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盾构机刀盘用耐磨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3382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盾构机刀盘用耐磨环,由钢板制成,位于刀盘(1)与前盾切口环(5)之间,并固定在刀盘(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耐磨环(4)的外周面上设有凹槽,凹槽中焊接固定合金体(2),合金体(2)的后端面与耐磨环(4)钢板的后端面持平或突出。该耐磨环耐磨性好,能更有效地防止刀盘卡死,减少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施工用盾构机部件,尤其涉及一种盾构机刀盘用耐磨环
技术介绍
盾构机是一种隧道掘进的专用工程机械。现有盾构机的前部主要有:最前方的刀盘,刀盘后部的前盾切口环及其再后的土仓等。刀盘上安装有刮刀、滚刀、先行刀等多种刀具,刀盘上的开孔形成进渣口。工作时,刀盘旋转,在刀盘的旋转带动下,安装在刀盘上的各种刀具完成对土体的开挖切削。切削下来的土体,通过刀盘上的进渣口进入前盾切口环及其后部的土仓,再向后输送。刀盘体积大、制作成本高,现有的刀盘通常是用不耐磨的金属材料制成。在刀盘和后部的前盾切口环之间安装有由钢板制作的耐磨环,耐磨环固定在刀盘后部,随刀盘一起转动,而前盾切口环不转动,因此耐磨环和前盾切口环之间有10mm左右的间隔,在掘进过程中,将有土体通过该间隙进入前盾切口环。耐磨环的作用就是减少此处的土体对刀盘后部的磨损,提高刀盘的使用寿命。但由于现有的耐磨环由钢板构成,硬度较低、耐磨性较差,土体中的砂石仍会对耐磨环产生较大的磨损作用,使耐磨环产生不规则的磨损,并导致更多、体积更大的砂石卡在耐磨环与前盾切口环之间,使刀盘的转动进一步受阻,以致出现刀盘卡死的故障及事故。因此现有的耐磨环需要频繁更换,施工成本高,施工效率低;并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盾构机刀盘用耐磨环,其耐磨性好,能更有效地防止刀盘卡死,减少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本专利技术实现其专利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盾构机刀盘用耐磨环,由钢板制成,位于刀盘与前盾切口环之间,并固定在刀盘上,其结构特点是:耐磨环的外周面上设有凹槽,凹槽中焊接固定合金体,合金体的后端面与耐磨环钢板的后端面持平或突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耐磨环的外周面上开有凹槽,凹槽中焊接固定合金体,由于合金体的耐磨性能好,并由于合金体的后端面与耐磨环钢板的后端面持平或突出。因此,落入耐磨环后端面与前盾切口环缝隙间的砂石,将主要与耐磨环后端面持平或突出的高硬度、高耐磨性合金体进行接触、磨削,通过磨削的砂石能顺利进入土仓,大大减小对耐磨环的其余部分的磨损作用,从而明显提高耐磨环的使用寿命,有效避免刀盘的卡死现象。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成本。上述的凹槽中固定的合金体的顶面与耐磨环的外周面持平。这样,可以减少耐磨环外周面上的砂石对耐磨环的磨损,进一步延长耐磨环的使用寿命。上述的嵌入凹槽中的合金体由多块合金体块组成。多块小合金体的购置费用低于整块大合金体的费用。因此,可降低耐磨环的成本,-->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安装在盾构机上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图1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为:一种盾构机刀盘用耐磨环,由钢板制成,位于刀盘1与前盾切口环5之间,并固定在刀盘1上。耐磨环4的外周面上设有凹槽,凹槽中焊接固定合金体2,合金体2的后端面与耐磨环4钢板的后端面持平或突出。凹槽中固定的合金体2的顶面与耐磨环4的外周面持平。嵌入凹槽中的合金体2由多块合金体块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盾构机刀盘用耐磨环,由钢板制成,位于刀盘(1)与前盾切口环(5)之间,并固定在刀盘(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耐磨环(4)的外周面上设有凹槽,凹槽中焊接固定合金体(2),合金体(2)的后端面与耐磨环(4)钢板的后端面持平或突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盾构机刀盘用耐磨环,由钢板制成,位于刀盘(1)与前盾切口环(5)之间,并固定在刀盘(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耐磨环(4)的外周面上设有凹槽,凹槽中焊接固定合金体(2),合金体(2)的后端面与耐磨环(4)钢板的后端面持平或突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君杜飞龙王国义李人宪徐润泽宋修元周江松张生权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三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