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流道循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63400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3 21:18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具流道循环装置,包括底模座,底模座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顶模座,顶模座的内部开设有安装腔,安装腔的内部安装有流道板,流道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主喷射嘴,流道板的底部连接有接收嘴,接收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中间环套,流道板的内部可拆卸连接有环形加热器。该模具流道循环装置,当热熔胶材料从主喷射嘴进入到接收嘴的过程中时,环形加热器则会对中间环套进行加热,使得热熔胶材料在流动时尽量避免因为冷却过快而发生堵塞的情况;当热熔胶材料流过接收嘴进入到副喷射嘴的内部时,加热管配合电加热环可以再次对即将出口的热熔胶材料进行加热,使得热熔胶材料在出来时温度不会降低,最终流进成型腔的内部进行材料成型即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具体为一种模具流道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1、模具流道装置由于具有缩短制件成型周期、节省塑料原料、减少费品,提高产品质量、有利于生产自动化、扩大注塑成型工艺应用范围等优点,在当今世界各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均得到极为广泛的应用,新型热流道系统由喷嘴头、分流板、温控器组成。

2、现有的喷嘴头,热熔胶在流动过程中会散发热量,容易导致热熔胶在浇口处凝固,进而造成喷嘴头堵塞的情况,故而提出一种模具流道循环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具流道循环装置,具备热熔胶在进行流动传送过程中持续加热,尽量避免喷嘴口处发生堵塞的情况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热熔胶在模具内部流道中流动过程中,易发生喷嘴口处堵塞,造成后续工作受到影响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具流道循环装置,包括底模座,所述底模座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顶模座,所述顶模座的内部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内部安装有流道板,所述流道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主喷洒嘴,所述流道板的底部连接有接收嘴,所述接收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中间环套,所述流道板的内部可拆卸连接有环形加热器,所述环形加热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柱,所述接收嘴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加热管,所述接收嘴的底部开设有主流道,所述顶模座的内部开设有副流道,所述副流道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副喷射嘴,所述副喷射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电加热环。

3、进一步,所述底模座的内部开设有成型腔,所述成型腔紧贴顶模座的一侧开设。

4、进一步,所述顶模座的内部开设有热熔胶入口,所述流道板分为上下两个,两个流道板的之间卡接有数量为两个的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的内部开设有定位槽。

5、进一步,所述主喷射嘴与接收嘴相对一面的形状均为倒锥台,所述中间环套的内部开设有环形连接槽,所述主喷射嘴与接收嘴相对一侧均通过环形连接槽与中间环套卡接。

6、进一步,两个所述定位柱的形状均为圆形柱,两个所述定位柱均通过定位槽位于两个连接块的内部。

7、进一步,所述接收嘴的内部开设有加热管安装空腔,所述加热管通过加热管安装空腔位于接收嘴的内部。

8、进一步,所述副流道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副流道的底部均开设有导流柱孔,两个所述导流柱孔的形状均为锥形孔。

9、进一步,所述副喷射嘴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副喷射嘴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梯形环形板,所述电加热环的数量不少于四个,四个所述电加热环分别以每两个为一组对称分布于两个副喷射嘴的外表面。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1、1、该模具流道循环装置,当热熔胶材料从主喷射嘴进入到接收嘴的过程中时,环形加热器则会对中间环套进行加热,使得热熔胶材料在流动时尽量避免因为冷却过快而发生堵塞的情况;当热熔胶材料流过接收嘴进入到副喷射嘴的内部时,加热管配合电加热环可以再次对即将出口的热熔胶材料进行加热,使得热熔胶材料在出来时温度不会降低,最终流进成型腔的内部进行材料成型即可。

12、2、该模具流道循环装置,通过将主喷射嘴与接收嘴相对一面设置为倒锥台,目的在于环形加热器在进行加热时,热量能够及时到达中间环套的外表面,从而保证热熔胶材料在流过时保持加热的状态。通过在两个副喷射嘴的外表面均设置电加热环,使得热熔胶处理在即将喷射出来时,可以通过电加热环进一步加热保温,使其在成型时的效果更好,尽量避免出现气泡情况发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具流道循环装置,包括底模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座(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顶模座(3),所述顶模座(3)的内部开设有安装腔(4),所述安装腔(4)的内部安装有流道板(5),所述流道板(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主喷射嘴(6),所述流道板(5)的底部连接有接收嘴(7),所述接收嘴(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中间环套(8),所述流道板(5)的内部可拆卸连接有环形加热器(9),所述环形加热器(9)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柱(10),所述接收嘴(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加热管(12),所述接收嘴(7)的底部开设有主流道(13),所述顶模座(3)的内部开设有副流道(14),所述副流道(1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副喷射嘴(15),所述副喷射嘴(1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电加热环(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流道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座(1)的内部开设有成型腔(2),所述成型腔(2)紧贴顶模座(3)的一侧开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流道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模座(3)的内部开设有热熔胶入口,所述流道板(5)分为上下两个,两个流道板(5)的之间卡接有数量为两个的连接块(11),两个所述连接块(11)的内部开设有定位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流道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喷射嘴(6)与接收嘴(7)相对一面的形状均为倒锥台,所述中间环套(8)的内部开设有环形连接槽,所述主喷射嘴(6)与接收嘴(7)相对一侧均通过环形连接槽与中间环套(8)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具流道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定位柱(10)的形状均为圆形柱,两个所述定位柱(10)均通过定位槽位于两个连接块(11)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流道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嘴(7)的内部开设有加热管安装空腔,所述加热管(12)通过加热管安装空腔位于接收嘴(7)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流道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流道(1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副流道(14)的底部均开设有导流柱孔(16),两个所述导流柱孔(16)的形状均为锥形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流道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喷射嘴(15)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副喷射嘴(15)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梯形环形板,所述电加热环(17)的数量不少于四个,四个所述电加热环(17)分别以每两个为一组对称分布于两个副喷射嘴(15)的外表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流道循环装置,包括底模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座(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顶模座(3),所述顶模座(3)的内部开设有安装腔(4),所述安装腔(4)的内部安装有流道板(5),所述流道板(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主喷射嘴(6),所述流道板(5)的底部连接有接收嘴(7),所述接收嘴(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中间环套(8),所述流道板(5)的内部可拆卸连接有环形加热器(9),所述环形加热器(9)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柱(10),所述接收嘴(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加热管(12),所述接收嘴(7)的底部开设有主流道(13),所述顶模座(3)的内部开设有副流道(14),所述副流道(1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副喷射嘴(15),所述副喷射嘴(1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电加热环(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流道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座(1)的内部开设有成型腔(2),所述成型腔(2)紧贴顶模座(3)的一侧开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流道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模座(3)的内部开设有热熔胶入口,所述流道板(5)分为上下两个,两个流道板(5)的之间卡接有数量为两个的连接块(11),两个所述连接块(11)的内部开设有定位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仕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科梦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