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变性低植酸的植物蛋白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077546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变性低植酸的植物蛋白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提取液与物料混合,充分提取后通过离心分离去除不溶物并收集上清液。接着,采用膜分离系统对蛋白进行纯化和浓缩。随后,通过水力空化设备进行非热杀菌处理、喷雾干燥,从而获得低变性、低植酸的大豆蛋白产品。该方法的优点在于所得产品具有高的澄清度和稳定性,在广泛的pH值内,溶解度可达60%~95%。并且,蛋白纯度高、豆腥味低,植酸含量为0.3%~0.7%。与经过热杀菌处理制备的大豆分离蛋白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蛋白变性程度较低,可适用于运动饮料、果汁等酸性食品体系,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蛋白补充剂等易于消化的食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蛋白高值化加工,涉及膜分离,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膳食蛋白补充剂意义的低变性低植酸大豆蛋白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可应用于全营养透明运动饮料、果汁等酸性饮料,或者是特医食品中的快消化蛋白替代脱盐乳清粉等动物蛋白,属于功能食品领域。


技术介绍

1、现如今,人们对食品的健康营养越来越关注,从而增加了对高质量蛋白的需求。全球人口的增长、畜牧业带来的环境压力、海洋资源过度开发等问题也迫使食品企业厂商寻找环境友好的膳食蛋白来源。相比之下,植物蛋白具有无法替代的健康特性和资源优势,因此备受关注。大豆作为中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不仅产量和进口量居豆类之首,也是重要的油料加工原料和膳食蛋白来源。大豆蛋白在食品加工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首先,大豆蛋白富含营养,是优质蛋白质的来源之一,含有多种必需氨基酸,可供人体所需营养。另外,大豆蛋白具备优良的功能性,能增强食品的保水性、凝胶性和乳化性能,改善口感和质地。它可作为肉制品的植物替代品,增加植物性蛋白的含量;此外,大豆蛋白还可用于制作功能性食品,特别适合肿瘤病人和乳糖不耐受人群作为理想的蛋白补充来源。因此,大豆蛋白在食品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变性低植酸的植物蛋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低温脱脂豆粕粉的温度控制在15~25℃,过60~500目筛。步骤(1)所述萃取液为浓度0.1~0.8mol/L的钠盐或者钾盐或者钙盐或者镁盐;调节pH在7.0~8.0范围内;步骤(1)所述搅拌萃取的时长0.5~4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pH调节剂分为酸性调节剂和碱性调节剂,其中酸性调节剂为盐酸、柠檬酸中的一种以上,碱性调节剂为氢氧化钠、碳酸氢钠、五钠磷酸中的一种以上;通过pH调节剂将步骤(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变性低植酸的植物蛋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低温脱脂豆粕粉的温度控制在15~25℃,过60~500目筛。步骤(1)所述萃取液为浓度0.1~0.8mol/l的钠盐或者钾盐或者钙盐或者镁盐;调节ph在7.0~8.0范围内;步骤(1)所述搅拌萃取的时长0.5~4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ph调节剂分为酸性调节剂和碱性调节剂,其中酸性调节剂为盐酸、柠檬酸中的一种以上,碱性调节剂为氢氧化钠、碳酸氢钠、五钠磷酸中的一种以上;通过ph调节剂将步骤(1)中的蛋白浆液维持在酸性2.0~6.5、中性6.8~7.2或者碱性7.5~9.0的条件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离心转速为3000g~8000g,离心时间为10~20分钟;步骤(3)所述滤膜的材质为耐酸碱性的聚醚砜,过滤所用的纱布孔径为100~400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的膜分离设备为超滤系统、反渗透装置或碟式转盘固液分离膜设备;步骤(4)所述的循环纯化浓缩具体操作为:萃取液在20℃~30℃之间进行循环超滤脱盐,待截留液体积为原来体积的1/2~1/4时,采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原来的体积,重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健林玉锋谭文浩杨晓泉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