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控制,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机器人的穿戴式手持控制终端。
技术介绍
1、控制终端作为人类与机器人之间交互的装置,使得人类能够及时有效的掌握机器人当前状态、任务执行进度和周边的环境信息,从而为人类对机器人的进一步操控提供可靠的依据。
2、目前市面上机器人控制终端产品主要分为两代,第一代箱式控制终端和第二代手持式控制终端,其中第一代箱式控制终端采用工程塑料箱式结构和机械式按键和操作手柄,体积占用空间大、产品重量大已逐渐退出主流遥控终端市场;第二代手持式遥控终端,采用机加工金属外壳,体积相对第一代遥控器较小,但因集成度较低,缺乏人机工程设计,体积和重量上并不适用于长时间手持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针对目前手持式终端长时间使用后手部无法支撑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机器人的穿戴式手持控制终端。
2、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用于机器人的穿戴式手持控制终端,包括穿戴机构、连接杆和控制器,所述穿戴机构用于固定在人体上,所述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机器人的穿戴式手持控制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穿戴机构(1)、连接杆(2)和控制器(3),所述穿戴机构(1)用于固定在人体上,所述连接杆(2)的一端与穿戴机构(1)连接,另一端与控制器(3)连接;所述控制器(3)包括连接壳(301)和固定操作器(302),连接壳(301)内设有连接孔(303),连接杆(2)进入到连接孔(303)内通过分度销(304)锁紧;固定操作器(302)安装在连接壳(301)的两侧内,连接壳(301)上安装有操作组件(305),固定操作器(302)内连接有天线(3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机器人的穿戴式手持控制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机器人的穿戴式手持控制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穿戴机构(1)、连接杆(2)和控制器(3),所述穿戴机构(1)用于固定在人体上,所述连接杆(2)的一端与穿戴机构(1)连接,另一端与控制器(3)连接;所述控制器(3)包括连接壳(301)和固定操作器(302),连接壳(301)内设有连接孔(303),连接杆(2)进入到连接孔(303)内通过分度销(304)锁紧;固定操作器(302)安装在连接壳(301)的两侧内,连接壳(301)上安装有操作组件(305),固定操作器(302)内连接有天线(3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机器人的穿戴式手持控制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机构(1)包括腰带(101)、第一调节扣(102)和连接座(103),所述第一调节扣(102)用于调节腰带(101)的大小,所述腰带(101)的前部安装有第一防护板(104),所述连接座(103)安装在第一防护板(104)上,所述连接座(103)的前部设有u型口(1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机器人的穿戴式手持控制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带(101)的后部设有第二防护板(106);所述腰带(101)上连接有马甲(107),所述马甲(107)包括背带(108)和肩带(109),所述背带(108)与腰带(101)的后部连接,肩带(109)一端与背带(108)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防护板(10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机器人的穿戴式手持控制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带(108)上安装有第三防护板(110),所述肩带(109)上安装有第四防护板(111),所述肩带(109)的前部安装有第二调节扣(11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机器人的穿戴式手持控制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2)包括安装底板(201)、铰链支架(202)、支撑座(203)和支杆(204),所述安装底板(201)的大小与所述支撑座(203)的u型口(105)匹配,所述铰链支架(202)安装在安装底板(201)上,支撑座(203)安装在铰链支架(202)上,支杆(204)与支撑座(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学雷,杜军,张明,王俊,郑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廷捷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