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卡顶置换电电池箱的间隙自动补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69533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8 20:21
本技术提供了重卡顶置换电电池箱的间隙自动补偿装置,包括重卡顶置换电电池箱、底座、钢球、滚道、凹坑轨道;重卡顶置换电电池箱底部为倒置梯形结构;所述底座为与倒置梯形结构相适配的开口结构;滚道,设置在重卡顶置换电电池箱底部;凹坑轨道,间隔地分布在底座与重卡顶置换电电池箱相接触的底座受力面上;钢球,放置在重卡顶置换电电池箱与底座接触后的间隙内。重卡顶置换电电池箱的间隙自动补偿装置,通过电池箱下方的滚珠,利用自重,自动补充,电池箱与支架之间的间隙,当电池箱侧向晃动,电池箱晃动力量转移到滚珠上,钢球力量被底座凹坑支持,电池箱晃动力量转移到底座上,支持不让电池箱晃动,减少其晃动,保证电池箱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车载换电设备的,特别是涉及重卡顶置换电电池箱的间隙自动补偿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发展,根据大型电动车和其他货车的实际需要,国家提出逐步采用换电模式来满足电动汽车快速补充能源的实际需求;目前市场上的换电车辆,尤其重卡,大多数是顶置安放电池包,在车辆行驶中,随着车辆的起步,刹车、转弯、道路不平等工况出现,装载的电池箱会存在前后,左右摇摆,以及上下颠簸状态。尤其是前后,左右摇摆对车辆危险最大。由于换电电池箱,被底座上四个角的锁,与底座固定连接,底座用螺栓固定在车辆大梁上,实现电池箱可以安装固定在车辆上。但由于加工偏差,电池箱与底座之间会存有间隙,这样造成换电电池箱在车载行驶中的前后、左右摇摆的增大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设置了间隙自动补偿装置,能够减少其晃动,保证换电车辆的行驶安全性,具体地提供的重卡顶置换电电池箱的间隙自动补偿装置,包括重卡顶置换电电池箱、底座、钢球、滚道、凹坑轨道;所述重卡顶置换电电池箱底部为倒置梯形结构;所述底座为与倒置梯形结构相适配的开口结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在车辆大梁上;所述滚道,设置在重卡顶置换电电池箱底部;所述凹坑轨道,为多个弧形凹坑结构,间隔地分布在底座与重卡顶置换电电池箱相接触的底座受力面上;所述钢球,放置在重卡顶置换电电池箱与底座接触后的间隙内。

2、作为改进,重卡顶置换电电池箱和底座相接触时,钢球能从间隙滚落至凹坑轨道或/和滚道中。

3、作为改进,滚道是通过焊接的方式设置在重卡顶置换电电池箱底部。

4、作为改进,所述凹坑轨道的横截面为弧形凹坑,直径略大于钢球的直径。

5、有益效果:本技术提出的重卡顶置换电电池箱的间隙自动补偿装置,通过电池箱下方的滚珠,利用自重,自动补充,电池箱与支架之间的间隙,当电池箱侧向晃动,电池箱晃动力量转移到滚珠上,钢球力量被底座凹坑支持,电池箱晃动力量转移到底座上,支持不让电池箱晃动,减少其晃动,保证电池箱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重卡顶置换电电池箱的间隙自动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重卡顶置换电电池箱、底座、钢球、滚道、凹坑轨道;所述重卡顶置换电电池箱底部为倒置梯形结构;所述底座为与倒置梯形结构相适配的开口结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在车辆大梁上;所述滚道,设置在重卡顶置换电电池箱底部;所述凹坑轨道,设置有多条,间隔地分布在底座与重卡顶置换电电池箱相接触的底座受力面上;所述钢球,放置在重卡顶置换电电池箱与底座接触后的间隙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重卡顶置换电电池箱的间隙自动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重卡顶置换电电池箱和底座相接触时,钢球能从间隙滚落至凹坑轨道或/和滚道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重卡顶置换电电池箱的间隙自动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滚道是通过焊接的方式设置在重卡顶置换电电池箱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重卡顶置换电电池箱的间隙自动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坑轨道的横截面为弧形凹坑,直径略大于钢球的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1.重卡顶置换电电池箱的间隙自动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重卡顶置换电电池箱、底座、钢球、滚道、凹坑轨道;所述重卡顶置换电电池箱底部为倒置梯形结构;所述底座为与倒置梯形结构相适配的开口结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在车辆大梁上;所述滚道,设置在重卡顶置换电电池箱底部;所述凹坑轨道,设置有多条,间隔地分布在底座与重卡顶置换电电池箱相接触的底座受力面上;所述钢球,放置在重卡顶置换电电池箱与底座接触后的间隙内。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鑫牟正明沈亮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电投易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