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复旦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孔壁带有微沟槽的多孔支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74443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物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孔壁带有微沟槽的多孔支架及其制备方法。该多孔支架孔壁带有微沟槽,其孔隙率为20-99%,孔径为5-2000μm,微沟槽宽度为20nm-300μm,微沟槽深度为20nm-300μm,微沟槽在孔壁表面的覆盖率为0.5-98%;支架的基体材料为具有自粘结性、可溶解性、可塑性的高分子材料。制备方法为将纤维状物质与致孔剂和基体材料在溶剂中混合均匀,然后进行常温模压/粒子浸出。本发明专利技术支架材料在三维空间结构上构筑了独特的微沟槽结构,提供给细胞与材料响应的新的三维空间。此三维多孔支架可以作为细胞黏附、定向生长更好的载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内表面(孔壁)带有沟槽的多孔支架 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组织工程学是综合应用工程学和生命科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基 本方法,在体外预先构建一个有生物活性的种植体,然后植入体内,修复组织缺损,替代组 织、器官的一部分或全部功能,或作为一种体外装置,暂时替代器官部分功能,达到提高生 活、生存质量,延长生命活动的目的。这一内涵的核心是活的细胞、可供细胞进行生命活动 的支架材料以及细胞与支架材料的相互作用,这是组织工程学研究的主要科学问题。一般 来说,组织工程对支架材料的要求是为构建组织细胞提供一个三维支架,有利于细胞的粘 附、增殖乃至分化,为细胞生长提供合适的外环境。组织诱导等其它医用材料技术也同样需要制备多孔支架。筛选和制备出一种理想 的支架材料对于再生医学的发展和应用至关重要。三维多孔支架的制备方法有许多种,如粒子析出法、相分离法、高压气体发泡法、 静电纺丝技术、三维打印技术等,其中采用最广泛的是致孔剂法。近年来很多学者对传统的 致孔剂法进行了拓展。Chen 等(G P Chen, Biomaterials, 2001,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孔壁带有微沟槽的多孔支架,其特征在于支架为多孔,且孔壁带有微沟槽,其孔隙率为20-99%,孔径为5-2000μm,微沟槽宽度为20nm-300μm,微沟槽深度为20nm-300μm,微沟槽在孔壁表面的覆盖率为0.5-98%;支架的基体材料为具有自粘结性、可溶解性、可塑性的高分子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建东屈泽华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