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三位动力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0863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新型三位动力缸,既可以是液压缸,也可以是气缸,其主体方案为:包括缸体,在缸体内设有一个阶梯腔室,阶梯腔室的小腔室内设有小活塞,一根活塞杆的内端与小活塞固定连接;在阶梯腔室的大腔室内设有大活塞,大活塞外圆是阶梯轴颈,阶梯轴颈的小轴颈与小腔室配合;柱塞与大活塞的中空内腔密封配合,缸体上设有大腔室及小腔室的介质通道,大活塞带动小活塞前进,当大活塞运动到位后,柱塞受气压继续带动小活塞前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初始位置、第一定位位置、第二定位位置构成三位动力缸,在运动过程中,无冲击,定位准确,可靠性高。只设有一根活塞杆,同轴度好,适合用于准确定位于三个位置并运动频率高的机构,如汽车变速箱上自动选、换档机构等。(*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三位动力缸,该动力缸既可以是液压缸,也可以是气缸。
技术介绍
现有的汽车变速箱上自动选、换档机构,采用三位动力缸,该三位动力缸得结构 为在缸体内顺序设有前后两个腔室,前后两个腔室的中心线在同一轴线上,前、后两个腔 室分别设有第一活塞、第二活塞,第一活塞连接有第一活塞杆伸出到缸体外,第二活塞上连 接有第二活塞杆顶压在第一活塞杆的端部(工作状态),由于运动频率高,第二活塞杆不但 冲击第一活塞杆的端部,时间长后造成变形和磨损,影响定位的准确度,造成汽车变速箱上 自动选、换档机构不灵活或不到位。现有的三位动力缸用于准确定位与三个位置并运动频 率高的机构,如汽车变速箱上自动选、换档机构等,存在定位的准确度不高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的三位动力缸时间长后影响定位准确度的问题,本技术提出新 型三位动力缸,它既可以是液压缸,也可以是气缸。为此,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新型三位动力缸,包括缸体,其特征在于只设 有一根活塞杆,在缸体内设有一个阶梯腔室,缸体的阶梯腔室通过后端盖、前端盖密封;阶 梯腔室的小腔室内设有小活塞,活塞杆的内端与小活塞固定连接,活塞杆的外端从前端盖 伸出;在阶梯腔室的大腔室内设有一个大活塞,大活塞外圆是阶梯轴颈,阶梯轴颈的小轴颈 与小腔室配合,阶梯轴颈的大轴颈与大腔室密封配合,大活塞与小活塞后端面对应的小轴 颈的端面内装有减震橡胶垫,大活塞的阶梯端面上设有减震橡胶垫;大活塞上有中空的内 腔,柱塞与内腔密封配合;后端盖的中心设有介质进入孔,缸体上设有大腔室及小腔室的介 质通道,后端盖上设有减震垫;小活塞与前端盖之间是小活塞介质室,大活塞与后端盖之间 是大活塞介质室;大活塞与小活塞接触端所处位置的缸体上设有通气孔与大气相通;小活 塞的前端面上装有减震橡胶圈,大活塞带动小活塞前进,当大活塞运动到位后,柱塞受气压 继续带动小活塞前进。所述的介质既可以是压缩空气,也可以是液压油,也就是说本技术的新型三 位动力缸即可以是液压缸,也可以是气缸。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一根活塞杆,大活塞介质室与小活塞介质室同时进入 同时进入介质,气缸处于中位;大活塞介质室断开,小活塞介质室进入介质,推动小活塞,同 时推动大活塞,带动活塞杆移动实现后位;大活塞介质室进气,小活塞气室断开,气缸处于 前位。本技术由初始位置(中位)、第一定位位置(后位)、第二定位位置(前位)构 成三位动力缸,在运动过程中,减震橡胶圈缓冲,无冲击,定位准确,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 能避免现有三位缸存在的缺陷。只设有一根活塞杆,同轴度好。本技术既可以是液压 缸,也可以是气缸,适合用于用于准确定位于三个位置并运动频率高的机构,如汽车变速箱 上自动选、换档机构等。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是图2中沿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3所示,进一步描述本技术如下新型三位动力缸,包括缸体12,只 设有一根活塞杆1,在缸体12内设有一个阶梯腔室,缸体的阶梯腔室通过后端盖15、前端盖 18密封;阶梯腔室的小腔室内设有小活塞14,活塞杆1的内端与小活塞14固定连接,活塞 杆1的外端从前端盖18伸出;在阶梯腔室的大腔室内设有一个大活塞6,大活塞外圆是阶 梯轴颈,阶梯轴颈的小轴颈与小腔室配合,阶梯轴颈的大轴颈与大腔室密封配合,大活塞6 与小活塞14后端面对应的小轴颈的端面内装有减震橡胶垫11,大活塞的阶梯端面上设有 减震橡胶垫13 ;大活塞6上有中空的内腔,柱塞9与内腔密封配合;后端盖15的中心设有 介质进入孔,缸体上设有大腔室及小腔室的介质通道2,后端盖上设有减震垫16 ;小活塞14 与前端盖18之间是小活塞介质室,大活塞6与后端盖15之间是大活塞介质室;大活塞与小 活塞接触端所处位置的缸体上设有通气孔22与大气相通;小活塞的前端面上装有减震橡 胶圈4,大活塞6带动小活塞14前进,当大活塞6运动到位后,柱塞9受气压继续带动小活 塞14前进。如图3所示,后端盖15与缸体12的密封是通过密封圈17实现的,前端盖18与缸 体12的密封是通过密封圈21实现的,大活塞6与缸体12的密封是通过密封圈7实现的, 小活塞14与缸体12的密封是通过密封圈3实现的。如图3所示,大活塞6与缸体之间设有导向带8,小活塞14与缸体之间设有导向带 5。权利要求新型三位动力缸,包括缸体,其特征在于只设有一根活塞杆,在缸体内设有一个阶梯腔室,缸体的阶梯腔室通过后端盖、前端盖密封;阶梯腔室的小腔室内设有小活塞,活塞杆的内端与小活塞固定连接,活塞杆的外端从前端盖伸出;在阶梯腔室的大腔室内设有一个大活塞,大活塞外圆是阶梯轴颈,阶梯轴颈的小轴颈与小腔室配合,阶梯轴颈的大轴颈与大腔室密封配合,大活塞与小活塞后端面对应的小轴颈的端面内装有减震橡胶垫,大活塞的阶梯端面上设有减震橡胶垫;大活塞上有中空的内腔,柱塞与内腔密封配合;后端盖的中心设有介质进入孔,缸体上设有大腔室及小腔室的介质通道,后端盖上设有减震垫;小活塞与前端盖之间是小活塞介质室,大活塞与后端盖之间是大活塞介质室;大活塞与小活塞接触端所处位置的缸体上设有通气孔与大气相通;小活塞的前端面上装有减震橡胶圈,大活塞带动小活塞前进,当大活塞运动到位后,柱塞受气压继续带动小活塞前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三位动力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三位动力缸是液压 缸或气缸。专利摘要新型三位动力缸,既可以是液压缸,也可以是气缸,其主体方案为包括缸体,在缸体内设有一个阶梯腔室,阶梯腔室的小腔室内设有小活塞,一根活塞杆的内端与小活塞固定连接;在阶梯腔室的大腔室内设有大活塞,大活塞外圆是阶梯轴颈,阶梯轴颈的小轴颈与小腔室配合;柱塞与大活塞的中空内腔密封配合,缸体上设有大腔室及小腔室的介质通道,大活塞带动小活塞前进,当大活塞运动到位后,柱塞受气压继续带动小活塞前进。本技术由初始位置、第一定位位置、第二定位位置构成三位动力缸,在运动过程中,无冲击,定位准确,可靠性高。只设有一根活塞杆,同轴度好,适合用于准确定位于三个位置并运动频率高的机构,如汽车变速箱上自动选、换档机构等。文档编号F15B15/17GK201714741SQ20102025127公开日2011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9日专利技术者罗文 申请人:十堰维克多工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新型三位动力缸,包括缸体,其特征在于:只设有一根活塞杆,在缸体内设有一个阶梯腔室,缸体的阶梯腔室通过后端盖、前端盖密封;阶梯腔室的小腔室内设有小活塞,活塞杆的内端与小活塞固定连接,活塞杆的外端从前端盖伸出;在阶梯腔室的大腔室内设有一个大活塞,大活塞外圆是阶梯轴颈,阶梯轴颈的小轴颈与小腔室配合,阶梯轴颈的大轴颈与大腔室密封配合,大活塞与小活塞后端面对应的小轴颈的端面内装有减震橡胶垫,大活塞的阶梯端面上设有减震橡胶垫;大活塞上有中空的内腔,柱塞与内腔密封配合;后端盖的中心设有介质进入孔,缸体上设有大腔室及小腔室的介质通道,后端盖上设有减震垫;小活塞与前端盖之间是小活塞介质室,大活塞与后端盖之间是大活塞介质室;大活塞与小活塞接触端所处位置的缸体上设有通气孔与大气相通;小活塞的前端面上装有减震橡胶圈,大活塞带动小活塞前进,当大活塞运动到位后,柱塞受气压继续带动小活塞前进。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文
申请(专利权)人:十堰维克多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