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顶部结构及使用该车辆顶部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94644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8 20:21
本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顶部结构及使用该车辆顶部的车辆。车辆顶部结构包括位于车辆顶部的顶盖,顶盖包括内侧板、外侧板和设置在内侧板和外侧板之间的芯材,所述内侧板和外侧板之间还设置有用于供线束穿过的穿线结构,内侧板上还设置供线束在车厢内部和穿线结构之间连通的穿线孔。在进行线束布置的过程中,只需要将电器件布置在穿线孔的周围,就能使得线束整体处于内侧板和外侧板之间,自然地内侧板和外侧板会对线束进行遮挡和防护,因此不必再设置内装饰件,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线束只能布置在内侧板的内侧使得线束还需要内装饰件进行防护进而导致操作人员作业姿势不舒服、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顶部结构及使用该车辆顶部的车辆


技术介绍

1、目前,客车的顶部结构多采用骨架蒙皮内顶板结构,该结构主要由型材通过焊接方式组成顶盖骨架,然后在顶盖骨架的外面通过电阻点焊方法焊接外蒙皮,在内部通过自攻钉固定内饰板。这种方式在焊接的过程中对工人技能要求较高,且通过顶盖骨架,内外两侧蒙皮的设置使得整体重量较大,使得车辆的重心提高,在转弯时容易发生侧翻。

2、因此,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对客车顶部结构的改进,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5216874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纯电动客车顶部结构及使用该顶部结构的纯电动客车,其中顶部结构包括顶部夹层,顶部夹层分为外侧板、内侧板和设置在内侧板和外侧板之间的轻质芯材,内侧板朝向车厢内部。

3、然而上述技术方案中,为了应对监控摄像头和车内显示屏等电器件的安装,因此,会出现较多的线束,而线束只能在内侧板的内侧布置,布置之后为了对线束进行防护以及美观,还会在内侧板上铆接安装有内装饰件,在工人进行安装时,内装饰件布置在上方,因此只能持续仰姿作业,作业姿势不舒服、劳动强度大、增大操作工人的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顶部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线束只能布置在内侧板的内侧使得线束还需要内装饰件进行防护进而导致操作人员作业姿势不舒服、劳动强度大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中的车辆顶部结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p>

3、一种车辆顶部结构,包括位于车辆顶部的顶盖,顶盖包括内侧板、外侧板和设置在内侧板和外侧板之间的芯材,所述内侧板和外侧板之间还设置有用于供线束穿过的穿线结构,内侧板上还设置供线束在车厢内部和穿线结构之间连通的穿线孔。

4、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对现有的车辆顶部结构进行改进,通过在内侧板和外侧板之间设置穿线结构,使得线束在布置的过程中能穿设在内侧板和外侧板之间,在内侧板上还设置有穿线孔,也就是说,在进行线束布置的过程中,只需要将电器件布置在穿线孔的周围,就能使得线束整体处于内侧板和外侧板之间,自然地内侧板和外侧板会对线束进行遮挡和防护,因此不必再设置内装饰件,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线束只能布置在内侧板的内侧使得线束还需要内装饰件进行防护进而导致操作人员作业姿势不舒服、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5、进一步地,所述车辆顶部结构还包括设置在顶盖的宽度方向的侧边上的风道,所述穿线结构的一端设置在风道内的上方。

6、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使得线束可以借用风道内部空间进行排布,节省穿线结构的布置长度。

7、进一步地,所述穿线结构为穿线管。

8、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穿线管结构简单,其本身形成了封闭的空间,对线束的防护效果更佳。

9、进一步地,所述穿线管沿上下方向的最大尺寸与内侧板和外侧板之间的间距相等。

10、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使得穿线管的上下最大尺寸处可以分别与内侧板和外侧板进行接触,穿线管在顶盖内更加稳定。

11、进一步地,车辆顶部结构还包括纵梁,纵梁上设置有突出于纵梁且用于安装风道的风道安装结构。

12、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便于风道的安装。

13、进一步地,内侧板与外侧板之间预设有具有螺纹孔的垫铁,垫铁与内侧板和/或外侧板固定连接。

14、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便于后续电子器件的安装。

15、进一步地,所述内侧板为喷涂后的蒙皮。

16、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使得内饰板直接可以起到装饰的效果。

17、进一步地,所述车辆顶部结构还包括固定在顶盖上的扶手安装结构,扶手安装结构上设置有多个供扶手固定的固定位置。

18、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扶手安装结构便于扶手的安装,且由于其上有多个供扶手固定的固定位置便于扶手位置的调整。

19、进一步地,所述扶手安装结构为矩形型材,矩形型材的相对的两个侧面中的一个用于固定在顶盖上,另一个上开设有凹槽或长圆孔供螺栓穿过以进行扶手安装,矩形型材内部还设置有与矩形型材内壁止转且导向配合的紧固件,紧固件与螺栓螺纹配合。

20、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且矩形型材的侧面面积较大,便于进行稳定的固定,紧固件和矩形型材的另一侧面的设置便于进行扶手的安装。

2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中的车辆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22、一种车辆,包括车辆顶部结构,其中车辆顶部结构包括位于车辆顶部的顶盖,顶盖包括内侧板、外侧板和设置在内侧板和外侧板之间的芯材,所述内侧板和外侧板之间还设置有用于供线束穿过的穿线结构,内侧板上还设置供线束在车厢内部和穿线结构之间连通的穿线孔。

23、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对现有的车辆进行改进,通过在内侧板和外侧板之间设置穿线结构,使得线束在布置的过程中能穿设在内侧板和外侧板之间,在内侧板上还设置有穿线孔,也就是说,在进行线束布置的过程中,只需要将电器件布置在穿线孔的周围,就能使得线束整体处于内侧板和外侧板之间,自然地内侧板和外侧板会对线束进行遮挡和防护,因此不必再设置内装饰件,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线束只能布置在内侧板的内侧使得线束还需要内装饰件进行防护进而导致操作人员作业姿势不舒服、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24、进一步地,所述车辆顶部结构还包括设置在顶盖的宽度方向的侧边上的风道,所述穿线结构的一端设置在风道内的上方。

25、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使得线束可以借用风道内部空间进行排布,节省穿线结构的布置长度。

26、进一步地,所述穿线结构为穿线管。

27、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穿线管结构简单,其本身形成了封闭的空间,对线束的防护效果更佳。

28、进一步地,所述穿线管沿上下方向的最大尺寸与顶盖内侧板和外侧板之间的间距相等。

29、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使得穿线管的上下最大尺寸处可以分别与内侧板和外侧板进行接触,穿线管在顶盖内更加稳定。

30、进一步地,车辆顶部结构还包括纵梁,纵梁上设置有突出于纵梁且用于安装风道的风道安装结构。

31、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便于风道的安装。

32、进一步地,内侧板与外侧板之间预设有具有螺纹孔的垫铁,垫铁与内侧板和/或外侧板固定连接。

33、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便于后续电子器件的安装。

34、进一步地,所述内侧板为喷涂后的蒙皮。

35、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使得内饰板直接可以起到装饰的效果。

36、进一步地,所述车辆顶部结构还包括固定在顶盖上的扶手安装结构,扶手安装结构上设置有多个供扶手固定的固定位置。

37、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顶部结构,包括位于车辆顶部的顶盖(1),顶盖(1)包括内侧板(11)、外侧板(12)和设置在内侧板(11)和外侧板(12)之间的芯材(13),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板(11)和外侧板(12)之间还设置有用于供线束穿过的穿线结构,内侧板(11)上还设置供线束在车厢内部和穿线结构之间连通的穿线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顶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顶部结构还包括设置在顶盖(1)的宽度方向的侧边上的风道(2),所述穿线结构的一端设置在风道(2)内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顶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结构为穿线管(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顶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管(4)沿上下方向的最大尺寸与内侧板(11)和外侧板(12)之间的间距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顶部结构,其特征在于:车辆顶部结构还包括纵梁(3),纵梁(3)上设置有突出于纵梁(3)且用于安装风道(2)的风道安装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顶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内侧板(11)与外侧板(12)之间预设有具有螺纹孔的垫铁(5),垫铁(5)与内侧板(11)和/或外侧板(12)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顶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板(11)为喷涂后的蒙皮。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顶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顶部结构还包括固定在顶盖(1)上的扶手安装结构,扶手安装结构上设置有多个供扶手(6)固定的固定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顶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安装结构为矩形型材,矩形型材的相对的两个侧面中的一个用于固定在顶盖(1)上,另一个上开设有凹槽或长圆孔供螺栓穿过以进行扶手(6)安装,矩形型材内部还设置有与矩形型材内壁止转且导向配合的紧固件,紧固件与螺栓螺纹配合。

10.一种车辆,包括车辆顶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顶部结构与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车辆顶部结构相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顶部结构,包括位于车辆顶部的顶盖(1),顶盖(1)包括内侧板(11)、外侧板(12)和设置在内侧板(11)和外侧板(12)之间的芯材(13),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板(11)和外侧板(12)之间还设置有用于供线束穿过的穿线结构,内侧板(11)上还设置供线束在车厢内部和穿线结构之间连通的穿线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顶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顶部结构还包括设置在顶盖(1)的宽度方向的侧边上的风道(2),所述穿线结构的一端设置在风道(2)内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顶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结构为穿线管(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顶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管(4)沿上下方向的最大尺寸与内侧板(11)和外侧板(12)之间的间距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顶部结构,其特征在于:车辆顶部结构还包括纵梁(3),纵梁(3)上设置有突出于纵梁(3)且用于安装风道(2)的风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显张沙朱永胜赵琛
申请(专利权)人: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