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减震器活塞杆钻床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4320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3 21:2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减震器活塞杆钻床夹具,涉及夹具领域,该夹具包括L型固定块,L型固定块内部开设有通孔,通孔内部转动设有转杆,转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转盘,第三转盘的端部固定设有第三把手;还包括第一夹持机构、调节结构和第二夹持机构,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固定设置在转杆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夹持机构设置在L型固定块的上方;所述调节结构固定设置在L型固定块的上端,本技术中通过主动斜齿轮、从动斜齿轮、螺纹杆、螺纹套和第二夹持板相互配合,可以实现对活塞杆一端的夹持;通过第一转盘、第一把手、第二把手、移动板、第一夹持板和第二转盘相互配合,可以实现对不同长度的活塞杆另一端进行夹持,从而确保加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夹具领域,具体是一种汽车减震器活塞杆钻床夹具


技术介绍

1、活塞杆是支持活塞做功的连接部件,大部分应用在油缸、气缸运动执行部件中,是一个运动频繁以及技术要求高的运动部件,其加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产品的寿命和可靠性,活塞杆加工要求高,其表面粗糙度要求为ra0.4~0.8μm,对同轴度、耐磨性要求严格。

2、现有专利公开号为cn211219745u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活塞杆加工用夹具,其大体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左侧设置有通孔,且通孔的内腔设置有转杆,所述固定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机箱,所述机箱的内腔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的内腔设置有凹槽,所述转杆的右侧设置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卡紧装置,卡紧装置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限位装置,虽然该产品可以实现对活塞杆进行固定,但是该产品只能固定活塞杆的一端,这种固定方式在进行加工时,容易导致活塞杆弯曲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减震器活塞杆钻床夹具,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汽车减震器活塞杆钻床夹具,包括l型固定块,所述l型固定块内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部转动设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转盘,所述第三转盘的端部固定设有第三把手;

4、还包括第一夹持机构,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固定设置在转杆的另一端,用于对活塞杆一端的夹持;

5、第二夹持机构,所述第二夹持机构设置在l型固定块的上方,用于对活塞杆另一端的夹持;

6、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固定设置在l型固定块的上端,用于对第二夹持机构位置的调节。

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提供以下可选技术方案:

8、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包括主动斜齿轮、从动斜齿轮、第二夹紧槽、螺纹杆、螺纹套、安装环和第二连接板,所述主动斜齿轮固定设置在转杆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连接板对称固定设置在l型固定块的端部,所述安装环固定设置在第二连接板的端部,所述从动斜齿轮对称转动设置在安装环的侧壁上,并且与主动斜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夹紧槽对称开设在安装环的内部,所述螺纹杆设置在第二夹紧槽的内部,并且一端与从动斜齿轮的端部相连接,所述螺纹套螺纹连接在螺纹杆上。

9、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包括移动板、第一夹紧槽、第一连接板、第一夹持板、第二转动螺杆、第二转盘和第二把手,所述移动板设置在l型固定块的上方,所述第二转盘转动设置在移动板的端部,所述第一夹紧槽开设在移动板的上端,所述第二转动螺杆转动设置在第一夹紧槽的内部,并且与第二转盘的端部相连接,所述第二把手固定设置在第二转盘的端部,所述第一连接板对称螺纹连接在第二转动螺杆上,所述第一夹持板固定设置在第一连接板的端部。

10、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调节结构包括移动槽、第一转动螺杆、第一转盘、移动块和第一把手,所述移动槽开设在l型固定块的上端,所述第一转盘转动设置在l型固定块的端部,所述第一转动螺杆转动设置在移动槽的内部,并且一端与第一转盘的端部相连接,所述第一把手固定设置在第一转盘的端部,所述移动块螺纹连接在第一转动螺杆上,并且上端与移动板的下端固定连接。

11、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移动槽的端部设有刻度线。

12、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螺纹套的端部固定设有第二夹持板,所述第二夹持板的形状为半弧形。

13、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第一转盘、第二转盘和第三转盘的端部均标有指示箭头。

14、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第一把手、第二把手和第三把手的表面均涂有防滑层。

15、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6、本技术通过第三转盘、第三把手、安装环、第二连接板、主动斜齿轮、从动斜齿轮、螺纹杆、螺纹套和第二夹持板相互配合,可以实现对活塞杆一端的夹持;通过第一转盘、第一把手、移动块、移动板、第一连接板、第一转动螺杆、 第一夹持板、第二把手、第二转动螺杆和第二转盘相互配合,可以实现根据不同长度的活塞杆进行调节第二夹持机构的位置以及对活塞杆另一端进行夹持,从而实现对活塞杆更好的夹持,确保加工质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减震器活塞杆钻床夹具,包括L型固定块(10),所述L型固定块(10)内部开设有通孔(11),所述通孔(11)内部转动设有转杆(40),所述转杆(4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转盘(41),所述第三转盘(41)的端部固定设有第三把手(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减震器活塞杆钻床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包括主动斜齿轮(60)、从动斜齿轮(61)、第二夹紧槽(62)、螺纹杆(63)、螺纹套(64)、安装环(50)和第二连接板(51),所述主动斜齿轮(60)固定设置在转杆(40)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连接板(51)对称固定设置在L型固定块(10)的端部,所述安装环(50)固定设置在第二连接板(51)的端部,所述从动斜齿轮(61)对称转动设置在安装环(50)的侧壁上,并且与主动斜齿轮(60)相啮合,所述第二夹紧槽(62)对称开设在安装环(50)的内部,所述螺纹杆(63)设置在第二夹紧槽(62)的内部,并且一端与从动斜齿轮(61)的端部相连接,所述螺纹套(64)螺纹连接在螺纹杆(63)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减震器活塞杆钻床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包括移动板(30)、第一夹紧槽(31)、第一连接板(32)、第一夹持板(33)、第二转动螺杆(34)、第二转盘(35)和第二把手(36),所述移动板(30)设置在L型固定块(10)的上方,所述第二转盘(35)转动设置在移动板(30)的端部,所述第一夹紧槽(31)开设在移动板(30)的上端,所述第二转动螺杆(34)转动设置在第一夹紧槽(31)的内部,并且与第二转盘(35)的端部相连接,所述第二把手(36)固定设置在第二转盘(35)的端部,所述第一连接板(32)对称螺纹连接在第二转动螺杆(34)上,所述第一夹持板(33)固定设置在第一连接板(32)的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减震器活塞杆钻床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包括移动槽(20)、第一转动螺杆(21)、第一转盘(22)、移动块(23)和第一把手(24),所述移动槽(20)开设在L型固定块(10)的上端,所述第一转盘(22)转动设置在L型固定块(10)的端部,所述第一转动螺杆(21)转动设置在移动槽(20)的内部,并且一端与第一转盘(22)的端部相连接,所述第一把手(24)固定设置在第一转盘(22)的端部,所述移动块(23)螺纹连接在第一转动螺杆(21)上,并且上端与移动板(30)的下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减震器活塞杆钻床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槽(20)的端部设有刻度线。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减震器活塞杆钻床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套(64)的端部固定设有第二夹持板(65),所述第二夹持板(65)的形状为半弧形。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减震器活塞杆钻床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盘(22)、第二转盘(35)和第三转盘(41)的端部均标有指示箭头。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减震器活塞杆钻床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把手(24)、第二把手(36)和第三把手(42)的表面均涂有防滑层。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减震器活塞杆钻床夹具,包括l型固定块(10),所述l型固定块(10)内部开设有通孔(11),所述通孔(11)内部转动设有转杆(40),所述转杆(4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转盘(41),所述第三转盘(41)的端部固定设有第三把手(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减震器活塞杆钻床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包括主动斜齿轮(60)、从动斜齿轮(61)、第二夹紧槽(62)、螺纹杆(63)、螺纹套(64)、安装环(50)和第二连接板(51),所述主动斜齿轮(60)固定设置在转杆(40)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连接板(51)对称固定设置在l型固定块(10)的端部,所述安装环(50)固定设置在第二连接板(51)的端部,所述从动斜齿轮(61)对称转动设置在安装环(50)的侧壁上,并且与主动斜齿轮(60)相啮合,所述第二夹紧槽(62)对称开设在安装环(50)的内部,所述螺纹杆(63)设置在第二夹紧槽(62)的内部,并且一端与从动斜齿轮(61)的端部相连接,所述螺纹套(64)螺纹连接在螺纹杆(63)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减震器活塞杆钻床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包括移动板(30)、第一夹紧槽(31)、第一连接板(32)、第一夹持板(33)、第二转动螺杆(34)、第二转盘(35)和第二把手(36),所述移动板(30)设置在l型固定块(10)的上方,所述第二转盘(35)转动设置在移动板(30)的端部,所述第一夹紧槽(31)开设在移动板(30)的上端,所述第二转动螺杆(34)转动设置在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宪立赵凤莉薛耀光薛建军薛耀宗
申请(专利权)人:格瑞泰克新乡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