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上层建筑通风系统及船舶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67568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8 1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船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船舶上层建筑通风系统及船舶,包括空调机组、通风单元和回风单元,上甲板上设有空调机室,空调机组设于空调机室中,空调机组包括送风口和回风口,通风单元包括通风围井和多个分支通风管,通风围井一端与送风口连通,另一端与各层船舱连通,多个分支通风管用于将各层船舱中各个船室与通风围井连通,回风单元包括回风围井,回风围井一端与回风口连通,另一端与各层船舱连通。使得空调机组可以通过通风围井和分支通风管向各个船舱中的船室中进行送风,利用回风围井实现回风,实现各个船室内的空气循环,不仅便于维修保养,还有效的避免了海水腐蚀的影响,从而无需频繁更换设备,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尤其涉及一种船舶上层建筑通风系统及船舶


技术介绍

1、船舶的航行需要依靠船员来进行操控、维修、保养,因此在船上都会设置用于船员生活和活动的生活区。但是生活区位于船舶内部,环境较为封闭,因此通常会在生活区中的各个船室中设置空调,来实现对各个船室中进行温度调节和空气流动,提高船员的舒适感。

2、通常空调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室内机放置在船室中,室外机则需要放置在船舶上层建筑的空旷外壁上,但由于船舶中船室数量较多,因此大量的室外机布置在外壁上,不仅影响美观,还占用了大量的空间,并且由于长期在远洋航行,室外机会经受海水的腐蚀,导致室外机具有极高的故障率,不仅导致维修频率的大大增加,还因为更换损坏的室外机而增加额外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上层建筑通风系统及船舶,易于维修,故障率低,空间利用率高。

2、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船舶上层建筑通风系统,用于对船舶的上层建筑进行通风,所述上层建筑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船舶上层建筑通风系统,用于对船舶的上层建筑进行通风,所述上层建筑包括由自下而上的上甲板(100)、多个中间甲板和驾驶甲板(600)分隔的多层船舱,每层所述船舱中均设有多个船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船舶上层建筑通风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上层建筑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单元(1)还包括新风管(12)和第一百叶窗(13),所述空调机组(11)还包括新风口(113),所述新风管(12)的出口与所述新风口(113)连通,所述新风管(12)的入口与所述第一百叶窗(13)连通,所述第一百叶窗(13)设于所述空调机室的侧壁上,用于连通室外。

3.根据权利要...

【技术特征摘要】

1.船舶上层建筑通风系统,用于对船舶的上层建筑进行通风,所述上层建筑包括由自下而上的上甲板(100)、多个中间甲板和驾驶甲板(600)分隔的多层船舱,每层所述船舱中均设有多个船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船舶上层建筑通风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上层建筑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单元(1)还包括新风管(12)和第一百叶窗(13),所述空调机组(11)还包括新风口(113),所述新风管(12)的出口与所述新风口(113)连通,所述新风管(12)的入口与所述第一百叶窗(13)连通,所述第一百叶窗(13)设于所述空调机室的侧壁上,用于连通室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上层建筑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单元(2)还包括主通风管(23)和通风防火风闸(24),所述主通风管(23)用于连通所述送风口(111)和所述通风围井(21),所述通风防火风闸(24)设于所述主通风管(23)内靠近所述通风围井(21)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上层建筑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单元(3)还包括主回风管(34)、第一回风防火风闸(35)和第二回风防火风闸(36),所述主回风管(34)用连通所述回风口(112)和所述回风围井(31),所述第一回风防火风闸(35)设于所述主回风管(34)内靠近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锡志范相威王正锐鲁悦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