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冷却,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动力电池技术的日愈成熟,动力电池逐渐被应用在各行各业中,通过采用多路动力电池以提高供电量,但随着动力电池使用时间的增加,动力电池内的温度会逐渐升高,较高的温度会对动力电池造成损伤,因此需要对动力电池进行冷却。
2、目前常规的方案是设置多个并联的冷却板对动力电池进行冷却,冷却板内部流通有冷媒,通过热传递利用冷却板内的冷媒对动力电池进行冷却。
3、但是多个冷却板内冷媒的冷却效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导致不同路的动力电池冷却效果不均匀,并且为了使冷媒在冷却板内进行流通,冷却板内一般开设有用于冷媒流通的流通通道,流通通道的内壁平整,使得冷媒在流通通道内停留时间较短,冷却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冷却装置,均匀冷却,冷却效果好。
2、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提供了一种新型冷却装置,用于对多路电芯进行冷却,包括至少两组冷却板组,至少两组所
...【技术保护点】
1.新型冷却装置,用于对多路电芯(100)进行冷却,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冷却装置包括至少两组冷却板组(1),至少两组所述冷却板组(1)彼此并联,每个所述冷却板组(1)均包括均热板(11)、进液冷却板(12)和出液冷却板(13),所述进液冷却板(12)和所述出液冷却板(13)彼此串联,并设于所述均热板(11)的一侧,所述电芯(100)放置在所述进液冷却板(12)和所述出液冷却板(13)上,所述进液冷却板(12)内设有进液流道(121),所述出液冷却板(13)内设有出液流道,所述进液流道(121)和所述出液流道均设有曲折的内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冷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冷却装置,用于对多路电芯(100)进行冷却,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冷却装置包括至少两组冷却板组(1),至少两组所述冷却板组(1)彼此并联,每个所述冷却板组(1)均包括均热板(11)、进液冷却板(12)和出液冷却板(13),所述进液冷却板(12)和所述出液冷却板(13)彼此串联,并设于所述均热板(11)的一侧,所述电芯(100)放置在所述进液冷却板(12)和所述出液冷却板(13)上,所述进液冷却板(12)内设有进液流道(121),所述出液冷却板(13)内设有出液流道,所述进液流道(121)和所述出液流道均设有曲折的内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流道(121)和所述出液流道的所述内壁均为锯齿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冷却板(12)内设有多条所述进液流道(1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冷却板组(1)还包括第一汇流管(14)和第二汇流管(15),所述第一汇流管(14)和所述第二汇流管(15)分别设于所述冷却板组(1)沿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第一汇流管(14)和所述第二汇流管(15)用于串联所述进液冷却板(12)和所述出液冷却板(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汇流管(14)内设有流通腔室,所述第一汇流管(14)上还开设有与所述流通腔室连通的第一进液槽口(141)和第一出液槽口(142),所述第一进液槽口(141)与所述进液流道(121)连通,所述第一出液槽口(142)与所述出液流道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少杰,刘峰,陈保国,彭月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