部分抵接所述沉槽底壁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层为聚氨酯粘接层。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还包括检修门,所述检修门与所述车本体固定连接,所述检修门设有加氢组件,所述加氢组件与所述检修门焊接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氢组件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板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与所述检修门粘接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车辆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还包括夹设于所述螺栓与所述电池框支架之间的垫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框支架上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孔对称设于所述电池框支架的两端,所述第一安装孔的数量对应所述第一连接孔设置,所述连接件的数量对应所述第一连接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框支架还包括沉槽,所述沉槽设置于所述电池框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梦赢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飞驰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