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装冷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84713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8 19:17
本技术提供一种充装冷却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端左侧设置竖向布置的矩形柱,所述矩形柱上端铰接左低右高倾斜布置的罐体,所述底板上端右侧安装竖向布置的升降设备的固定部,所述升降设备的活动部上端设置U型板的横向部且U型板处在罐体下侧,所述U型板的两个竖向部之间转动连接转轴,所述转轴外端设置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延伸出U型板外侧且连接板远离U型板一端安装在罐体下端,所述罐体内部左壁中间位置设置沿着罐体长度方向布置的内筒且内筒延伸至罐体右端,所述内筒外端安装螺旋隔板,且螺旋隔板设置在罐体环形内壁上,该设计达到对气瓶的便捷取放的目的,降低劳动强度,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充装冷却设备,属于气体充装。


技术介绍

1、气瓶是指主体结构为瓶状,一般充装气体等介质的可移动的一类压力容器,其中充装氧气的气瓶是呼吸器等设备中的气源,但是对气瓶进行氧气充装过程中,因气瓶内压力会逐步升高,进而使气瓶内氧气温度也逐步升高,但是这样易使气瓶内氧气充不满现象,一般需要降温后再次进行补充,这样补氧方式会影响充装作业,一般采用充装冷却设备对充装过程中的气瓶进行冷却,用于减少气瓶内因充装而产生的温度,进而对气瓶进行一次性充装作业,现有技术中充装冷却设备一般由水槽、出口与水槽连通且进口与水箱连通的水泵以及连通在水槽上且另一端与水箱连通的排水管构成,在使用时,先向水槽内添加一个量的水,然后将气瓶放置到水槽内,并使水槽内的水对水瓶大部分进行掩埋,然后对气瓶进行充装作业,同时利用水泵,从而向水槽内输送水,同时水槽内的水通过排水管向外输送,从而使水槽内水出现流动,进而利用流动的水对气瓶进行冷却,但是水槽的开口一般呈朝上状态,在使用时,一般先将气瓶提起,使气瓶的尾部高于水槽,然后才能将气瓶放置到水槽内,同时气瓶充装完成后,要对充装后的气瓶进行提起,使充装后的气瓶的尾部高于水槽,从而使充装后的气瓶取出,而气瓶一般由合金制成,这样气瓶本身具有一定重量,致使提起方式来进行取放,会增加劳动强度,不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充装冷却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达到对气瓶的便捷取放的目的,降低劳动强度,便于使用。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充装冷却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端左侧设置竖向布置的矩形柱,所述矩形柱上端铰接左低右高倾斜布置的罐体,所述底板上端右侧安装竖向布置的升降设备的固定部,所述升降设备的活动部上端设置u型板的横向部且u型板处在罐体下侧,所述u型板的两个竖向部之间转动连接转轴,所述转轴外端设置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延伸出u型板外侧且连接板远离u型板一端安装在罐体下端,所述罐体内部左壁中间位置设置沿着罐体长度方向布置的内筒且内筒延伸至罐体右端,所述内筒外端安装螺旋隔板,且螺旋隔板设置在罐体环形内壁上。

3、进一步地,所述内筒右端连通设置左窄右宽布置的锥形罩,所述锥形罩与内筒呈一体化结构。

4、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端设置抽取设备且抽取设备处在罐体下侧,所述抽取设备位于矩形柱与升降设备之间,所述抽取设备的出口连通设置软管,所述软管另一端连通安装在罐体后端右侧边缘位置上,所述罐体前端左侧边缘位置连通设置出水管。

5、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端设置电源器,且电源器处在矩形柱与抽取设备之间,所述电源器位于罐体下侧且电源器分别与抽取设备以及升降设备电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下端四个棱角位置均设置底筒,所述底筒下端安装环形防滑垫。

7、进一步地,所述矩形柱前后两端均设置加强件,两个所述加强件均安装在底板上端。

8、进一步地,所述内筒内部左侧滑动连接托板,所述托板左端等距设置呈圆形布置的多个弹性件,且多个弹性件另一端均设置在罐体内部左壁上。

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0、1、利用电动推杆,从而使u型板以及连接板向上移动,从而使罐体绕着铰链发生向上摆动,进而使罐体呈左低右高的倾斜状态,可将气瓶的尾部安插到罐体的开口内,而气瓶在本身重量作用下向罐体内自动滑落到极限位置,使气瓶限制安装到罐体上,当气瓶充装完成后,再利用电动推杆,从而使罐体绕着铰链发生向下摆动,进而使罐体呈左高右低的倾斜状态,此时罐体内气瓶在本身重量作用下沿着罐体向外移动,从而将充装后的气瓶从罐体内取出,达到对气瓶的便捷取放的目的,降低劳动强度,便于使用。

11、2、利用电磁铁与磁板之间产生排斥力,使磁板以及移动板沿着底筒向下移动,进而使万向轮向下移动,可使万向轮与地面接触并将底筒提起,并可利用万向轮,实现对底板进行移动,便于使用。

12、3、将移动板安装到底筒内,使底筒与移动板滑动连接,并将卡簧装配到卡槽内,使移动板与底筒之间限制安装,并达到万向轮与底筒之间便捷拆装的目的,便于组装和维护。

13、4、利用托板对气瓶放置位置进行限制,并且多个弹性件可对气瓶与托板之间产生的撞击力进行抵消,实现对气瓶进行保护,安全性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装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3),所述底板(3)上端左侧设置竖向布置的矩形柱(2),所述矩形柱(2)上端铰接左低右高倾斜布置的罐体(1),所述底板(3)上端右侧安装竖向布置的升降设备的固定部,所述升降设备的活动部上端设置U型板(5)的横向部且U型板(5)处在罐体(1)下侧,所述U型板(5)的两个竖向部之间转动连接转轴,所述转轴外端设置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延伸出U型板(5)外侧且连接板(6)远离U型板(5)一端安装在罐体(1)下端,所述罐体(1)内部左壁中间位置设置沿着罐体(1)长度方向布置的内筒(7)且内筒(7)延伸至罐体(1)右端,所述内筒(7)外端安装螺旋隔板(8),且螺旋隔板(8)设置在罐体(1)环形内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装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7)右端连通设置左窄右宽布置的锥形罩(12),所述锥形罩(12)与内筒(7)呈一体化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装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上端设置抽取设备且抽取设备处在罐体(1)下侧,所述抽取设备位于矩形柱(2)与升降设备之间,所述抽取设备的出口连通设置软管(34),所述软管(34)另一端连通安装在罐体(1)后端右侧边缘位置上,所述罐体(1)前端左侧边缘位置连通设置出水管(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充装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上端设置电源器(32),且电源器(32)处在矩形柱(2)与抽取设备之间,所述电源器(32)位于罐体(1)下侧且电源器(32)分别与抽取设备以及升降设备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装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下端四个棱角位置均设置底筒(31),所述底筒(31)下端安装环形防滑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装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柱(2)前后两端均设置加强件,两个所述加强件均安装在底板(3)上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装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7)内部左侧滑动连接托板(71),所述托板(71)左端等距设置呈圆形布置的多个弹性件(72),且多个弹性件(72)另一端均设置在罐体(1)内部左壁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装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3),所述底板(3)上端左侧设置竖向布置的矩形柱(2),所述矩形柱(2)上端铰接左低右高倾斜布置的罐体(1),所述底板(3)上端右侧安装竖向布置的升降设备的固定部,所述升降设备的活动部上端设置u型板(5)的横向部且u型板(5)处在罐体(1)下侧,所述u型板(5)的两个竖向部之间转动连接转轴,所述转轴外端设置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延伸出u型板(5)外侧且连接板(6)远离u型板(5)一端安装在罐体(1)下端,所述罐体(1)内部左壁中间位置设置沿着罐体(1)长度方向布置的内筒(7)且内筒(7)延伸至罐体(1)右端,所述内筒(7)外端安装螺旋隔板(8),且螺旋隔板(8)设置在罐体(1)环形内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装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7)右端连通设置左窄右宽布置的锥形罩(12),所述锥形罩(12)与内筒(7)呈一体化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装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上端设置抽取设备且抽取设备处在罐体(1)下侧,所述抽取设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春恩刘浩
申请(专利权)人:瀚孚工业设备济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