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拔芯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2486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拔芯机,包括送料机构、移动机构、传动机构,根据齿轮、链轮和同步带的速比关系使同步带的线速度和移动机构上的拉板的速度相等,保证工件与拉板的同步性;待加工料板从进料板处进入同步带,拉板和环氧板等速移动,到一定位置后摇臂气缸控制上下拉板闭合,夹住电容,拔芯气缸拉动摆臂底板向后移动,完成一个拔芯动作,然后离合器脱开,回程气缸将移动机构推回原始点,准备下一个工件的加工。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加工质量好、机器使用寿命长,加工效率高等特点,每分钟可完成60-80个电容板的拔芯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自动拔芯机
技术介绍
在电子加工领域对电子件加工质量和速度要求越来越高。如附图2所示,在陶瓷 电容器加工生产中由于陶瓷电容(9)是由胶带(7)将其引脚(8)粘结在环氧板(6)上排列 的,现在将电容(9)从环氧板(6)上取下一般是通过人工,这样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质量 也很难保证。目前市场上的拔芯机器由两种形式,一种是采用气缸控制拔芯口,工人将料 插入,然后点动气缸将电容拔下,这种机器效率很低;另一种是采用滚动的方式,其结构为 上下平行安装滚轮,工件沿轨道进入量滚轮中间,利用滚轮的半径滚动时产生的距离差将 电容拔出,这种机器效率可以但是电容的引脚很容易损坏。如专利号为ZL2007200619341 公开的“陶瓷电容器拔脚装置”,包括工作台、导料板、输送带、马达、拔脚机构,工作台上设 有马达、导料板,导料板上设有至少两个导料轴承,导料轴承之间设有输送带,位于输送带 的一端的导料板上设有感应装置,导料轴承的传动输入端通过传动带与马达传动输出端连 接,导料板的一侧设有拔脚机构,拔脚机构包括地板、拔脚活动块,底板的一侧开设有凹槽, 底板上端面设有支架,支架上设有上下行程驱动机构,支架与位于凹槽上方的拔脚活动块 连接,其结构简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加工速度,缓解了劳动强度,但是其速度提高有限 且属于半自动加工,仍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自动化程度高、加工质量好、效率高的自动拔芯机。本发 明的技术方案是如此实现的一种自动拔芯机,包括机架、工作底板、送料机构、移动机构、传动机构、收料斗、出 料口、余料回收装置,送料机构包括墙板、进料板、设于同步带内的主动轮、被动轮、设于同 步带上方的若干压紧轮,移动装置包括设于工作底板上的两平行布置的直线轴承导杆、移 动底板、拉板及控制气缸,所述送料机构中压轮通过压轮摇臂连接在墙板上,被动轮的下方 设有张紧轮,主动轮与设于墙板背后的送料链轮同轴;所述移动机构中拉板分为上拉板和 下拉板,分别连接在上摆臂和下摆臂上,上摆臂和下摆臂之间均设有摇臂轴,其上分别设有 上摇臂和下摇臂,控制气缸包括摇臂气缸、拔芯气缸和回程气缸,摇臂气缸通过连接于其上 的上摇臂和下摇臂控制上摆臂和下摆臂,移动底板通过直线轴承座设于两直线轴承导杆 上,且其上设有水平布置的拔芯气缸,工作底板与移动底板之间设有齿条和齿轮,齿轮的一 侧固定连接有移动链轮;所述传动机构中电机通过传动齿轮与传动轴连接,传动齿轮分为 与电机连接的电机传动齿轮和设于传动轴上的转轴传动齿轮,传动轴的一端设有送料传动 链轮另一端设有移动传动链轮,送料传动链轮与转轴传动齿轮之间设有电磁离合器,送料 传动链轮通过链条与送料链轮相连,移动传动链轮通过链条与移动链轮相连;收料斗设于 下摆臂与工作底板之间,余料回收装置设于同步带末端一侧的机架上。3作为优选,所述压轮摇臂的下方均设有偏心轴。可防止压轮压力过大而导致加工 工件难以通过。作为优选,所述同步带上方的最后两个压轮之间设有余料斗,其通过支架连接在 墙板上。余料斗的设计是为了防止在拉板拔芯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余料留在环氧板上,此时 通过余料斗将未拔净的余料回收,使环氧板能顺利进入余料回收装置中。作为优选,所述同步带与墙板之间设有行程导轮。导轮除在进料时起到导向作用 外,还可以防止环氧板撞击墙板影响加工质量。作为优选,所述进料板与同步带之间设有笔型气缸。此处笔型气缸的设置是在回 收装置收满一格需要转动一个角度时,进料停止,为防止工人继续进料,笔型气缸的活塞杆 上升顶住气缸压块,使环氧板不能进入到同步带上。作为优选,所述移动机构中两直线轴承导杆通过支撑座连接在工作底板上。作为优选,所述移动底板上设有两根与直线轴承导杆垂直布置的导杆,其上设有 摆臂底板,上摆臂和下摆臂上连接有支板,并通过支板连接在摆臂底板上。摆臂底板和移动 底板的运动方向互相垂直。 作为优选,所述直线轴承导杆两端分别设有缓冲撞块和气缓冲块。此两处撞块的 设计可缓解撞击冲力,提高加工质量、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作为优选,所述回程气缸设于缓冲撞块的一侧。当一个拔芯动作完成之后发出信 号,离合器脱开,回程气缸将移动机构整体推回原点准备下一个工件的加工。作为优选,所述近进料板一侧的第一个压轮的压轮摇臂上连接有进料光电探头, 最后一个压轮的压轮摇臂上连接有出料光电探头。此处进料光电探头可发出信号使电电磁 离合器闭合,控制拔芯移动机构的运动外,出料光电探头可在完成一次拔芯后发出信号,使 离合器脱开,回程气缸将移动机构推回原始点,准备下一个工件加工,还可在当环氧板在同 步带上卡住时使离合器脱开,同步带就可停止移动。本专利技术设计的自动拔芯机,包括送料机构、移动机构、传动机构,传动机构上的送 料传动链轮和移动传动链轮分别将动力传给送料机构和移动机构,根据齿轮、链轮和同步 带的速比关系使同步带的线速度和移动机构上的拉板的速度相等,保证工件与拉板的同步 性;待加工料板从进料板处进入同步带,拉板和环氧板等速移动,到一定位置后摇臂气缸控 制上下拉板闭合,夹住电容,拔芯气缸拉动摆臂底板向后移动,完成一个拔芯动作,然后离 合器脱开,回程气缸将移动机构推回原始点,准备下一个工件的加工。本专利技术具有自动化程 度高、加工质量好、机器使用寿命长,加工效率高等特点,每分钟可完成60-80个电容板的 拔芯加工。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加工电容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专利技术送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送料机构中墙板背后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送料机构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附图6是本专利技术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附图7是送料机构中部分结构示意图;附图8是附图7的左视图;附图9是本专利技术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参考附图,一种自动拔芯机,包括机架1、工作底板2、送料机构、移动机 构、传动机构、收料斗5、出料口 3、余料回收装置4,送料机构包括墙板12、进料板13、设于同 步带14内的主动轮11、被动轮17、设于同步带14上方的若干压紧轮15,移动装置包括设 于工作底板2上的两平行布置的直线轴承导杆26、移动底板37、拉板及控制气缸,所述送料 机构中压轮15通过压轮摇臂16连接在墙板12上,每个压轮摇臂16的下方均设有偏心轴 19,可防止压轮压力过大而导致加工工件难以通过。被动轮17的下方设有张紧轮20,主动 轮11与设于墙板12背后的送料链轮21同轴,所述同步带14上方的最后两个压轮15之间 设有余料斗18,其通过支架10连接在墙板12上。余料斗18的设计是为了防止在拉板拔芯 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余料留在环氧板6上,此时通过余料斗18将未拔净的余料回收,使环氧 板6能顺利进入余料回收装置4中。所述同步带14与墙板12之间设有行程导轮24。行程 导轮24除在进料时起到导向作用外,还可以防止环氧板6撞击墙板12影响加工质量。所 述进料板13与同步带14之间设有笔型气缸23。此处笔型气缸23的设置是在余料回收装 置4收满一格需要转动一个角度时,进料停止,为防止工人继续进料,笔型气缸23的活塞杆 上升顶住气缸压块,使环氧板6不能进入到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拔芯机,包括机架(1)、工作底板(2)、送料机构、移动机构、传动机构、收料斗(5)、余料回收装置(4),送料机构包括墙板(12)、进料板(13)、设于同步带(14)内的主动轮(11)、被动轮(17)、设于同步带(14)上方的若干压紧轮(15),移动装置包括设于工作底板(2)上的两平行布置的直线轴承导杆(26)、移动底板(37)、拉板及控制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机构中压轮(15)通过压轮摇臂(16)连接在墙板(12)上,被动轮(17)的下方设有张紧轮(20),主动轮(11)与设于墙板(12)背后的送料链轮(21)同轴;所述移动机构中拉板分为上拉板(27)和下拉板(28),分别连接在上摆臂(29)和下摆臂(30)上,上摆臂(29)和下摆臂(30)之间均设有摇臂轴(33),其上分别设有上摇臂(31)和下摇臂(32),控制气缸包括摇臂气缸(34)、拔芯气缸(35)和回程气缸(50),摇臂气缸(34)通过连接于其上的上摇臂(31)和下摇臂(32)控制上摆臂(29)和下摆臂(30),移动底板(37)通过直线轴承座(52)设于两直线轴承导杆(26)上,且其上设有水平布置的拔芯气缸(35),工作底板(2)与移动底板(37)之间设有齿条(36)和齿轮(41),齿轮(4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移动链轮(42);所述传动机构中电机通过传动齿轮与传动轴(46)连接,传动齿轮分为与电机(43)连接的电机传动齿轮(44)和设于传动轴(46)上的转轴传动齿轮(45),传动轴(46)的一端设有送料传动链轮(48)另一端设有移动传动链轮(49),送料传动链轮(48)与转轴传动齿轮(45)之间设有电磁离合器(47),送料传动链轮(48)通过链条与送料链轮(21)相连,移动传动链轮(49)通过链条与移动链轮(42)相连;收料斗(5)设于下摆臂(30)与工作底板(2)之间,余料回收装置(4)设于同步带(14)末端一侧的机架(1)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斯瑜彪
申请(专利权)人:诸暨斯通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